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阿布里科索夫
- 外文名: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Абрико́сов
簡介,生平,學術道路,科研成果,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簡介
生平
阿布里科索夫生於莫斯科,父母都是醫生。1948年從莫斯科國立大學畢業,入列夫·朗道領導的蘇聯科學院物理問題研究所進修,1951年因電漿里的熱擴散研究通過博士資格考試,1955年以高溫下的量子電動力學研究獲得物理和數學博士學位。1951年阿布里科索夫在分析玻璃底板上所鍍金屬薄膜的實驗數據時,發現了第二類超導體,提出磁場線形成周期性的“格子”和“混合態”的理論進行了解釋,但這一研究並未得到導師朗道的認可,論文被擱置下來,直到1957年才發表。
1965年阿布里科索夫任蘇聯科學院郎道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66年起兼任莫斯科大學教授。1987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院士。1991年起任職於美國國立阿貢實驗室材料科學部凝聚態物理研究組,現擁有俄羅斯和美國雙重國籍。
1966年曾共同榮獲蘇聯最高獎———列寧獎金。
維塔利·金茨堡早年從事原子能項目工作。正是他與安德烈·薩哈羅夫參與研製了蘇聯第一枚以鋰氘化合物為燃料的熱核彈。維塔利·金茨堡身為多國科學院院士,在諸多物理學領域都有建樹。難怪諾貝爾獎獲得者狄拉克都認為,金茨堡在劍橋的講學不可不聽。 作為病理解剖學院士兼教授,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曾主持對列寧遺體的防腐工作。然而,這位曾在蘇聯時期任高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未來諾貝爾獎得主,在改革初期就遠赴美國,從此再未回到俄羅斯。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在靠近芝加哥的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工作。在俄羅斯人才外流造成的最無法彌補的遺憾中,他的離去算一個。
學術道路
萊格特說,在他的學術道路上他最先感興趣的是古典文學,當時的他並無意從事物理這個給他帶來榮譽的學科。
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說:“在我很小的時候和青年時代,我腦子裡最不願想的事就是物理。”
這位出生在英國的科學家說:“我的爸爸是(中學的)物理老師,但是我的第一個學士學位是古典文學。”他說,大學快結束時發生的兩件事使他對物理產生了興趣————一是前蘇聯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二是一個過去曾當過數學教師的退休牧師“照顧著我,教給了我很多事情”。
他說這位牧師住在他的中學裡,他的指導“讓我有了學習數學的信心”。後來萊格特重新開始,拿到了第二個學位———物理學學士。
科研成果
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理論材料學研究所所長瓦列里·維諾庫爾說:“阿布里科索夫完成了一項革命性發明,這發生在這項發明未被認知和接受的時代。” 阿布里科索夫在朗道和金茨堡理論的基礎上發現,超導和強大的磁場可以同時存在:使超導成為非同質的,讓磁力線在渦流中以集束形式穿過超導體。這種方法被稱為阿布里科索夫渦旋點陣。 阿布里科索夫理論指出了Ⅱ型超導體的存在。由於包括納米在內的新技術的發展,阿布里科索夫的渦旋點陣近10年來在科技界引起更大的關注。Ⅱ型超導可以成為完善和檢驗固體物理所有基本概念的試驗場。 此外,製造特殊超導體已成為可能,這種材料在高溫和磁場的情況下可以保持自己的特性。 這種材料如今可以用來製造醫療器械,如磁共振設備,還可以廣泛用於物理研究中的粒子加速器。
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感言:當有人問到學習古典文學的經歷有沒有幫助他在科學上有所發展時,萊格特說:“哲學讓我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他還表示,1965年和1967年他和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的接觸幫助他邁出了第一步,不過他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是幾年後在英格蘭的薩塞克斯大學完成的。
當他得知獲獎的訊息後,他說他感到非常意外。他說:“我還要繼續工作,不過我還真沒有想過那筆錢的事。”
65歲的萊格特說:“我感到非常意外。”他說他十分了解一同獲獎的87歲的維塔利·金茲堡和75歲的安東尼·萊格特,“我很高興能和他們共同分享這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