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利用具有感知未來的超能力人——“先知”,能偵查出人的犯罪企圖,所以在罪犯犯罪之前,就已經被犯罪預防組織的警察逮捕並獲刑。
約翰就是犯罪預防組織的一個主管。在一次通過“先知”成功阻止了一起因外遇引起的雙人命案之後,約翰隱約感到了這一套完美的預防犯罪系統中隱含的秘密——少數派報告。系統依賴三個“先知”一起判定某人是否有殺人企圖。當出現分歧,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定案,但最後若少數一方正確的話,則會秘密保存一份少數派報告。
約翰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已是昔日同事的抓捕對象。約翰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能證明自己清白的那份少數派報告。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Chief John Anderton | 湯姆·克魯斯 | 張欣(東影版) |
Danny Witwer | 柯林·法瑞爾 | 趙路 |
Agatha | 薩曼莎·莫頓 | ---- |
Pre-Crime Director Lamar Burgess | 馬克斯·馮·西多 | 王肖兵 |
Officer Gordon 'Fletch' Fletcher | 尼爾·麥克唐納 | ---- |
Officer Jeff Knott | 派屈克·基爾派屈克 | ---- |
Evanna | 傑西卡·卡普肖 | ---- |
Pre-Crime Cop | 弗蘭克·格里羅 | ---- |
Wally the Caretaker | 丹尼爾·倫敦 | ---- |
Gideon | 蒂姆·布雷克·尼爾森 | ---- |
Leo F. Crow | 麥克·賓德爾 | ---- |
Lara Clarke Anderton | 凱瑟琳·莫里斯 | 陳超群 |
Younger Sean | 多米尼克·斯科特·凱伊 | ---- |
Conceited Customer | 斯科特·弗蘭克 | ---- |
Dr. Solomon Eddie | 彼得·斯特曼 | 海帆 |
Bus Passenger (uncredited) | 卡梅倫·克羅 | ---- |
Jad | Steve Harris | 孟祥龍 |
Woman on Metro (uncredited) | 卡梅隆·迪亞茨 | ---- |
Nathan with Bicycle (uncredited) | 保羅·韋斯利 | ---- |
Casey | 安娜·瑪利亞·霍斯福德 | ---- |
Lamar Burgess' Secretary | Sarah Simmons | ---- |
Jad's Technician | Eugene Osment | ---- |
Office Worker | James Henderson | ---- |
Office Worker (as Vene Arcoraci) | Vene L. Arcoraci | ---- |
Employee | Erica Ford | ---- |
Tour Guide | Keith Flippen | ---- |
Kid Tourist | Nathan Taylor | ---- |
Technician | Radmar Agana Jao | ---- |
FBI Agent Jucket | Stephen Ramsey | ---- |
FBI Agent Payment | Tom Choi | ---- |
FBI Agent Price | Tom Whitenight | ---- |
FBI Agent Foley | Billy Morts | ---- |
Arthur | Michael Dickman | ---- |
Dashiell | Matthew Dickman | ---- |
Dr. Iris Hineman | 羅伊絲·史密斯 | 俞紅 |
Chief Justice Pollard (as George D. Wallace) | George Wallace | ---- |
Dr. Katherine James | Ann Ryerson | ---- |
Older Sean | 泰勒·派屈克·瓊斯 | ---- |
Howard Marks | Arye Gross | ---- |
Sarah Marks | Ashley Crow | ---- |
Donald Dubin | 喬·格拉什Joel Gretsch | ---- |
Anne Lively | Jessica Harper | ---- |
John Doe | Bertell Lawrence | ---- |
Rufus T. Riley at Cyber Parlor | Jason Antoon | ---- |
Skiing Customer | Severin Wunderman | ---- |
Homeless Person | Max Trumpower | ---- |
Hamburger Mom | Allie Raye | ---- |
Hamburger Dad | Rocael Rueda Sr. | ---- |
Homework Boy | Nicholas Edwin Barb | ---- |
Tenement Snitch | Catfish Bates | ---- |
Miss Greta Van Eyck | Caroline Lagerfelt | ---- |
Woman | Vanessa Cedotal | ---- |
Mother | Katy Boyer | ---- |
Child | Adrianna Kamosa | ---- |
Old Woman | Fiona Hale | ---- |
Violent Wife | Pamela Roberts | ---- |
Husband (as Clement E. Blake) | Clement Blake | ---- |
Grandfather | Jerry Perchesky | ---- |
Attorney General Nash | Victor Raider-Wexler | ---- |
Celeste Burgess | Nancy Linehan Charles | ---- |
Reporter | Nadia Axakowsky | ---- |
Hotel Clerk | 威廉·麥鮑瑟William Mapother | ---- |
Paperboy | Morgan Hasson | ---- |
Marks' Son | Andrew Sandler | ---- |
Contortionist | Bonnie Morgan | ---- |
Murder Bystander | Kathi Copeland | ---- |
Gap Girl | Tonya Ivey | ---- |
Lycon - Seller of Black Inhalers | David Stifel | ---- |
Adulation #1 | Kurt Sinclair | ---- |
Adulation #2 | Rebecca Ritz | ---- |
Adulation #3 | Beverly Morgan | ---- |
Adulation #4 | John Bennett | ---- |
Adulation #5 | Maureen Dunn | ---- |
Adulation #6 | Ron Ulstad | ---- |
Pre-Crime Public Service Announcer | Blake Bashoff | ---- |
Pre-Crime Public Service Announcer | Jorge Pallo | ---- |
Pre-Crime Public Service Announcer | Elizabeth Payne | ---- |
Revo Sunglass Model | Ethan Sherman | ---- |
Bulgari Model | Vanessa Asbert | ---- |
Guinness Man | Miles Dinsmoor | ---- |
AMEX Polynesian Woman | 賈拉·瑪麗亞諾 | ---- |
Captain of Industry (uncredited) | Markus Alexander | ---- |
Pre-Crime Officer (uncredited) | Don Austin | ---- |
Dignitary (uncredited) | Robert Randolph Caton | ---- |
Mother on Metro (uncredited) | Kimiko Cazanov | ---- |
PSA #10 (uncredited) | Steven Hack | ---- |
Pre-Crime Cop (uncredited) | Tristan Cree Jackson | ---- |
Virtual Girl (uncredited) | Nina Kaczorowski | ---- |
Metro Cop (uncredited) | Rick Kain | ---- |
Wealthy Patron (uncredited) | George Kardulias | ---- |
Card Player (uncredited) | Payman Kayvanfar | ---- |
Tourist (uncredited) | Peechee Neric | ---- |
Pre-Crime Employee (uncredited) | Riley Schmidt | ---- |
Man in car (uncredited) | Jay Shindell | ---- |
Contortionist (uncredited) | Daniel Browning Smith | ---- |
Party Guest (uncredited) | Clyde Tull | ---- |
Cyber Parlor Customer | William Mesnik | ---- |
Man | Danny Lopes | ---- |
Passenger on train (uncredited) |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 ---- |
Talking Billboard (uncredited) | Sumalee Montano | ---- |
Banquet Guest (uncredited) | Tom Cutler | ---- |
PSA Crime Guy (uncredited) | Dollar Tan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配音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簡·德·邦特 邦妮·柯蒂斯 Michael Doven 加里·戈德曼 塞爾吉奧·米米卡-戈贊 Gerald R. Molen | 菲利普·迪克 | 史蒂文·史匹柏 | Nancy Blewer Mev Blount Kathleen'Bo' Bobak Joe Incaprera 塞爾吉奧·米米卡-戈贊 Brian Relyea | 菲利普·迪克 斯科特·弗蘭克 喬恩·科恩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約翰·威廉士 | 麥可·卡恩 | Denise Chamian | 海帆(東影版) | 亞歷克斯·麥克道爾 | Ramsey Avery 萊斯利·麥克唐納 Seth Reed Paul M. Sonski 克里斯·戈拉克 | 黛博拉·琳恩·斯科特 | 斯科特·法勒 Henry LaBounta Nathan McGuinness Marc Varisco | 安妮·庫爾基安 |
(演職員表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Chief John Anderton演員:湯姆·克魯斯喬恩·安德頓是在一個負責處理這種“預知犯罪”案件的部門內工作的精英探員之一,然而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向盡忠職守、遵紀守法的喬恩竟被偵測出有犯罪企圖,他被控“即將”謀殺一名他根本不認識的男子。
- Danny Witwer演員:柯林·法瑞爾FBI探員
- Agatha演員:薩曼莎·莫頓先知,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先知”系統中的關鍵,三人中能力最強的一個。
- Lamar Burgess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建立了利用具有感知未來的超能力人——“先知”,來事前得到犯罪信息,藉以根除犯罪的系統,在明知有漏洞的情況下依然把它作為可靠的系統來使用,並依此獲得了無上的榮譽與巨大的財富。
- Lara Clarke Anderton演員:凱瑟琳·莫里斯喬恩的妻子,因為六年前孩子的失蹤,與丈夫離婚
(角色演員介紹來源)
音樂原聲
名稱 | 作者 |
---|---|
Minority Report | |
Can You See? | |
Pre-Crime To The Rescue | |
Sean And Lara | |
Spyders | |
The Greenhouse Effect | |
Eye-Dentiscan | |
Everybody Runs! | |
Sean's Theme | |
Anderson's Great Escape | |
Dr. Eddie And Miss Van Eych | |
Visions Of Anne Lively | |
Leo Crow...The Confrontation | |
'Sean' By Agatha | |
Psychic Truth And Finale | |
A New Beginning |
(音樂原聲來源)
幕後花絮
1、片中共出現了481個特效畫面,超越了斯蒂文·史匹柏繼1977年《第三類接觸》至2002年的所有作品。
2、熱門小說《X一代》的作者道格拉斯·庫普蘭德曾為該片設計出多款未來派產品。
3、片中最具未來感的莫過於磁懸浮交通系統,為設計出片中車輛,導演史匹柏和藝術顧問麥克道爾曾求助於雷克薩斯公司和汽車設計師哈羅德·貝爾克,後者曾為《蝙蝠俠與羅賓》和《絕世天劫》設計車輛。
4、在拍攝汽車生產線的場景時,有20名劇組人員負責操作生產線上的不同機械。
5、在影片開拍前,主創人員諮詢的智囊團由16人組成。
6、湯姆·克魯斯剛完成《香草天空》就開始出演該片。
7、湯姆·克魯斯出演的《甜心先生》和《香草天空》的導演卡梅倫·克羅在片中客串了火車上認出安德森的乘客。
8、馬特·達蒙和荷蘭演員約里克·范·韋傑寧根曾是扮演丹尼的最初人選。
9、湯姆·克魯斯出演的《木蘭花》的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曾出現在火車中。
10、片中三位預言者根據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阿瑟·柯南道爾和達希爾·哈米特命名。
11、所羅門醫生家中放映的電影是1955年的《竹屋》。
12、在影片開頭一個丈夫準備謀殺妻子和情人時用的是一把剪刀,與1991年《再死一次》中的兇器相同,這兩部電影都出自編劇斯科特·弗蘭克之手。
13、安德森使用的手槍是Beretta 9000。
14、該片是斯蒂文·史匹柏“Running Man”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兩部分別是《人工智慧》和《逍遙法外》。
15、在安德森綁架阿加莎的場景中,丹尼問道:“我們還有多少時間?”一位警官答道:“51分28秒。”這正是影片的剩餘時間。
16、簡·德·邦特原本打算執導該片,當史匹柏加入後,他決定退出,但他的名字仍出現在製作人中間。
17、當安德森在接受眼移植之後甦醒過來時,背景中播放的電影是1940的《佐羅的面具》。
18、梅麗爾·斯特里普曾是扮演艾里斯的最初人選。
19、據影片音效設計師加里·瑞德斯托姆稱,片中磁懸浮汽車的聲音出自他家中的洗衣機。
20、在拍攝安德森在浴缸中屏住呼吸的場景時,導演史匹柏曾希望用CG技術打造出在水中上浮的氣泡,但最終效果是由湯姆·克魯斯自己完成的。
21、該片是史蒂芬·史匹柏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22、史匹柏請來12名世界頂尖級的柔術演員表演片中的瑜珈課。
23、片中旅館職員由湯姆·克魯斯的表弟威廉·麥鮑瑟扮演。
24、按照史匹柏的原定計畫,該片應該在《人工智慧》之前拍攝,並且由凱特·布蘭切特、馬特·達蒙、伊安·麥克萊恩和珍娜·艾夫曼分別扮演阿加莎、丹尼、伯吉斯和萊拉。
2、熱門小說《X一代》的作者道格拉斯·庫普蘭德曾為該片設計出多款未來派產品。
3、片中最具未來感的莫過於磁懸浮交通系統,為設計出片中車輛,導演史匹柏和藝術顧問麥克道爾曾求助於雷克薩斯公司和汽車設計師哈羅德·貝爾克,後者曾為《蝙蝠俠與羅賓》和《絕世天劫》設計車輛。
4、在拍攝汽車生產線的場景時,有20名劇組人員負責操作生產線上的不同機械。
5、在影片開拍前,主創人員諮詢的智囊團由16人組成。
6、湯姆·克魯斯剛完成《香草天空》就開始出演該片。
7、湯姆·克魯斯出演的《甜心先生》和《香草天空》的導演卡梅倫·克羅在片中客串了火車上認出安德森的乘客。
8、馬特·達蒙和荷蘭演員約里克·范·韋傑寧根曾是扮演丹尼的最初人選。
9、湯姆·克魯斯出演的《木蘭花》的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曾出現在火車中。
10、片中三位預言者根據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阿瑟·柯南道爾和達希爾·哈米特命名。
11、所羅門醫生家中放映的電影是1955年的《竹屋》。
12、在影片開頭一個丈夫準備謀殺妻子和情人時用的是一把剪刀,與1991年《再死一次》中的兇器相同,這兩部電影都出自編劇斯科特·弗蘭克之手。
13、安德森使用的手槍是Beretta 9000。
14、該片是斯蒂文·史匹柏“Running Man”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兩部分別是《人工智慧》和《逍遙法外》。
15、在安德森綁架阿加莎的場景中,丹尼問道:“我們還有多少時間?”一位警官答道:“51分28秒。”這正是影片的剩餘時間。
16、簡·德·邦特原本打算執導該片,當史匹柏加入後,他決定退出,但他的名字仍出現在製作人中間。
17、當安德森在接受眼移植之後甦醒過來時,背景中播放的電影是1940的《佐羅的面具》。
18、梅麗爾·斯特里普曾是扮演艾里斯的最初人選。
19、據影片音效設計師加里·瑞德斯托姆稱,片中磁懸浮汽車的聲音出自他家中的洗衣機。
20、在拍攝安德森在浴缸中屏住呼吸的場景時,導演史匹柏曾希望用CG技術打造出在水中上浮的氣泡,但最終效果是由湯姆·克魯斯自己完成的。
21、該片是史蒂芬·史匹柏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22、史匹柏請來12名世界頂尖級的柔術演員表演片中的瑜珈課。
23、片中旅館職員由湯姆·克魯斯的表弟威廉·麥鮑瑟扮演。
24、按照史匹柏的原定計畫,該片應該在《人工智慧》之前拍攝,並且由凱特·布蘭切特、馬特·達蒙、伊安·麥克萊恩和珍娜·艾夫曼分別扮演阿加莎、丹尼、伯吉斯和萊拉。
25、史匹柏自己形容該片為《馬爾他之鷹》和《奪寶奇兵》的混合體。
26、女主角的飾演者一度屬意凱特·布蘭切特,不過最後導演還是決定選擇一個新鮮面孔。
(以上花絮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獲獎主體 | 獲獎情況 |
---|---|---|---|---|
2003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音效剪輯 | Richard Hymns、嘉里·瑞德斯托姆 | 提名 |
2002 | 歐洲電影獎 | 環球銀幕獎 | 提名 | |
2003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特效成就獎 | Scott Farrar、Michael Lantieri、Henry LaBounta、Nathan McGuinness | 提名 |
2003 | 法國凱撒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提名 | |
2003 | MTV電影獎 | 最佳動作場景 | 少數派報告 | 提名 |
2003 | 土星獎 | 最佳女配角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斯科特·弗蘭克 、喬恩·科恩 | 獲獎 | ||
最佳科幻電影 | 少數派報告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
最佳服裝 | 黛博拉·琳恩·斯科特 | 提名 | ||
最佳特效 | 斯科特·法勒、Henry LaBounta、麥可·蘭特瑞 | 提名 | ||
最佳配樂 | 提名 | |||
最佳特別版DVD | 少數派報告 | 提名 | ||
最佳化妝 | Michèle Burke、Camille Calvet | 提名 |
(獲獎記錄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已故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的同名小說,迪克尤其擅長短篇小說的創作,故事精煉卻情節嚴密、絲絲入扣,這么現成的劇本素材好萊塢當然沒有理由放過,幾年前的《全面回憶》、科幻恐怖片《銀翼殺手》和《冒名頂替》都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而成。
這部發生未來的驚悚科幻片原本訂在1999年秋天開拍,2000年暑假上映,不過因為史匹柏和克魯斯都太炙手可熱了,兩人檔期一直沒辦法配合,所以整個拍攝計畫只好一再後延,拖來拖去,拖到大家都快把這事給忘記了,兩人才終於決定合作,但整個計畫還是離不開“等”字,因為克魯斯要先拍完卡梅隆·克勞的《香草天空》,休息兩個禮拜順便練練動作片必不可少的肌肉和體力;而史匹柏則在進行《人工智慧》的後期製作,這部庫布里克一心掛念的片子製作起來可謂曠日持久。不過好在兩個大忙人最後還是成功走到了一起,也不枉影迷們望穿秋水的守候了。該片也是夢工廠與福克斯兩家電影公司繼《荒島餘生》後的再度合作,其頂尖的製作陣容和極富吸引力的劇情讓這部電影從未誕生就倍受期待,可謂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拍攝過程
在影片正式開拍之前,麥克道爾領導的藝術部門先要完成所有場景的草圖和情節串連圖板,在得到主創人員的認可之後,所有圖紙將送交Pixel Liberation Front公司,後者會製作出片中所有場景的三維預覽畫面,製片方由此節省了數百萬美元的製作經費。
史匹柏從一開始就認為該片是一部黑色電影,卡明斯基與史匹柏極力用影像體現出安德森情感和心理的黑暗之旅,為打造出這種效果,卡明斯基決定從光線入手,並想方設法降低畫面顏色的飽和度。
片中曾有一段發生在小巷中的追捕場景,除了身後追兵之外,安德森還要設法擺脫穿著飛行服裝在上空圍堵他的警察。為讓觀眾看到前所未見的單人飛行場景,影片特技協調人布萊恩·斯莫茲與藝術指導麥克道爾攜手創造出一種吊索。在伯班克的華納兄弟公司片場上,藝術部門和建築工人一邊搭建出一個長400英尺、高55英尺的小巷布景,一邊在布景上方30英尺處架起搭載吊索的外圍框架。
片中另一個精美的動作場景出現在生產未來雷克薩斯汽車的車廠里,影片拍攝選取的地點原來是一座兵工廠,後來變成鋁廠,專門從事鋁的冶煉及拋光。由於廠房房頂布滿天窗,所以自然光成為這段場景中的最佳之選。
由於安德森要與丹尼在汽車生產線上展開殊死搏鬥,所以拍攝現場的生產車間必須完整而精細。為此,麥克道爾必須設計出未來汽車的生產流程。他說:“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時的汽車不該再由金屬製成,而是應該運用光固化成型材料,通過雷射固化,你可以製造出高剛性的樹脂車身。於是我們有了一個配備有5隻雷射器的水槽,雷射器會快速在液體表面繪出輪廓,汽車車身隨即躍然眼前。”成型後的車身將由全自動化機器人裝配線接管,其中的大部分零件由川崎公司提供。史匹柏非常喜歡裝配線上的機械臂,以致將其中一個當作了攝影機吊臂。
史匹柏從一開始就認為該片是一部黑色電影,卡明斯基與史匹柏極力用影像體現出安德森情感和心理的黑暗之旅,為打造出這種效果,卡明斯基決定從光線入手,並想方設法降低畫面顏色的飽和度。
片中曾有一段發生在小巷中的追捕場景,除了身後追兵之外,安德森還要設法擺脫穿著飛行服裝在上空圍堵他的警察。為讓觀眾看到前所未見的單人飛行場景,影片特技協調人布萊恩·斯莫茲與藝術指導麥克道爾攜手創造出一種吊索。在伯班克的華納兄弟公司片場上,藝術部門和建築工人一邊搭建出一個長400英尺、高55英尺的小巷布景,一邊在布景上方30英尺處架起搭載吊索的外圍框架。
片中另一個精美的動作場景出現在生產未來雷克薩斯汽車的車廠里,影片拍攝選取的地點原來是一座兵工廠,後來變成鋁廠,專門從事鋁的冶煉及拋光。由於廠房房頂布滿天窗,所以自然光成為這段場景中的最佳之選。
由於安德森要與丹尼在汽車生產線上展開殊死搏鬥,所以拍攝現場的生產車間必須完整而精細。為此,麥克道爾必須設計出未來汽車的生產流程。他說:“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時的汽車不該再由金屬製成,而是應該運用光固化成型材料,通過雷射固化,你可以製造出高剛性的樹脂車身。於是我們有了一個配備有5隻雷射器的水槽,雷射器會快速在液體表面繪出輪廓,汽車車身隨即躍然眼前。”成型後的車身將由全自動化機器人裝配線接管,其中的大部分零件由川崎公司提供。史匹柏非常喜歡裝配線上的機械臂,以致將其中一個當作了攝影機吊臂。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單位 | 1、Cruise/Wagner Productions(美國) 2、Blue Tulip(美國) 3、夢工廠(美國) 4、Ronald Shusett/Gary Goldman 5、安培林娛樂(美國) 6、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7、Digital Image Associates |
---|---|
發行單位 | 1、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2、20世紀福克斯義大利分公司(義大利) |
(製作發行來源)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2002年6月17日(紐約市,紐約)(首映) |
澳大利亞 | 2002年6月20日 |
加拿大、美國 | 2002年6月21日 |
英國 | 2002年6月26日(倫敦)(首映) |
菲律賓 | 2002年6月26日 |
紐西蘭 | 2002年6月27日 |
中國台灣 | 2002年6月28日 |
瑞典 | 2002年7月3日 |
英國、中國香港、愛爾蘭 | 2002年7月4日 |
泰國 | 2002年7月5日 |
哥倫比亞 | 2002年7月25日 |
韓國、墨西哥、烏拉圭 | 2002年7月26日 |
委內瑞拉 | 2002年7月31日 |
阿根廷 | 2002年8月1日 |
巴西、印度 | 2002年8月2日 |
秘魯 | 2002年8月8日 |
智利、丹麥、芬蘭、冰島 | 2002年8月9日 |
以色列 | 2002年8月15日 |
挪威、南非 | 2002年8月30日 |
科威特 | 2002年8月31日 |
俄羅斯 | 2002年9月5日 |
愛沙尼亞、烏克蘭 | 2002年9月6日 |
匈牙利 | 2002年9月12日 |
羅馬尼亞 | 2002年9月13日 |
希臘 | 2002年9月15日(雅典電影節) |
埃及 | 2002年9月18日 |
立陶宛、波蘭 | 2002年9月20日 |
法國 | 2002年9月24日(巴黎)(首映) |
捷克共和國、荷蘭、斯洛伐克 | 2002年9月26日 |
德國 | 2002年9月26日(柏林)(首映) |
義大利、土耳其 | 2002年9月27日 |
比利時、法國 | 2002年10月2日 |
瑞士 | 2002年10月3日(德語區) |
奧地利、德國 | 2002年10月3日 |
西班牙、葡萄牙 | 2002年10月4日 |
希臘 | 2002年10月11日 |
日本 | 2002年10月26日(東京國際電影節) |
日本 | 2002年11月30日(首映) |
日本 | 2002年12月7日 |
希臘 | 2003年10月4日(帕諾拉馬的歐洲電影) |
葡萄牙 | 2014年11月14日(里斯本和埃什托里爾電影節) |
(信息來源:)
票房信息
《少數派報告》於2002年6月21日在北美地區上映首周,以3690萬美元的成績榮登北美票房榜首位。《少數派報告》於2002年7月4日在香港地區上映首周,以2200萬港幣的成績榮登香港票房榜首位。
影片評價
《少數派報告》豐富可觀,合乎科幻驚險片的要求,還有新奇足智的表現。其實史匹堡上一部《人工智慧》也不差,刻劃機器人男童渴望母愛親情、天長地久、海枯石爛也永不變心,實有感人的悲哀。不過故事本身在科學幻想方面很弱,對未來世界的描寫局限於孤兒式感傷,欠缺成熟的智慧型。(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