阿爾山火山聖水節發源於民間,興盛於民間。為了將火山聖水代代傳頌,阿爾山的鄂倫春族人仍會在農曆五月(端午節期間),舉辦“火山聖水節”。通過神聖的取水、迎水、敬水和享水儀式,在聖水敖包前殺牛宰羊,載歌載舞,祭祀聖水。或飲用、或沐浴,以火山聖水補充自然活力,歌頌大自然孕育的神秘活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山火山聖水節
- 外文名:Arxan holy water festival / Volcano Water Festival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傳統:取水儀式、迎水儀式、敬水儀式、享水儀式、念《祝讚詞》
歷史起源,歷年節日記載,火山聖水形成,舉辦地域,代表民族,傳說故事,節日慶典流程,
歷史起源
據記載,在清朝道光、鹹豐年間,呼倫貝爾副都統總管衙門佐領——敖拉·昌興和一位喇嘛醫生,根據阿爾山地區民間流傳的聖水故事到索岳爾濟山一帶尋找,發現阿爾山火山礦泉群。這個礦泉群水質純潔,入口甘甜順滑,又因傳說故事的影響,這些火山礦泉水被當地族民稱之為“活的泉水”即聖水。當時敖拉·昌興和喇嘛醫生便對阿爾山火山礦泉進行了全面的開發利用。後經專家鑑定,阿爾山礦泉歷經百米火山岩層層深濾,不僅口感甘甜順滑,其微量元素之豐富在世界上是獨有的,含有多種火山天然礦物質,僅天然偏矽酸平均含量是國家標準的1.5倍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價值。
在清代和民國年間,官方為主,舉辦的都是大型祭祀活動。《教化通信》(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刊物)記載:“康德十年(1943)七月二十五日‘祭祀:阿爾山溫泉祭定八月一、二兩日舉行’”;“康德十一年(1944),東蒙古聖地,阿爾山溫泉祭,於八月五、六兩日盛大舉行”。民國時期,每年當大地回春,萬木復甦,農曆“四月十八”“五月初五”,是祭祀泉水最隆重的節日。
新中國成立後,每當春暖花開,海拉爾、烏蘭毛都、蒙古國、俄羅斯的牧民或騎馬或乘車,趕往阿爾山,品飲聖水,礦泉沐浴,祈願健康和吉祥。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烏蘭夫同志還提出了“保護溫泉、使用美觀、便利民眾”“十二字”方針。隨著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阿爾山水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科學價值也得到進一步發掘,包含的自然生態觀念是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尊重自然、堅守信義、開放包容、崇尚英雄”的具體體現。
歷年節日記載
近年來,阿爾山市連續舉辦不同主題的“聖水節”, 逐步成為弘揚草原文化的品牌活動。
2014年主題為“詩畫杜鵑、聖水奇泉——健康阿爾山”
2015年“沐浴神泉聖水、感受健康生活”
2016年“珍愛聖水、感恩自然“
2021年“愛水敬水護水“
火山聖水形成
火山聖水即為阿爾山的火山性礦泉,阿爾山的火山泉經過億萬年的侏羅系火山岩層層過濾和礦化,由百米地下深層火山岩自涌而出,含有火山天然礦物質,天然偏矽酸含量是國家標準的1.5倍,pH值7.0-8.0。因此阿爾山的火山泉屬於偏矽酸型天然弱鹼性礦泉水,天然低鈉,還含有鉀、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口感甘甜順滑。由於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被當地民族奉為“火山聖水”。現今市場上已有開採火山活泉水源作為產品的水飲品牌,其中國內便有伊利集團旗下的天然礦泉水品牌:伊刻活泉火山天然礦泉水。
舉辦地域
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阿爾山”系蒙古語譯音,意為“聖水”或“神泉”。阿爾山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平均海拔1200米。由於地質年代第四紀的多次火山噴發,形成了阿爾山以火山遺蹟為主的奇異地形地貌,是亞洲保持最完整、面積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具有極高的科普觀賞價值。阿爾山市水資源豐富,又因火山泉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口感甘甜順滑,吸引了眾多水飲品牌在此選址建廠,其中包括伊利集團旗下的伊刻活泉。
代表民族
“阿爾山火山聖水節”充分體現了蒙古與鄂倫春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等積極思想,是一種自然樸素的生態觀。在蒙古與鄂倫春族的水文化中包含著各民族一律平等、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維護統一等理念,也有以“水”為鏡,學習水的各種美德的傳統,是儒家“水有九德”、道家“上善若水”、佛家水能“滌除眾垢”等思想的具體反映。通過展示各族的民俗文化, 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等思想的認識,為增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建設中華民族 共有精神家園奠定了更加深厚的基石。
傳說故事
傳說故事一: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趙光義患重病。雖經御醫和全國的名醫多方診治,也未見好轉。宮庭上下,文武百官一籌莫展。這時,有一位蒙古族老牧民從哈倫阿爾山來到京城,驚聞太宗重病,久治不愈,立即會見御醫,勸說太宗到哈倫阿爾山洗浴。太宗盼能絕路逢生,立即詔令從京城經張家口至哈倫阿爾山專修了一條御道。在幾千里的旅途中,太宗備嘗艱辛,病情日趨加重,待風塵僕僕趕到哈倫阿爾山時,已奄奄一息了。隨從的文武官員和御醫,都因感到無望而驚恐萬分。一路伴駕而來的老牧民卻鎮靜如常。他按照蒙古族傳統的方法,服侍太宗到潭中洗浴。不幾天,太宗的病情便明顯減輕。到第十四天,太宗不用9人攙扶,獨自到潭中洗浴。幾天后,病體康復,龍顏大悅。這個奇蹟迅速傳遍全國,哈倫阿爾山礦泉也隨之譽滿天下。
傳說故事二:在一個古老年代的端午節,有一位達斡爾巴圖莫日根青年獵人,到藥泉山下打獵,用箭射傷了一隻梅花鹿,小鹿帶著箭傷順著二龍泉向這處神泉跑來。獵人緊追其後,見它跳入水中很快止住血後飛快地在林中消失。驚得目瞪口呆的獵人連忙捧一口水喝,只覺入口甘甜清涼,疲勞頓消,水池裡氣泡翻湧,像燒沸的開水,用手再摸冰冷異常。一向崇奉神靈的達斡爾族獵人,立刻明白是神鹿指引發現藥泉,於是跪地叩拜,呼其“神水”,堆起石塊作為標記,回家後率族人來此飲水洗浴。有傷口的沖洗 後很快痊癒,胃疼、腰腿疼都見奇效,薩滿告知眾人此乃“聖水女神”指點,此事很快傳到附近的滿族、蒙族、鄂溫克、鄂倫春族人那裡,從此把這個日子定為“藥 神日”,每年的這個時節人們歡聚藥泉,稱為“藥泉會”和“聖水節”,白天放牧打獵、飲水洗泉,夜晚篝火狂歡,男女老少喜氣洋洋一個月後才漸漸散去。離開 時,系紅綢於樹枝上,表示病魔驅除,一年安康。石碑下的那片翻花泉就是當年神鹿示水的地方,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崇拜的北海眼“神泉舊址”
節日慶典流程
〔一〕取水儀式
時間:黎明時分,5:00
地點:阿爾山中國水文化廣場
1、6組“取水使者”(每組1對青年男女,全國範圍海選,1名當地長者),著民族傳統服飾,馬隊集結,開啟取水旅程;
2、分頭前往阿爾山溫泉群、五里泉、哈拉哈河、天池、地池、堰塞湖,共6處有代表性的泉水處;
3、泉水旁擺放敬品,點燃白色牛糞(三年乾牛糞、白色煙、污染少),祈願人畜興旺
4、長者敬奉柏葉香火,向蒼天揚灑牛奶三次(撒查禮);
5、長者詠誦《祝讚詞》,率眾人向西北方敬拜三次;
6、太陽升起前,“取水使者”俯身取水,緩緩倒入聖水桶中(聖水桶到達開幕式現場前不能落地)。
取水儀式完成,6:20左右,分頭趕往聖水敖包。
〔二〕迎水儀式
時間:太陽高起,8:00開始,時長40分鐘
地點: 聖水敖包。敖包裝飾一新,頂端插以柳條、長桿,桿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彩綢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敖包旁插滿樹枝。
1、迎奉聖水。迎接“取水使者”帶著的6桶聖水,齊聚敖包前,從聖水桶中各取水一小瓶,供奉在敖包前的低洼處;
2、敬獻祭品。包括全羊“秀斯”、奶酒、乳酪等祭品,置於敖包南側的供桌;
3、吟誦《祝讚詞》。長者點燃柏樹香,吟誦《祝讚詞》;
4、眾人敬拜。率眾嘉賓,在敖包正南方朝北敬拜;
5、祈禱祝福。率眾嘉賓和民眾圍繞敖包順時針轉三圈,並向敖包添加石子,祈願五穀豐登。
6、灑水降福。長者取聖水灑向民眾,普降福壽。
8:40左右,“取水使者”開始前往“阿爾山聖水節”開幕儀式現場。
〔三〕敬水暨“阿爾山聖水節”開幕儀式
時間:太陽中天,10:00開始,時長為50分鐘
地點:阿爾山中國水文化公園。綠草如茵、琴聲悠揚,哈達、彩帶、祿馬旗迎風飄揚。中華56民族身著傳統服飾,進行巡遊,到敬水壇前集合。
1、匯聚聖水。由社會各界代表,從“取水使者”接過聖水,眾泉之水,匯流到象徵天地山川湖河的“寶鼎”中。馬隊集結在周圍,肅立。
2、吟唱《聖水謠》。組織兒童方陣,輕吟淺唱,配以傳統曲藝的旋律,悠揚綿長,體現草原民族的天籟之音,彰顯文化深厚和經典演繹。
3、敬獻貢品。以古琴古樂為背景音樂。請各級各方面代表分批次敬獻鮮乳、穀物;敬獻奶酒、磚茶;敬獻乳酪、黃油、聖餅;敬獻柏葉香火。依次敬放在敬水壇前供桌上。
4、詠誦《祝讚詞》。請祝讚者詠誦《祝讚詞》,舒展流暢,虔誠莊重。
5、祈願祝福。祝讚者率嘉賓手捧哈達、銀碗,圍繞敬水壇順時針轉三圈,祈願風調雨順,祈願百姓安康。
6、飲水思源。民眾品嘗甘甜的聖水、感受水的潤澤。10:50左右,“那達慕”開幕式。組織民眾參加蒙古族博克、射箭、布龍、達斡爾族頸力賽、扳棍、鄂溫克搶“樞”等傳統體育、遊藝活動。延續至下午。
〔四〕享水活動
1、體驗“泉浴療法”
模擬展示開泉儀式,講解“泉浴療法”,開展體驗活動,享受水康療。
2、“聖水禪茶”活動
以阿爾山聖水為媒,邀請龍井、毛峰、普洱、鐵觀音等國內名茶,舉辦“聖水禪茶”暨茶藝展示,酌水辨源,享受聖水甘味,體驗傳統文化。
3、參觀水主題攝影美術作品展
4、參觀水生態體驗館
建設水生態體驗場所,模擬沙漠、草原、海洋等自然環境下水生態的場景,讓民眾深入在不同自然條件體驗水帶給人類的幸福生活、破壞污染水資源帶給人類的生存危機等。利用水的不同形態,開展穿越“四季水”、體驗“水情緒”,製作水性格卡片、聖水冰激凌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