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氏褐徑繭蜂

阿克氏褐徑繭蜂(Coccygidium achterbergi Ch Et Yang)是繭蜂科褐徑繭蜂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克氏褐徑繭蜂
  • :繭蜂科
  • :褐徑繭蜂屬
  • 命名者及年代:Coccygidium achterbergi Ch Et Yang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正模 ♀,體長7.4mm,前翅長7.4mm。
頭 背面觀頭寬為頭長的2.1倍,為胸寬的1.3倍;頭頂具稀疏的細刻點;OOL/POL=1.8,OOL/OD=2.0;額平滑,具側脊,額凹淺,無脊突;觸角42節,柄節長為寬的1.9倍,第1鞭節長為寬的3.2倍;兩觸角窩之間有1條弱的縱溝,兩側稍隆起;正面觀,臉中部縱隆,具稀疏的淺刻點,臉寬分別為複眼高和頭寬的1.1和0.60倍;唇基稍凸出,具稀疏的細刻點;臉和唇基高為臉寬的0.98倍;顎眼距分別為上顎基寬和複眼高的2.2和0.52倍。
胸 長為高的1.5倍;前胸背板光滑,後緣具弱脊,前緣有窄且淺的凹,腹緣薄,稍向上彎曲;中胸盾片光滑;盾縱溝完整,具微刻痕;小盾片前凹有3條縱脊,小盾片具稀疏的刻點,有1條端橫脊;中胸側板大體光滑,邊緣具刻點,基節前溝有刻痕,長度為中胸側板長的0.7倍;後胸側板具明顯粗糙的刻點,腹緣具皺紋;並胸腹節明顯具脊,小室五邊形,淺凹,內表面光滑,有1條橫脊,後區有明顯的皺紋,氣門大,橢圓形。
翅前翅長為寬的2.8倍;翅痣長為寬的3.2倍;2-R1/1-R1=0.50;cu-a脈後叉式,第2亞緣室三角形,無柄;SR1脈直。
足前足脛節距長為基跗節長的0.60倍,末端較鈍;中足脛節外側2刺,內脛距長為基跗節長的1.0倍;後足基節具稀疏的刻點,腿節長為寬的3.8倍,具稀疏的刻點;內脛距長為基跗節長的0.52倍。
腹 光滑。第1背板長為端寬的2.0倍,基部有1對短的側脊;第2背板長為寬的1.1倍,無橫溝;產卵器鞘長為前翅長的0.1倍。
體色 紅褐色。觸角暗褐色,柄節和梗節黃褐色;中胸側板側緣,後胸側板和並胸腹節暗褐色;翅透明,翅痣和翅脈暗褐色;前、中足黃色;後足黑色;腹第1~2節黃白色;其餘暗褐色至黑色。
變異 體長7.0~7.5mm,前翅長6.8~7.2mm;OOL/POL=1.6~1.8;顎眼距長為上顎基寬的2.2~2.4倍;腹第l背板長為端寬的2.4~2.5倍,腹第1~3節側面和腹面黃白色。
雄 體長7.5~7.8mm,前翅長7.6~7.8um觸角40~42節;腹第1背板長為端寬的2.0~2.1倍,第2背板端部0.2有時褐色;後足脛節中部紅褐色。並胸腹節小室五邊形,淺凹;腹第1背板基部有1對短的側脊;前、中足完全黃色。
正模,♀福建武夷山大安源,1992.Ⅶ.28,楊建全。
配模 ♂,福建武夷山先鋒嶺,1998.Ⅷ.1,楊建全。
副模 1♀,福建沙縣洋坊,1979.Ⅶ.16,湯秀溢;2♀♀,福建武夷山桐木,1981.Ⅶ.3,黃居昌;1♀2♂♂,福建沙縣,1980.Ⅸ.28,劉依華;5♂♂,福建沙縣,1980.VⅦ.26,吳珍泉;3♀♀,福建武夷山坳頭,1986.Ⅶ.10,許建武;2♀♀,福建武夷山大竹嵐,1986.Ⅶ.15,邱志丹;2♂♂,海南占縣,1988.Ⅴ.12,官寶斌;2♀♀2♂♂,福建武夷山大安源,1998.Ⅷ.10,石全秀、林智慧、楊建全。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福建、海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