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阿爾及利亞是
北非國家,位於
地中海西部,緊靠海上交通要道。由於阿爾及利亞戰略地位重要,資源豐富,且與法國本土較近,因此早為
法國統治者所垂涎。
1830年,法王
查理十世派遣布爾蒙將軍率3萬軍隊遠征阿爾及利亞。當年7月,
法軍征服了阿爾及利亞。
1834年,法國宣布阿爾及利亞為法國屬地,實行軍事統治;
1871年,將阿劃為法國的3個省,由法國派總督統治;
1905年,法軍攻占撒哈拉地區,使阿爾及利亞全部為
法國領地。 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後,當局推行
種族歧視和
民族壓迫政策,掠奪阿爾及利亞巨額財富。法國人的行徑造成了阿爾及利亞的貧困,也激起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強烈反抗。
自1830年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在100多年時間裡,阿爾及利亞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進行了無數次各種形式的抗法鬥爭,削弱了法國的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爾及利亞人民積極參加反
法西斯鬥爭。美、英、法等曾許諾,戰後將滿足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獨立要求。但是,法國當局沒有實現諾言,反而對要求獨立的民眾實施嚴厲鎮壓。統治者的行為教育了人民,使他們認識到了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必須走武裝鬥爭的道路。
前奏
在戰後亞、非、拉
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阿爾及利亞革命者於1954年建立了“團結與行動
革命委員會”(起義後改為民族解放陣線),並開始將分散的游擊武裝聯合起來,建立新的游擊隊(後改為民族解放軍),至10月發展到3000多人。不久,游擊隊做好了發動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經過
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在全國30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襲擊殖民當局的駐地、哨所、憲兵隊、警察局和其他軍事目標。當日晨,起義者還通過在埃及開羅的阿爾及利亞愛國者,將起義的訊息和民族解放陣線與解放軍的宣言,向全世界廣播。起義後,民族解放軍首先在
地中海的大卡利比山區和靠近
突尼西亞邊境的奧雷斯山區建立根據地,並不斷擴大根據地範圍。起義者的行動給法國殖民當局造成了極大的震驚和恐慌,他們立即召集在阿的近5萬人的軍隊進行鎮壓,並緊急從本土大量增兵。
至1955年底,
法軍兵力驟增至20萬人。法軍按照“分區圍剿,梳型搜尋,聚而合殲”的戰略,動用
飛機、
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對民族解放軍實施圍剿、突擊和大規模進攻戰役。面對法軍的戰略和優勢兵力,民族解放軍採用了靈活機動的游擊戰略和戰術,避開敵人的突擊力量,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散成小股活動,有力地打擊法軍。
至1956年初,民族解放軍已發展到1.5萬餘人,加上民兵共有11.5萬人,武裝鬥爭已遍布阿整個北部地區。
民族解放軍初期的武裝鬥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組織分散,缺乏強有力的核心領導和正確的政治綱領。為此,1956年8月在卡利比亞的蘇馬姆溪谷召開了阿民族解放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史稱“蘇馬姆會議”。會議選出了由17名正式委員和17名候補委員組成的阿民族解放陣線的最高政治和軍事領導機構——阿爾及利亞全國
革命委員會。
會議還通過了《民族解放陣線綱領》。該《綱領》對阿爾及利亞的革命性質、戰爭目標、停戰條件和和平談判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戰爭目標和停戰條件是,打敗法國軍隊,破壞法在阿的經濟,並依照戰時國際法,不斷壯大革命勢力。迫使法國當局完全承認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和主權,承認民族解放陣線是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唯一代表。
民族解放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以後,阿民族解放軍進行了組織調整。全國分為6個軍區,即
奧蘭、
阿爾及爾、卡利比亞、北
君士坦丁、奧雷斯—內門查、
撒哈拉軍區。每個軍區下轄若干軍分區,軍分區分成若干地區,地區又分成若干區段,區段則包括若干村莊。解放軍編成團、營、連、排、班。基本戰鬥單位為連,配置於區段。經過調整與發展,至1956年秋民族解放軍已達3萬人,並在
摩洛哥和
突尼西亞建立了訓練基地和武器供應基地。
而對阿民族解放鬥爭蓬勃發展的勢頭,法國當局也採取了相應措施。
至1956年底,法軍數量已增至40萬人。根據阿民族解放軍多活動在高山叢林既分散又隱蔽的特點,確定了“重點圍剿,機動搜尋,空降突擊”的戰術。同時,針對民族解放軍裝器裝備主要來自境外的情況,加強了對阿的邊境封鎖,先後在阿爾及利亞同摩洛哥、突尼西亞邊境以及阿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多條陸、海封鎖線,配置重兵把守,並派出摩托部隊和飛機日夜巡邏。
從1956年到1958年的兩年時間,是阿民族解放軍武裝鬥爭勢頭持續上升的時期。但是,阿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過高地估計了民眾普遍參加起義的準備程度,在政治和軍事指導上出現了一些失誤,放棄
游擊戰的戰術方針,改而進行正規戰,結果遭受較大損失。
在挫折面前,民族解放陣線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恢復游擊戰,戰略上爭取實現的目標也改為以積極的進攻行動保持軍事上的“均勢”,迫使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在
民族解放戰爭不斷取得勝利的基礎上,1958年9月19日,在埃及開羅成立了以
費爾哈特·阿巴斯為首的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
阿民族武裝鬥爭動搖了法國的統治,從1955年到1959年,
法軍已死傷數萬人,耗費80多億美元軍費。從1959年起法宣稱要給阿人民以自決權,並建議舉行法、阿談判。
1960年6月,法、阿談判開始。但就在同一時期,法國當局進一步強化軍事行動,法軍增加到80多萬人。法軍採取“固守要點,全面封鎖”的戰略方針,專門修築了一條長達3000公里,寬約1公里,由數道電網、堡壘、電子報警系統、觀察哨、地雷場組成的所謂不可突破的“莫里斯防線”,企圖扼守主要城鎮和石油產區,嚴密封鎖阿突和阿摩邊境。
針對這一形勢,阿民族解放陣線以戰場上的勝利配合談判鬥爭,打破了法國的多次攻勢,拒絕了割讓阿領土的要求。民族解放陣線還以非武裝鬥爭形式,如罷工、示威遊行等,同殖民當局進行堅決的鬥爭。
結局
在國際社會的持續援助下,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的武器裝備不斷得到改善,同時法國占領區的示威、罷工等運動此起彼伏。
1959年10月,認清形勢的
戴高樂承認阿爾及利亞擁有自決權。
1962年3月,法國與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法國東部埃維昂城簽署協定,法國承認民族解放陣線為“合法新政治組織”,阿爾及利亞人民可以通過投票決定是否獨立。
1962年3月18日,簽訂了法、阿《
埃維昂協定》,承認阿爾及利亞人民的自決權和阿爾及利亞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次日,阿全境實現停火,持續了七年半的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終於結束。
在持續93個月的戰爭中,法軍共損失11.2萬人(戰死2.5萬人),戰爭費用超過3.5萬億法郎。民族解放軍傷亡約20萬人,阿爾及利亞平民傷亡約60萬人,200餘萬人被趕入“遷居營”。
意義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結束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達130年的殖民統治。阿民族解放軍雖在人數與武器裝備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依靠人民的支持,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終於取得了勝利。而法國殖民軍卻因為進行的是非正義的殖民戰爭,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這場戰爭的國際意義在於,阿爾及利亞成為非洲第一個通過武裝鬥爭取得獨立的國家,它的勝利為北非及其他法屬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提供了有益經驗,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爭中,法國損失數十萬人,耗資逾300億
法郎,大大削弱了法國用於維持其他地的人力和財力。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法國政府不得不承認非洲各法屬地相繼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