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弗雷德·阿德勒一般指本詞條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外文名:Alfred Adler
  • 國籍奧地利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奧地利維也納
  • 出生日期:1870年02月07日
  • 逝世日期:1937年05月28日
  • 畢業院校:維也納大學
  • 職業:精神病學家
  • 代表作品:《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生活的科學》、《自卑與超越》
  • 主要成就: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人物生平,童年生活,求學成家,研究實踐,學術體系,基本觀點,主要概念,個人作品,出版圖書,主要貢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的小鎮,家庭富裕,在維也納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做穀物生意的富猶太商人。在六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二,他的哥哥Sigmund是個典型的模範兒童。
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

求學成家

1895 年,阿德勒進入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名眼科醫師,他特別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後轉向精神病學,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
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維也納大學深造。其間,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羅莎(Raissa Timofeivna Epstein)結婚。他們生有四個孩子,三女一男,其中亞歷山德拉(Alexandra)和庫爾特(Kurt)後來成為阿德勒學派的心理學家。

研究實踐

1896年的4月到9月,他應徵服役,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
1899至1900年他與S·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裡行醫,結識後者並成為好友。不久,他又和威廉·斯特克爾一起從事《心理分析彙編》的編輯工作。
1902 年他參加弗洛伊德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
190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召開的第一次國際心理分析會議期間,阿德勒發表了關於“好鬥的衝動”的報告。
1910 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1911 年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的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係破裂,阿德勒創立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
1912 年改稱個體心理學會,成為一個頗有影響的學派。
1914 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誌》。
1920 年後任教於維也納教育學院,並在學校系統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間,他主持召開了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
1926 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32 年他到長島醫學院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個講座。
1934 年定居紐約。
1937 年赴蘇格蘭亞伯丁做講演旅行時病逝。

學術體系

基本觀點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逕庭。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由社會力量決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種社會存在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交往,相互依賴,相互合作:而弗洛伊德則強調人的生物學本能,人的成長過程人道是本能的自然展開,其行為是先天決定的。
其次,個體心理學視人格為統一的整體,強調其不可分割阿德勒認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內各種動機、特質、興趣、價值所構成的統一整體;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這些不同的部分,各部分各司其職。
第三,個體心理學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認為,人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物。通常,人能意識到行為的動機意識與無意識並非絕對對立。對某些道理內容,如果我們意會到了,那么就是意識的;如果失於意會,那么就是無意識的。意識的行為是人類主要的行為。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則認為無意識是人格的中心。
第四,阿德勒強調未來對人的行為的影響。他認為,人既然是有意識的、就能意識到未來的種種條件,制定某種計畫.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阿德勒也承認過去的經驗(特別是原始的經驗)對人的行為有影響,但他認為不是決定性的,這同弗洛伊德顯然是對立的。
第五,個體心理學認為性只是人類行為的動力因素之一。阿德勒並不完全否認性的作用.但他認為性的作用在決定人的行為方面只扮演一個極不重要的角色。他認為,真正對人的行為起作用的還是人的社會需要。

主要概念

追求優越
他特彆強調意志的實現對人的意義。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一個人生來就有一種內驅力,將人格各方面匯合成一個總目標:要求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出人頭地。這種為優越而進行的奮鬥是內在的,不僅在個體的水平上,而且在一切文化的歷史上同樣進行著這樣的奮鬥,它引導著人和種族永遠不斷進步。
追求優越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也是支配個體行為的總目標。他認為人人都有一種,向權力意志這種天生的內驅力,將人格匯成—個總目標,力圖做—個沒有缺陷的、完善的人。因此羨慕別人,勝過別人,征服別人等都是這種追求優越的人格體現。
但是,阿德勒認為追求優越的結果卻有兩重性。它既可以激勵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積極的成長,也會由於追求個人優越而忽視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從而產生“自尊情結”,使人變得缺乏社會興趣,妄自尊大起來。
自卑與超越
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個人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阿德勒堅持自卑感是人的行為的原始的決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動力。在他看來人生本來並不是完整無缺的,有缺陷(包括身體缺陷)就會產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毀—個人,使人自暴自棄或發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夠使人發憤圖強,振作精神迎頭趕上,如此解決原始缺陷和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認為,人對某些缺陷的補償是自卑的重要內容和表現。他說一個器官有缺陷的人會產生自卑情結令他盡最大的努力去補償以取得優越。他認為如果兒童順應或很少反抗,這種自卑感就帶有女性品質或使他成為生活的弱者,反之,兒童若奮起反抗,這種自卑感便帶有男性的品質。“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約束的攻擊,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殘暴的特製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質。”
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阿德勒認為人追求優越的目標總要通過各種行為方式來實現。所謂生活風格,就是指—個人在早期社會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為模式。他強調人的生活風格約在四五歲時已往家庭環境中形成以後幾乎一生不變。他非常重視家庭行第、出生次序和家庭氣氛對兒童性格類型形成的影響。儘管阿德勒強調家庭環境在人格發展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堅持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天生的潛力和欲望。
阿德勒還提出“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在他看來生活風格對人格的影響是潛意識的或被動的,而創造性自我則是按照自己的創造性構建起來的獨特的生活風格,是主動有意識的行為。即人格直接參與自己的命運並決定自己和外界的關係。
創造自我
阿德勒認為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獨特的生活風格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人是有意識的個體,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參與決定自己的命運。阿德勒反對弗洛伊德的宿命論觀點,他認為人從遺傳與早期經驗所獲得的只是一些“磚塊”。影響人的成長有三個要素,即遺傳、環境和創造能力。其中創造能力起重要作用.它與其他兩個要素結合起來,才可克服人生障礙。它追求經驗,甚至創造經驗以幫助個人完成他獨特的生活作風。創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貫性、穩定性和個性。它是人類生活中活的因素。
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基本概念之一,指人具有一種為他人、為社會的先天思想準備和自然傾向。他認為人是社會性生物,在人的本性中天生具有社會興趣的潛能。社會興趣不僅是一種涉及與別人交往時的情感,它也是一種對生活的評價態度和認同能力。阿德勒還認為有無社會興趣是衡量個體是否健康的主要要標準,社會興趣的水平決定一個人生活意義的大小和對社會貢獻的程度。阿德勒認為人的社會興趣最初是由兒童同其父母間的早期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因此父母的重要任務之一乃是喚起和培養兒童的社會興趣,對兒童的溺愛和漠視則是影響兒童社會興趣發展的兩個重要原因。

個人作品

出版年
中文名
英文名
1914,1974年
《論神經症性格》
The Neurotic Constitution
1917年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
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sychical Compensation:
A Contribu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1918,1957年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1919,1971年
《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27,1969年
The Science of Living
1932年
也譯作《自卑與超越》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1932,1964年
《神經症問題》
The Problems of Neurosis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1年8月
《自卑與超越》一書是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A·阿德勒(Alfred Adler),成書於A·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在該書里,作者以平易輕鬆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

主要貢獻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從根本上講是伊底心理學。而阿德勒的個人主義心理學改變了精神分析重視潛意識本能、忽視社會文化影響的傾向。他是第一個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論挑戰的人,他把人認同社會目標的克服自卑和追求優越的情結作為人最大的動機。強調家庭環境、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促進了後來的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形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認為人是受非理性的本能衝動驅使的,在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間只有量的差異,而沒有質的區別。所以弗洛伊德要通過正常人的夢境,尋找精神病的致病因素。阿德勒改變了這一趨勢。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正常人身上,探討生活環境對人格的形成和發展的作用。他的許多概念,如創造性自我、追求優越,探討的都是正常人的心理,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個體心理學視人格為統一的整體,強調人格的不可分割性。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是由各種動機、特質、興趣、價值所構成的不同部分的整體。而弗洛伊德則把人格區分為自我、伊底、超我這樣一些不同的部分。各部分有不同的作用,執行不同的功能。阿德勒則把人視為主觀與客觀、意識與潛意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統一的整體,並以整體論的原則分析了自卑與超越、生活目標與生活風格、社會興趣與創造性自我等人格特性,開創了精神分析的整體論先河。

人物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舒爾茨評價阿德勒經常被認為是精神分析領域中最早帶有社會心理學烙印的人物,因為他在1911年就和弗洛伊德決裂了。他後來發展一種理論,在這種理論個社會興趣起著十要的作用。
但是還有人批評阿德勒並不是一個前後很一致的有系統的心理學家,因為在他的看法中有許多不能答覆的問題。更確切地說,個人用以指導他的行為的這個創造力究竟是什麼?人們的自卑在這種遺傳和環境的過程中相對作用各有多大?
葉浩生認為縱觀阿德勒拋棄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潛意識,把目光轉向社會文化環境和外在因素,他注重於兒童的社會責任感,通過社會興趣的研究來強調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對於社會的興衰和人類的進化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且認為人們都有一種追求向上的意志和願望。我們不再看到弗洛伊德那種對社會的悲觀失望,乃至喪失信心,而是讓人們感到耳目一新,看到未來生活的美好,從而對未來和自己充滿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