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為做好製造業穩預期、穩信心、穩投資、穩增長工作,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 文號:發改產業〔2016〕1055號
通知,全文,
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為做好製造業穩預期、穩信心、穩投資、穩增長工作,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經國務院同意,現正式發布有關事項通知。
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發改產業〔2016〕1055號
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中央企業):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為做好製造業穩預期、穩信心、穩投資、穩增長工作,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考慮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工業化進程,顯著增強了綜合國力。但是,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生產方式比較粗放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轉型升級任務十分艱巨,迫切需要組織實施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國製造2025》,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創新組織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著力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推動製造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重大工程包實施周期為3年(2016-2018年)。
二、重大工程實施安排
(一)主要任務
通過實施重大工程包,力爭通過3年努力,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以上,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5%左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工業新產品產值率明顯提升,先進產能比重、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潔生產和企業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二)實施方式
進一步創新項目組織和財政資金支持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建設,充分發揮行業骨幹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單位的優勢,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特點,分別依託產業聯盟、企業聯合體、行業骨幹企業組織實施。對具有較強外部性、公益性的項目,採用直接投資或投資補助等政策性方式支持;對具有營利性、競爭性的項目,利用專項建設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注資等市場化方式支持。
(三)重大工程
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和《中國製造2025》,聚焦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組織實施10大重點工程。
1.智慧型化改造工程
(1)數位化車間建設工程。基於安全可控關鍵技術裝備,集成套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工藝規劃等仿真技術,建立數據採集分析系統和製造執行系統(MES),提升研發製造全過程數位化管理水平。
(2)智慧型工廠示範工程。利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技術在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套用,建立製造資源協同管理平台,實現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慧型最佳化。
(3)驗證體驗中心建設工程。依託系統設計集成企業,聯合製造、軟體、網際網路等企業建立協作機制,圍繞設計製造全過程建立智慧型製造技術驗證體驗中心,完善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等技術驗證體驗環境,促進智慧型化系統的推廣與普及。建設信息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平台,推進基礎共性標準、關鍵共性技術及行業解決方案的開發套用。
(4)感測器及儀器儀表智慧型化升級工程。重點發展流程工業用溫度、壓力、流量、物位以及成分分析等高端感測器、變送器、智慧型儀器儀表和控制系統,離散工業用磁、光、電以及多參數複合感測器和質量檢測系統。加快開發生產經營與製造資源數位化管控平台,並開展示範套用。著力突破科學儀器的微型化、穩定性、可靠性瓶頸,提升科學儀器質量和水平。
2.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1)重點領域升級工程。圍繞新興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重點裝備與重大工程需求,著力突破國防和社會經濟安全的瓶頸制約,遴選一批標誌性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作為升級突破點。
(2)重點產品示範套用工程。根據整機、主機升級改造需求,制定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研發生產計畫,形成上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體化組織新模式;開展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的首批次或跨領域套用,提高整機、主機自主化率。
(3)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建設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依託現有技術基礎服務機構,培育和建設一批質量可靠性試驗驗證、計量檢測、標準檢驗與檢測、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產業信息、智慧財產權等基礎支撐和公共服務平台。
(4)“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工程。完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實施重點領域“一攬子”突破行動及重點產品“一條龍”套用計畫,重點扶持一批專注於細分領域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專精特優企業,培育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隱形冠軍”。
(5)軍民融合發展工程。調動軍民各方面資源,開展聯合攻關,破解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制約瓶頸。建設軍民結合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軍民技術相互有效利用,加快軍民結合產業化發展。
3.綠色製造推廣工程
(1)生產過程清潔化工程。發展節能環保綠色裝備,採用先進適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開展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等行業升級改造,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氨氮等污染物。推動有色金屬、化工、製漿造紙、皮革、鉛酸蓄電池、發酵、印染、電鍍等行業生產過程清潔化工藝技術改造,削減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物等非常規污染物。
(2)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工程。實施高耗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提升工業鍋爐(窯爐)、電機(水泵、風機、空壓機)系統、變壓器等通用設備運行能效。深入推進流程工業系統節能改造,推廣原料最佳化、能源梯級利用、可循環、流程再造等系統最佳化工藝技術,普及中低品位餘熱余壓發電、製冷、供熱及循環利用。
(3)水資源利用高效化工程。採用水系統平衡最佳化整體解決方案等節水技術,對化工、鋼鐵、造紙、印染、食品、醫藥等行業實施改造。採用電吸附、膜處理、海水淡化等技術,利用好城市中水、礦井水、高濃度鹽水、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
(4)基礎製造工藝綠色化工程。加快套用清潔鑄造、鍛壓、焊接、表面處理、切削等加工工藝,推動傳統基礎製造工藝綠色化發展,降低能耗,節約原輔材料,減少廢棄物排放。重點開發生物轉化、高產低耗菌種、高效提取純化等清潔生產技術,加強發酵類大宗原料藥污染防治。採用基因工程、手性合成、酶促合成、生物轉化等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原料藥傳統生產工藝。
(5)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推廣套用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強化低品位難處理礦產資源、冶煉渣及塵泥、化工廢渣、尾礦、煤電固廢等綜合利用。加快再生資源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提高廢舊材料、廢舊機電產品等資源利用率。
(6)產業綠色協同發展工程。加強煤電、冶金、化工、建材等流程工業間的橫向耦合生態連結,促進行業融合;推進工業餘熱用於城鎮供暖製冷、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污泥和飛灰等,促進產城融合;利用工業餘熱發展設施農業、生態旅遊業,推進工業適用生物質能示範項目,促進產業融合。
4.高端裝備發展工程
(1)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工程。重點開展半潛式鑽井平台、鑽井船、海洋調查船、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裝備的系列化設計研發,著力攻克關鍵技術,加強技術標準制定;開發立柱式平台、張力腿平台等裝備,逐步提升研發設計建造能力。著力推進綠色智慧型運輸船舶、高技術船舶、高端海洋工程裝備示範套用,提升骨幹船廠智慧型製造水平。重點發展船用動力、通訊導航以及鑽井、動力定位、單點系泊、自動化控制、水下生產等系統,提升重大產品研發及試驗檢測能力。
(2)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重點開展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整車技術平台和檢驗驗證能力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列車網路控制系統、牽引傳動系統、施工專業裝備等關鍵部件研製及工程化套用。
(3)機器人提升工程。利用感知識別、環境建模、人工智慧、人機協作等技術對機器人整機產品進行集成改造,提升機器人任務重構、偏差自適應調整的能力,滿足柔性製造、生活服務等非結構化環境套用需求。
(4)高性能醫療器械工程。推動高端彩色超聲、數位化X射線機(DR)、核醫學影像設備PET-CT及PET-MRI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及關鍵零部件,高通量基因檢測儀、全自動生化檢測設備、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等體外診斷儀器與設備,以及新型藥物冠脈支架、介入心臟瓣膜、新型骨科植入物等植介入產品產業化。建設高性能醫療器械套用示範中心,以及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示範中心和公共服務平台,培育高端自主品牌。
(5)高檔數控工具機工程。重點發展高速、精密、智慧型、複合、多軸聯動的高檔數控工具機,突破高檔數控裝置、高性能功能部件瓶頸制約,加強套用技術研究,推進高檔數控工具機在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的示範套用。
(6)現代農機裝備工程。重點發展大馬力動力換擋拖拉機、大餵入量穀物聯合收割機等糧食作物裝備,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播種、收穫和田間管理機械,突破先進農用發動機、驅動橋、變速箱等關鍵部件瓶頸制約,提升農機行業和骨幹企業研發試驗檢測能力。
(7)先進化工成套裝備工程。支持芳烴聯合生產裝置,加壓、連續熱解和煤焦油分離技術裝備,水煤漿氣化、固定床加壓氣化和熔渣氣化等技術裝備,大型低溫甲醇洗、低壓甲醇合成、甲烷化反應器等技術裝備,密閉式循環冷卻系統、廢水製漿等技術裝備生產套用。
(8)新材料專用裝備自主化工程。組織新材料裝備生產企業與材料生產企業開展聯合攻關,重點發展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人工晶體及器件等四大類材料加工製備,提升核心裝備配套保障能力。
(9)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程。重點開發節能環保發動機、高效動力傳動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系統、插電式深度混合動力系統、高性能純電驅動系統,推動新能源汽車車身和結構輕量化、先進動力電池及系統集成等。
(10)輕紡高端裝備製造工程。重點發展大型高效製漿造紙機械、智慧型化塑膠加工機械、智慧型化縫製機械、液態食品高速灌裝設備、綠色高效洗滌裝備、多工位高精度筆頭加工裝備、生物基纖維生產裝備、高效智慧型型紡織裝備、高速智慧型型非織造布裝備製造等。
5.關鍵新材料發展工程
(1)先進金屬材料發展工程。鋼鐵材料重點發展汽車用超高強鋼,超超臨界火電用鋼,高端裝備製造用模具鋼,高性能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鋼,第三代核電關鍵裝備用鋼,高鐵用大型高速齒輪鋼、車輛輪對用鋼,超高強大規格不鏽鋼棒材,高端取向矽鋼等產品。有色金屬材料重點發展大規格7000系鋁合金加工材,大卷重鈦帶與高品質卷焊管,大規格高耐蝕鈦合金管材,飛機發動機渦輪盤材料、飛機剎車系統模鍛件,高性能高溫合金棒材,高性能耐蝕銅管,超高純稀有金屬材料,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產品。
(2)先進有機材料發展工程。重點推動聚碳酸酯、己二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烯-1等高性能樹脂,異戊橡膠及單體、丙烯酸酯橡膠、聚酯型熱塑性彈性體等特種橡膠,光學級聚酯膜等功能性膜材料,高純試劑等高端專用化學品,表面活性劑,生物基材料等產業化。
(3)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發展工程。重點發展結構功能一體化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耐燒蝕絕熱保溫材料,精細陶瓷粉體及高性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玻璃基板、石英玻璃、光纖預製棒等玻璃材料。
(4)先進複合材料發展工程。重點發展自修復、快速修補水泥基材料,海水伴養混凝土材料和極端環境用水泥基材料,纖維增強陶瓷基複合材料,高性能玻璃纖維、碳化矽纖維、芳綸、T800級碳纖維及其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無石棉複合密封摩擦材料,產業用紡織材料、紙基新材料等。
(5)前沿材料發展工程。圍繞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慧型技術等融合趨勢,重點發展3D列印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前沿材料,加快創新成果轉化與典型套用。
(6)新材料支撐能力建設工程。建設國家新材料性能測試評價中心、材料基因技術研究平台等,加快建立產業共性技術支撐體系。
6.航天航空能力建設工程
(1)重大支線飛機關鍵能力提升工程。以提升ARJ-21和“新舟”系列重大國產支線飛機研製水平和競爭力為目標,重點圍繞試驗驗證和客戶服務等關鍵環節,開展智慧型部裝/總裝生產線、批生產條件建設、鐵鳥試驗台架、綜合航電模擬試驗平台、駕駛艙模擬平台、全球客戶服務體系、飛行模擬機、維修設施等設施建設和更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2)先進通用飛機能力建設工程。瞄準市場需求旺盛產品的升級換代,重點推動運-12、AG600、AG300、小鷹500、直-15、AC313等一批通用飛機重點型號及發動機和綜合航電、機電系統研製、試驗驗證和客戶服務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協同設計、航空螺旋槳研發、航電/鐵鳥試驗室、水上飛機試飛、傳動系統地面聯合試驗等設施平台,加強批生產條件和全球客服及培訓網路建設等。
(3)民用飛機產業化發展能力提升工程。圍繞航空企業國際合作的提質增效,重點開展A350、A330、B737、B747-8、C系列及民用發動機和機載系統、生產線合作、大部件、結構件和分系統轉包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複合材料、機載系統等研發平台;建立和完善製造創新中心,加強有關產品預生產工藝製造和驗證設備配置,最佳化產品工藝驗證體系等,提高自主發展和配套水平。
(4)導航基準站升級改造工程。開展導航定位基準站的升級改造,推動政府涉及精密定位套用的基準站逐步過渡到北斗或北斗兼容系統,採用基於國產核心晶片的接收機和國產軟體系統,並針對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數據存儲、信息傳輸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實施安全防護改造,保障國家地理信息安全。
(5)商業航天產品發展工程。重點發展商業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及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線,大幅提高商業航天的生產製造能力,促進航天產業的市場化。重點推動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地面系統的生產研製,突破大型遙感接收天線、移動通信地面天線和國產數據處理軟體的製造瓶頸,促進航天產業市場化、規模化發展。
(6)衛星套用創新支撐平台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空間基礎設施衛星數據資源,構建衛星綜合套用體系和衛星數據產品生產線,形成支撐多層次套用的空間信息服務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套用服務中心網路體系。基於衛星遙感、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以及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典型行業、典型區域及國際化綜合套用示範,加強跨領域資源共享與信息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衛星套用產業可持續發展。
7.電子信息升級工程
(1)積體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工程。重點發展12英寸先進制造代工生產線和12英寸存儲晶片生產線,大幅提升製造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製造工藝和化合物半導體器件,重點支持12英寸、8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以及6英寸、8英寸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生產線。提升積體電路設計業規模和水平,增加有效供給;配套發展封測業、關鍵裝備和材料,完善產業鏈和生態鏈。
(2)新型平板顯示工程。重點發展低溫多晶矽(LTPS)、氧化物(Oxide)、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AMOLED)等新一代顯示量產技術,建設高世代生產線;發展玻璃基板、增亮膜、光刻膠、OLED蒸鍍工藝單元設備部件、蒸鍍設備自動化移載系統等關鍵材料和設備領域,增強自主配套能力;推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開發和產業化示範;布局量子點、柔性顯示等前瞻技術領域。
(3)智慧型硬體工程。推動面向醫療健康、生產製造、汽車駕駛、信息消費等多種需求的新型智慧型硬體產品產業化,發展智慧型家居、數位電視、虛擬現實、智慧型終端、可穿戴設備、無人駕駛汽車等產品。
(4)信息與網路設備工程。推進核心信息網路設備的產業化,發展高性能路由器和交換機、高端伺服器、海量信息存儲、SDN設備、雲計算數據中心設備以及關鍵配套部件等。加快網際網路(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護產品發展。
(5)電子基礎產品工程。推動光纖預製棒、超低損耗光纖、高壓直流繼電器、寬頻網路核心光電子晶片與器件等產品產業化;發展超小型片式元件、柔性印製電路板等產品,提高核心元器件保障能力;突破CMOS和MEMS感測器、智慧型光電感測器等瓶頸制約,提升智慧型化複合型高端感測器技術水平;加快新型汽車電子、電力電子等產品產業化進程;配套發展關鍵材料、電子裝備、測試儀器,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6)軟體及信息服務創新工程(含物聯網、雲計算)。推動工業作業系統、中間件、資料庫、研發設計軟體、管理軟體、工業控制軟體及行業解決方案的產業化及套用;開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基礎平台和重點行業雲套用服務能力建設,以及雲計算關鍵產品產業化;發展物聯網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技術集成套用服務,建設物聯網試點區域的重大套用示範工程項目,面向重點行業開展大數據套用示範。
(7)信息領域骨幹企業培育工程。圍繞通信與網路、數字家電、新一代移動通信、高端伺服器等重點領域,組織10家骨幹企業自主選擇未來3-5年內重點發展的方向(項目),瞄準關鍵領域,加大技術研發攻關力度,加強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提升內生增長動力,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8.質量和品牌提升工程
(1)消費品品種豐富工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企業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要。加快家電、家具、製鞋、五金、紡織、食品等領域生產線智慧型化改造,適應市場多樣化需求。依託有實力的企業,針對工業消費品市場熱點,加快研發、設計和製造,及時推出一批新產品。
(2)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開展戰略性新材料與藥品的研發、生產和套用示範,提高新材料和藥品質量,增強自給保障能力。開展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試驗和製造,提高產品性能和穩定性。加快推動質量線上監測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建設,開展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提高產品質量。瞄準國際標桿企業,最佳化工藝流程,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儘快推出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
(3)品牌創建基礎建設工程。推進產品設計創新中心建設,提高產品設計能力。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制約瓶頸,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加強品牌企業智慧型倉儲系統建設,提高倉儲物流配送系統效率,滿足市場及品牌發展需求。完善重點企業大數據平台,增強品牌創建支撐能力。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品牌企業行銷網路建設,擴大市場覆蓋面,提高企業影響力。
9.服務型製造轉型工程
(1)工業雲服務提升工程。深化眾包設計、雲設計、協同設計等新型模式在企業的套用,聚焦設計環節,加強創新設計,推廣個性化定製化服務。建立製造業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信息和製造資源共享的工業雲服務平台,推動網路化協同製造。
(2)網路化協同製造工程。推動基於網際網路的企業間研發設計、客戶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和行銷服務等系統的橫向集成,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設計、製造、商務和資源協同,實現產品開發的深度協同和市場需求的快速回響。
(3)製造業服務化增值工程。推動製造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實時線上服務平台,開展遠程終端設備數據信息實時回傳、監控中心大數據智慧型分析,提升故障預警、遠程維護、質量診斷、遠程過程最佳化等線上服務功能。建立面向客戶的全天候實時線上智慧型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動態升級和實時信息互動。
10.重大產業基地建設工程
(1)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工程。重點建設上海漕涇、廣東惠州、寧波鎮海(舟山)、大連長興島(西中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福建古雷等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煉化一體化、乙烯、芳烴(對二甲苯)項目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高端化工新材料供給能力,促進石化產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
(2)化工園區(基地)建設工程。加快省級及以上化工園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基地)產業承接能力,推動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加快蒙西、蒙東、準東、伊犁、榆林、寧東、晉北等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前期工作,有序建設煤制烯烴、芳烴(對二甲苯)、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示範工程。
(3)鋼鐵基地建設工程。結合城市鋼廠環保搬遷,進一步最佳化鋼鐵產業布局,在減量置換前提下,加快推進沿海重大精品鋼鐵基地建設。重點發展重大技術裝備、重大工程所需的高端鋼材產品。
(4)船舶基地提升工程。結合城市船廠搬遷改造,調整提升環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地區三大造船基地,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
(5)產業轉移承接工程。推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建材、家電、紡織等行業向“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轉移,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提升轉移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加快園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產業承接能力,建設一批產業特色和優勢突出、產業鏈協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的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三、工作要求
根據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建設需要,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建立促進制造業升級改造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體系,營造良好氛圍,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實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樹立“政府買國貨”的理念,通過政府首購、訂購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國內創新產品。切實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以及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和關鍵零部件保險補償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快設備更新。
(二)強化技術標準引領
完善工業技術標準體系,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工業產品安全、能效、環保和可靠性達標等改造行動,健全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激勵機制。儘快修訂建築標準,擴大優質鋼材、鋁材消費。發揮強制性能效標準作用,加快推廣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研發系統。
(三)最佳化政府投資方式
加大國家資金支持力度,擴大專項建設基金支持規模,轉變資金使用方式,採取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升級。針對不同領域、採取不同模式,統籌採用補助、貼息、獎勵、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地方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升級。
(四)創新金融支持政策
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激勵機制,充分利用股權質押、智慧財產權質押、排污權質押、信用放款等創新產品,為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銀行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採取上市融資、債券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等方式募集資金。
(五)完善投資項目管理
圍繞製造業升級改造的要求,加強導向指引,利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建立項目儲備和滾動計畫,積極引導社會資金、資源等要素的投向。統籌協調企業投資項目並聯審批事項,簡化前期手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研究推廣對不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的技術改造升級項目實行承諾備案管理制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6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