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卡蒂·彼得洛維奇·蓋達爾(阿爾卡基·彼得洛維奇·蓋達爾)

阿爾卡蒂·彼得洛維奇·蓋達爾

阿爾卡基·彼得洛維奇·蓋達爾一般指本詞條

阿爾卡蒂·彼得洛維奇·蓋達爾(Аркадий Петрович Гайдар 1904~1941),本姓戈利科夫(Голиков),蓋達爾系筆名,原為韃靼語,意思是“望前看的戰士”。1904年出生於庫爾斯克省里沃夫一個教師家庭。14歲時即參加紅軍,16歲時即任紅軍團長。1924年因負傷退伍。1925年開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蘇德戰爭爆發後,任《共青團真理報》軍事記者,後成為游擊隊員,於1941年10月26日在烏克蘭卡涅夫城下英勇犧牲。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為孩子們寫了20餘部文學作品,被譯成57種文字。主要代表作有:《革命軍事委員會》(1926)、《學校》(1930)、《遠方》(1932)、《軍事秘密》(1935)、《少年鼓手的命運》(1938)、《丘克和蓋克》(1938)、《鐵木兒和他的隊伍》(1940)等。蓋達爾的作品以其心理描寫的細膩和強調“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平等”見長。蘇聯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康斯坦丁·格奧爾吉耶維奇·帕烏斯托夫斯基認為蓋達爾是“真正的巨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卡蒂·彼得洛維奇·蓋達爾
  • 外文名:Аркадий Петрович Гайдар
  • 出生日期:1904年1月9日
  • 出生地庫爾斯克省利戈夫
  • 逝世日期:1941年10月26日
個人簡介,個人生平,創作經歷,主要作品,電影作品,衛國戰爭,個人榮譽,紀念活動,

個人簡介

阿爾卡蒂·彼得洛維奇·蓋達爾
阿爾卡季·彼得洛維奇·蓋達爾,本姓:戈利科夫(Голиков),1904年1月9日(一說22日)出生於庫爾斯克省利戈夫市,1941年10月26日犧牲於烏克蘭切爾卡塞州的列普利亞沃村。蘇聯著名兒童作家、蘇聯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參戰者。他有個孫子,就是葉爾欽時代極力推行休克療法的葉戈爾·蓋達爾

個人生平

阿爾卡季·彼得洛維奇·蓋達爾1904年出生於現庫爾斯克州利戈夫糖廠村的一個教師家庭。父母都參加了1905年革命。1912年,隨著父親工作調動,全家搬到阿爾扎馬斯居住。
位於阿爾扎馬斯的故居,現為博物館位於阿爾扎馬斯的故居,現為博物館
1918年,14歲的蓋達爾加入俄共(布),在黨務會議上有討論權但無表決權。1918年12月末身材高大的他謊報年齡加入了紅軍。1919年,參加莫斯科指揮員培訓班。畢業後任副排長。1920年被派到莫斯科參加指揮員培訓班。1921年2月提前從高級步兵學校團級指揮員培訓班畢業,3月,到奧爾洛夫軍分區第二預備旅23步兵預備團報導,在前線被任命為營長。
1921年,尚未18歲的蓋達爾被任命為58團團長,在坦波夫州剿匪。
1922年2月至9月,任葉尼塞省特種使命分隊隊長,負責清剿葉尼塞省哈卡斯一帶白軍。
因契卡懷疑其無故槍斃犯人,被調查。最後的結論是蓋達爾患有外傷引起的綜合徵。在於白軍戰鬥時,因高壓而發作,而槍斃了不應槍斃的人。
隨後 蓋達爾多次住院治療,在醫院期間數次試圖自殺。他的孫子葉戈爾曾辯解說,不是自殺,而是因頭痛難忍造成的無意識自殘。
健康情況不允許他再在部隊工作,從此走上兒童文學創作道路。
1941年,衛國戰爭初期,蓋達爾重返部隊,任《共青團真理報》特派記者奔赴前線。1941年秋,蓋達爾所在的部隊陷入了敵軍包圍之中,作家本可以乘飛機撤走,但是他拒絕了,毅然留在游擊隊里和同志們共同戰鬥。1941年10月26日,在離烏克蘭坎涅夫市不遠的列普利亞沃村附近鐵路旁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

創作經歷

1925年創作中篇《敗退與勝利的日子》,發表在當時極富盛名的列寧格勒《舀子》叢刊上。但讀者對這篇文章的反應是負面的。隨後,蓋達爾來到了彼爾姆,積極參加《星》報的工作,並發表《街角的房子》,開始使用筆名蓋達爾。從此成為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家之一。
1940年蓋達爾創作的電影和同名中篇小說《鐵木兒和他的隊伍》使他在蘇聯文壇名聲大振,傳播遐邇。當時,鐵木兒成了蘇聯時期最出名的和最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中的主人公,全國掀起了鐵木爾遠動——少先隊員自願幫助老戰士和中老年人的運動。

主要作品

1925年,《敗退與勝利的日子》、《街角的房子》
《學校》,中譯本《學校》,中譯本
1926年,《革命軍事委員會》
1930年,《學校》、《第四避彈室》
1932年,《遠方》
1933年,《讓它發光》
1935年,《軍事秘密》
1936年,《天藍色的杯子》
1938年,《鼓手的命運》、《丘克和蓋克》
1939年,《林中煙》
1940年,《鐵木兒和他的隊伍》、《白雪堡壘司令鐵木兒》
1941年,《一塊燙石頭》、《鐵木兒的誓言》

電影作品

1937年,《哥薩克戈洛塔的民歌》
連環畫《鐵木兒和他的隊伍》連環畫《鐵木兒和他的隊伍》
1940年,《鐵木兒和他的隊伍》、
1942年,《鐵木兒的誓言》
1953年,《丘克和蓋克》
1954年,《林中煙》
1957年,《在伯爵的廢墟上》
1959年,《軍事秘密》
1960年,《讓它發光》
1964年,《天藍色的杯子》
1964年,《遠方》
1965年,《一塊燙石頭》
1971年,《鼓手》
1976年,《鐵木爾和他的隊伍》
1976年,《鼓手的命運》
1981年,《學校》
1987年,《夏天留念》
2003年,《鐵木兒和他的隊伍》(如右圖)

衛國戰爭

衛國戰爭時期,蓋達爾重新參軍,擔任《共青團真理報》的戰地記者。並發表系列專訪《渡河》、《橋》、《前沿》、《信號彈和手榴彈》。1941年9月,烏曼戰役後,在烏曼—基輔地區蓋達爾作為機槍手留在了游擊隊中。
1964年,蘇聯郵政發行蓋達爾郵票。1964年,蘇聯郵政發行蓋達爾郵票。
1941年10月26日,蓋達爾和幾名游擊隊員從一個營地轉移去另一個營地,途中,在烏克蘭切爾卡塞州坎涅夫區不遠的列普利亞沃村附近鐵路旁休息,蓋達爾拎著桶去取食品時,發現德軍,隨即大呼:“德國人!”,聽到呼聲後同伴及時撤退,但蓋達爾卻被德軍擊中。
戰後,根據當地人的回憶,才確認死者為蓋達爾。
1946年,遺骸被移葬在坎涅夫市。

個人榮譽

1939年,榮譽勳章
1963年,一級衛國戰爭勳章

紀念活動

蘇聯政府認為蓋達爾的書籍在教育少年兒童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蘇聯的許多地名、街道和學校,都以蓋達爾命名。
位於伯力的蓋達爾紀念碑位於伯力的蓋達爾紀念碑
蓋達爾位於莫斯科的故居(1938年-1941年)被修建為蓋達爾住宅博物館,門前街道更名為蓋達爾街。
蓋達爾曾經居住的阿爾扎馬斯市內的住宅,被改建為博物館。該市的文化公園、師範學校、第七國小等都以蓋達爾命名。
1964年,蘇聯郵政發行蓋達爾郵票。
2014年,蓋達爾的兒童文學名著《一塊燙石頭》被選作當年廣州市國中生畢業學業水平測試(中考)現代文閱讀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