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研究》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陳孝紅,程龍,王傳尚,張保民,汪嘯風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 主要完成人:陳孝紅,程龍,王傳尚,張保民,汪嘯風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40056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2-45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研究》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陳孝紅,程龍,王傳尚,張保民,汪嘯風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研究》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陳孝紅,程龍,王傳尚,張保民,汪嘯風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系“關嶺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
《關嶺生物群特徵及環境演化》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汪嘯風,陳孝紅,王傳尚,程龍,陳輝明,陳立德,徐光洪,孟繁松,曾慶鑾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 面對關嶺生物群中龍化石被農民發現後,滿山是...
Osteocrinus)系首次在我國發現和報導。通過生物、層序、化學地層和構造古地理的綜合研究,指出含關嶺生物群的黑色泥岩和頁岩(即小凹組下段)是滯流和缺氧的沉積環境;建立了"龍化石博物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嶺生物群主要生活于海底缺氧或富硫化氫的陸棚盆地環境,其表層水溫大約在35℃。生物門類 關嶺古生物化石主要包括魚龍、鰭龍、楯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也有海百合、菊石、雙殼、牙形石、鸚鵡螺、腕足動物,此外還有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在所...
主要包括:區域地質背景、關嶺生物群簡要介紹、利用岩石宏(微)觀特徵探討關嶺生物群生活環境、岩石地球化學元素提供的環境信息、岩石和化石同位素特徵提供的環境信息和關嶺生物群生態環境演化。 2、主要技術指標。將地質和地球化學方法結合,...
關嶺化石群是全球晚三疊世獨一無二的化石庫,對於研究晚三疊世的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海洋學、古地層學和古埋藏學,特別是海生爬行動物的分類、演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關嶺化石群不僅科研意義重大,而且還有很高的觀賞性和...
《關嶺生物群-探索兩億年前海洋生物世界奧秘的視窗》是2004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嘯風等。內容簡介 被譽為世界上罕見化石庫的關嶺生物群,是繼澄江生物群和熱河生物群之後,在我國古生物調查研究中的又一重大發現。它是一個...
研究團隊 古脊椎動物學研究團隊是依託於臨沂大學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和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鳥類起源與環境演變重點實驗室成立的;該團隊主要立足於熱河生物群等早期古脊椎動物,圍繞鳥類等脊椎動物類群、特定器官或系統的起源及早期演化等一系列...
2012年6月,項目組提交了成果報告。該報告對測區內岩石地層、生物地層、層序地層與沉積相、岩石、遙感解譯、構造背景、構造單元特徵、地質發展史、羅平生物群綜合研究、礦產地質特徵、經濟地質和生態環境等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描述與總結。羅...
羅平生物群處於二疊紀末期生物大絕滅之後,對探討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古海洋動物地理區系以及重塑當時的古環境均意義重大。從地質史的角度來看,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變,生物經歷過五次自然大滅絕。 分別是:奧陶紀-志留紀之交大滅絕;晚...
6 教育部重點項目2001-006,“關嶺動物群的生物群面貌、演化、群落古生態學、古環境和年代學綜合研究”,2001.1-2003.12,9萬 7 中央財政專項-教育部“大學數字博物館”,“北京大學地質數字博物館”,2001.7-2003.7,160萬 8 ...
18世紀中期,法國的一些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調查了巴黎盆地的大量化石和地層,他們以特殊的沉積岩和生物化石劃分了反映地理環境的海濱相帶和深海相帶的界線,對巴黎盆地地層層序作了系統研究。後來,又有學者系統研究了維拉雷山脈的地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