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吉字號”特色品牌建設的若干舉措

《關於推進“吉字號”特色品牌建設的若干舉措》是為全面提升全省品牌建設水平,打響“吉字號”特色品牌,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消費規模,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措施。由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國資委、省糧儲局、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畜牧局、省供銷社於2024年4月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推進“吉字號”特色品牌建設的若干舉措
  • 印發機關: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國資委、省糧儲局、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畜牧局、省供銷社
  • 印發日期:2024年4月
檔案全文
關於推進“吉字號”特色品牌建設的若干舉措
2024-04-13
為全面提升全省品牌建設水平,打響“吉字號”特色品牌,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消費規模,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總體思路
(一)主要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著眼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圍繞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搶占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打造系列“吉字號”特色品牌,帶動吉林“優特精新”產品提質增效、產業做大做強。引導培育一批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市場占有率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的“吉字號”特色品牌,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吉字號”品牌體系,消費認可度大幅度提高,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對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著提升。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激發企業培育打造品牌的內生動力,加大在品牌培育、行銷方面的投入。政府加大引導推動,依法高效監管,為企業做強做大品牌創造良好環境。
二是堅持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立足吉林省資源稟賦,以先進制造、優勢旅遊、優質農產、特色消費四大領域為重點,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打響“吉字號”系列品牌,搶占新賽道,釋放新動能。
三是堅持強化行銷、融媒推介。創新宣傳載體,加大“吉字號”專業化行銷推廣力度,充分發揮新興媒體優勢,利用全媒體矩陣式宣傳培塑品牌良好形象。
二、培育打造“吉字號”產業品牌
(一)打響“吉字號”先進制造品牌。充分釋放“紅旗”品牌效應,在品牌宣傳、造型設計、產品矩陣、技術研發、渠道服務等方面深度拓展。圍繞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梯次培育行動,以“龍頭企業+”“主導產品+”“產業園區+”為路徑,重點提高汽車及零部件、軌道交通、光電信息、中醫藥、生物醫藥、碳纖維、紡織襪業等產業集群品牌知名度。圍繞實施“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和“氫動吉林”行動,積極培育吉林“綠電”品牌,在新能源建設利用等領域打造形成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二)打響“吉字號”優勢旅遊品牌。突出冰雪和避暑雙品牌引領,圍繞“長白天下雪”“清爽吉林·22°C夏天”主題,開展“一市一節慶”“一縣一活動”,打響查乾湖冬捕、吉林霧凇、延邊民俗等特色旅遊品牌,推出“吉林省百碗旅遊美食”和“吉樂購”名街,掛牌“吉樂購”商超和“吉星”等級旅遊住宿門店。推動查乾湖、龍灣、嫩江灣、防川等景區擴大品牌影響,把長白山旅遊打造成世界頂級品牌,支持各市縣建設一批在本地區、本省乃至全國有品牌影響力的旅遊景區。打造一批鄉村游、康養游、研學游等精品路線品牌,推出一批體育賽事品牌,建設一批工業遺址懷舊地標品牌,進一步拓展延伸旅遊產業鏈,助力“引客入吉”。
(三)打響“吉字號”優質農產品牌。圍繞打造“十大產業集群”,深入實施吉林省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誌、老字號認證,加大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吉林雜糧雜豆、吉林牛肉、長白山人參、吉林梅花鹿、長白山礦泉水、長白山食用菌、長白山果蔬、長白山椴樹蜜等農特產品品牌打造,加快以人參、鹿茸、靈芝等為原材料的保健食品品牌培育,樹立“吉字號”農產品優質標桿和高端形象。
(四)打響“吉字號”特色消費品牌。突出吉林農耕、飲食、節慶、民俗等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兼容優勢品質與鄉土風情的“吉字號”特色消費品牌。圍繞民族菜、民俗菜、宮廷菜、山珍菜、生態餐飲五大吉菜系列,培育打造一批名菜、名點、名小吃、名宴和知名餐飲品牌。支持企業將傳統文化、獨特技術與新技術、新場景嫁接融合,進一步激活鼎豐真、榆樹錢、通化葡萄酒、皇封參、白山方大等“吉字號”中華老字號。以長影、吉林動漫等品牌為龍頭,推出一批“吉字號”影視文化精品。深化“精彩夜吉林”“點亮夜經濟”等主題活動,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進一步打響這有山、桂林路、延大網紅牆等“吉字號”消費品牌。
三、培育打造“吉字號”區域品牌
(一)打造“吉字號”市縣區域品牌名片。鞏固提升“汽車城”“電影城”“人參之鄉”“梅花鹿之鄉”“礦泉城”“襪業名城”等我省市縣特色區域名片。實施縣域經濟發展品牌升級計畫,推動“一縣一品”“一業一品”特色產業區域品牌建設,推動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支持品牌鄉鎮創建,打造一批主導產業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名鎮。
(二)打造“吉字號”地理標誌特色名片。充分挖掘特色區域產品文化內涵和品質特色,加大地理標誌產品和商標培育力度,支持長白山人參、雙陽梅花鹿、白城綠豆、梅河大米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示範區打造優質名品,推動各縣區運用地理標誌創建地域特色標牌。打造蛟河、伊通、乾安等一批地理標誌富農強縣,帶動全省地理標誌產值快速增長。
(三)打造“吉字號”區域品牌高端名片。完善“吉致吉品”標準體系、認證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加快壯大認定產品規模數量。推進“吉字號”與浙江“品字標”、內蒙古“蒙字標”、深圳“圳品”、黑龍江“黑土優品”等合作互認,進一步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對接合作,推進市場互推、供需聯動、產銷對接、合作互認,拓展“吉字號”品牌消費市場。
四、支持“吉字號”企業做強做大品牌
(一)實施“吉字號”品牌梯次培育工程。進一步提升中國一汽、中車長客、吉林碳谷、長光衛星、修正藥業、吉林敖東、吉糧集團、皓月集團、長白山旅遊等大型骨幹企業品牌發展力,支持企業不斷豐富產品品種,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品牌領域,打造形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領航品牌。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老字號企業等為重點,支持加快品種開發、品質升級、品牌創建,打造形成特點鮮明、品質過硬的特色品牌。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推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強化品牌意識,樹立百年品牌、百年老店目標,打造形成數以萬計發展潛力大、成長預期好的小微品牌集群。
(二)實施“吉字號”品牌質量提升工程。支持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聯動。加快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實驗室技術支撐作用,支持企業推進質量設計、實驗檢測、可靠性工程等先進質量技術研發套用。開展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支持企業大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實施質量管理數位化升級,構建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的質量管理運營體系。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企業標準“領跑者”和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跑者”標準。
(三)實施“吉字號”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支持企業強化商標品牌資產管理,加強核心價值、特色形象的提煉挖掘,推動將地域文化融入品牌建設,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運用品牌建設專業化服務平台,提升品牌行銷服務、廣告服務等策劃設計水平。支持企業開展品牌企業領軍人才和品牌實用人才培訓,加快培養“老字號”技藝傳承人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持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品牌交流活動,增強社會各界和消費者對“吉字號”的品牌認同。
五、強化“吉字號”品牌行銷推廣
(一)推行專業化品牌行銷模式。支持省屬相關國有企業負責“吉字號”培育打造與宣傳推廣,鼓勵專業化品牌培育運營主體參與“吉字號”品牌生產行銷。設立“吉字號”品牌孵化基地,以新消費品為重點,建立品牌孵化體系,聚合投融資、人才引育、商業資源對接、品牌設計推廣等專業服務圈層,為新消費品牌從網際網路套用、線下商圈和數位化角度多元賦能,助力“吉字號”搶灘新消費品市場。支持“吉字號”品牌攜手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合作打造聯名產品,提高品牌話題度。支持打造“吉字號”土特產展銷推介平台,培育供銷特色農產品品牌。
(二)創建多維度品牌消費場景。支持企業在域外知名商圈開設“吉字號”品牌體驗店,以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為節點,廣泛開展“吉字號”產品促銷活動。支持企業建設“吉字號”品牌專營店、旗艦店,在交通樞紐、旅遊景區等設立銷售專區,增強消費流通活力。支持企業設立品牌消費體驗館、新品發布中心、創意設計坊、電商直播基地、產地品牌創新工場等,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行銷場景。
(三)創新新媒體品牌宣傳模式。打造“吉字號”線上行銷推廣平台,加大與新零售平台、電商平台、供應鏈平台對接,全面拓展“吉字號”線上銷售渠道。創建“吉字號”品牌抖音號和國內買手社媒矩陣,招募民間品牌推薦師,開展農民手機套用技能培訓,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社媒渠道進行品牌行銷宣傳,培養忠實消費者群體。
(四)打造標誌性品牌宣傳載體。策劃“吉字號”品牌系列專題宣傳活動,講好“吉字號”品牌故事。辦好“1.8消費節”“9.8消費節”和“7.16吉林糧食品牌日”,進一步豐富東北亞博覽會、汽博會、農博會、雪博會、“中國品牌日”吉林館、航空展等活動“吉字號”品牌內容和元素。依託吉林省廣告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吉字號”推廣展示中心和品牌展銷研發生產基地,建立網紅選品和培訓基地,打造網紅街區、產品街區、電商街區,形成全省品牌集聚實體街區和新生活、新消費、新業態示範引領的新地標。
六、組織保障
(一)健全統籌推進機制。建立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協調運轉、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省市場監管廳作為牽頭部門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年度制定行動計畫,各市(州)、縣(市)政府細化落實舉措,形成措施方案。積極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的作用,組建“吉字號”品牌推介聯盟和發展智庫,帶動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共同參與。委託權威品牌研究機構,開展“吉字號”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評價,定期發布品牌發展報告。
(二)建立政策保障機制。加大品牌創建工作財政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品牌建設。支持組織和個人爭創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中華老字號、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省政府質量獎。各地可根據實際,出台扶持政策,落實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吉字號”經營主體開展境外商標註冊、廣告、展覽等活動。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融資。
(三)完善服務保護機制。加快推進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研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強化品牌建設質量技術支撐。引進品牌建設專業機構團隊,建立三方主導的多元化服務體系,為“吉字號”生產企業提供品牌運營、質量管理、產品檢驗檢測等專業化服務。完善品牌保護執法協作機制和品牌維權與爭端解決機制,支持品牌產品申請專利保護,依法依規打擊品牌仿冒、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省市場監管廳
省發改委
省工信廳
省財政廳
省農業農村廳
省商務廳
省文旅廳
省國資委
省糧儲局
省林草局
省能源局
省畜牧局
省供銷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