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迪亞的牧人》是尼古拉·普桑1638—1639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
該畫展現的是阿卡迪亞一塊寧靜的曠野,天色漸暗,夕陽照耀著整個大地,有四個人圍著一座石墓仿佛在探討什麼問題。畫中人物服飾都是仿效希臘雕刻風格的。該畫作有一種非現實的牧歌式悲涼情調,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畫家當時的處境與對藝術的憧憬。
基本介紹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阿卡迪亞是古希臘的一個地名,傳說中這是一塊世外桃源般的樂土,這裡的人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只有歡樂和滿足,沒有紛爭與罪惡。《阿卡迪亞的牧人》畫面展現的是阿卡迪亞一塊寧靜的曠野,天色漸暗,夕陽照耀著整個大地,有四個人正圍著一座石墓仿佛在探討什麼問題。
一個滿臉鬍子的牧人單腿跪在地上,正一字一字閱讀碑上的銘文;在大鬍子左側,有一個牧人手撫墓頂,低著頭看他閱讀。這個人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不識字的人,等待著從別人口中揭曉答案;大鬍子對面的一個年輕人,手指著銘文敬畏地看著後面的女牧人。女牧人一隻手放在年輕牧人的背上,姿態從容莊重,仿佛一面撫慰著年輕的牧人,一面陷入哲人般的沉思。她構成了全畫最突出的色彩,這個女性形象令人費解,有人說她是美好人生的象徵。
墓碑上用拉丁文寫的是“Et in Arcadia ego”——“即使在阿卡迪亞也有我”。據美術史學家解釋,這個“我”指的是“死神”,整個畫面表現的是對“死亡”的討論和思索。不過整幅畫的基調是寧靜優雅的,使人絲毫感覺不到死亡的可怕。
作品賞析
這裡的女牧人與男牧人構成了形象化的一種情緒對比。似乎隱隱地在向觀者表白:"死何足懼?阿卡迪亞畢竟是世人的嚮往之地。" 這種非現實的牧歌式悲涼情調,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畫家當時的處境與對藝術的憧憬。畫上人物的服飾都是仿效希臘雕刻風格的。他始終把這種形象視為藝術的崇高表現。不過對於西方人來說,也許確能發思古之幽情。
作者簡介
尼古拉·普桑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省靠塞納河畔的一個名叫安德利鎮,父親出身貴族,並參過軍。儘管普桑從小喜愛藝術,但父親仍讓他攻讀拉丁文,以備將來當一名法官。恰巧,一位旅居安德利的法國畫家康坦·瓦蘭(Quentin Varin 1570-1634)發現了普桑的藝術秉賦,鼓勵他堅持學繪畫,終使他如願以償,走上了藝術的道路。最初,他從一位魯昂畫家儒佛內(Jouvenet,1644-1717)處學了一段時期,不久,來到了巴黎這個藝術家薈萃的中心。巴爾扎克在他的短篇小說《玄妙的傑作》里描述過普桑進京求藝的曲折經歷,不過,在小說家的筆下,難免有虛構之處,不作為憑。
到巴黎之後,他首先結識了負責保管國王藝術珍品的亞歷山大·庫圖瓦。此人給普桑提供了飽覽許多世界藝術品的機會,尤其是拉斐爾的繪畫,幾乎使他欽佩得五體投地,這是他日後成為堅定的古典主義藝術家的重要啟迪。 普桑性格沉靜,為人耿直,不苟言笑,也不事權貴,當他初次受到屈辱時,憤然離開了巴黎,又回到父母身邊。在家鄉病了一年,才外出為人作畫。1621年,他二次到達巴黎,並與比利時來的腓力普·德·尚帕涅結為摯友;次年,即受僱為盧森堡宮作裝飾畫,漸漸被上層人物所注意。這其間,他結識了一位關鍵人物--旅居巴黎的義大利詩人馬里諾(Marino)騎士。他為馬里諾的詩篇畫了許多精美的插圖的同時,在這位詩人的影響下研讀了不少義大利古典文學與哲學著作。
1630年普桑來到了羅馬,他的生活與藝術從此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起初,他只能為一些高雅的藝術愛好者畫些"收藏畫",即屬於非布置建築物壁面的小型架上畫,因為接受教堂訂件,常常與當地人發生競爭,他的自尊心容忍不了更大的刺激或者吃虧。這一幅《阿卡迪亞的牧人》是這一時期重要作品之一。
1640年,普桑被路易十三邀請回法國,任宮廷首席畫師,並領導裝飾王宮的工作。但其他畫家的敵視與不合作使他憤然離去。1642年,他離開法國回到義大利,從此再也不願返回巴黎。1642年,普桑回到羅馬以後,不再追求榮譽,只是潛心作畫,在永無止境的藝術道路上探索,創作了《七件聖事》、《所羅門的判決》、《利百加》及歷史風景畫《福西戎的葬禮》、組畫《四季》等,這些都是他在生命的最後20年中創作出的傑作,其中,組畫《四季》更是超越了傳統繪畫的寓意語言。
普桑作為古典主義大師,在法國繪畫史上影響深遠:德拉克洛瓦讚賞他的大膽獨創,大衛和安格爾繼承了他的嚴謹古樸,塞尚得益於他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