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節慶》是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養民、王小蘭。
基本介紹
- 書名:關中節慶
- 作者:韓養民、王小蘭
-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0563763
《關中節慶》是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養民、王小蘭。
《關中節慶》是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養民、王小蘭。內容簡介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中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和生活中逐漸積澱形成了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萬千民俗,在神州大地展開了一幅五彩繽紛的風情畫...
文化意義 關中忙罷藝術節作為西安市鄠邑區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IP,藉助農業文明傳統民間節慶,將鄉土變為藝術空間,將田野化為展演現場,用藝術激活忙罷節慶傳統,將傳統鄉村的生活方式、價值認同、規範秩序,與現代城市文明的創新文化、生活美學相結合,共同構築城鄉文化相互成就的有機關係,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第一節 關中剪紙 第二節 鳳翔木版年畫、泥塑與寶雞馬勺臉譜 第三節 關中陶瓷、造紙與面花技藝 第十章 關中民俗活動與武術 第一節 關中民俗活動 第二節 陝西紅拳 後記 作者簡介 傅功振,男,1949年生,陝西長安人,中共黨員。1976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陝西省節慶文化促進會...
《關中回族民俗》約18萬字,介紹了關中回族的歷史變遷,對關中回族的宗教信仰習俗、人生禮儀習俗、禁忌習俗、節慶習俗、遊藝習俗等進行了客觀描述和研究,同時還研究了西北各地的關中回族民俗和清代關中回族民俗的活化石中亞東乾習俗,並配以60餘張珍貴的彩色照片,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資料性和可讀性,填補了民俗學研究的...
這種喜慶活動,關中稱“耍社火”,陝北叫“鬧秧歌”、“鬧紅火”,而陝南則稱“鬧玩意兒”、“耍故事”。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華,是高難藝術芯子,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狀各異的拇指粗的鋼筋,約兩米高,用色紙在上根指形態做出各種造型的東西,如棉花、果樹...
2023年8月18日,關中平原城市群市長聯席會議在西安舉辦,關中平原各城市在會上正式成立關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遊合作聯盟。建設目標 一是共同推動關中文化傳承創新,共同塑造關中文化旅遊品牌形象,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互惠,持續拓寬聯盟各城市間文化旅遊部門的交流合作。二是以品牌節慶活動、文化旅遊展會...
節日的形成和演變 節日的意義 詩情畫意盎然 巫術是節日的盛典 二十四節氣與節日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第二章 春節的來龍去脈 天子祖乙首創說 學者眼中的來歷 關中春節來歷說 福建春節來歷說 乞討老人與春節 又一版本“年”傳說 邯鄲春節來歷說 現當代春節演變 第三章 除夕的儀式講究 除夕的演變 祈年巫術習俗 貼...
節日風俗的由來 節日風俗的特徵 風俗“形態”的探討 繼承與批判 長安古俗的發展與環境意識 長安“十大怪”解讀 中國各民族主要傳統節日 中國各族人民傳統節日表 二、歲時節令 曆書與曆法 中國曆法的演變 年·戴·歲·祀 乾支紀年 四季的劃分 “季”與“月”的別稱 關中十二個月 時辰與更次 三、物候節氣 二十...
具象化與實用性:嘉善縣陶莊鎮二十四節氣調查 節日文化的空間特點及其重建意義探討 ——基於天津天后宮年俗儀式活動的調查 敘事和共情:非遺“社火”的娛人機制 ——基於河北省承德市張灣的田野考察 空間轉換與變遷中的清明祭祖儀式 ——基於浙江省嘉興市廣陳鎮山塘村的調研 關中鄉村節慶民俗媒介傳播特徵探析 ...
首屆陝西省端午民俗文化藝術節,2015年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舉辦的文化藝術節。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遺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示傳統民俗節慶的內涵魅力,2015年端午節期間(5月31日—6月2日),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廳、陝西省旅遊局、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關中民俗...
節慶特色 中國湖北隨州烈山炎帝神農節 節慶特色:紀念華夏始祖的生辰在這一天 , 世界各地的烈山宗親會等海外華人組織 , 都要組團前來參加節慶替典活動。節慶地點:隨州市各地節慶時間:農曆四月二十六日 烈山,古老而崇敬的名字,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閃爍著絢麗的光彩。華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起源於隨州烈山(厲山)。炎...
國家旅遊局對外宣布:桃花節為“99中國生態旅遊大節慶活動之一”。2001年8月,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桃花節為國際桃花節。為此,龍泉連續舉辦了15屆的區域性盛會走出盆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截止2007年,桃花節共舉辦了21屆。同窗聚會 “龍泉水蜜桃種植第一人”晉希天1942年春在山泉鎮自栽的桃樹下與同窗好友品茗賞花...
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中國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
以文化廣場為中心,通過道具場景的設定,再現陝西關中農家各種節慶場面和古老傳承的童真遊戲,並為高陵曲子、洞簫、芯子等高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一個平台。慢城慢鎮閒步區 建設古仁村堡歷史文化街,定格歷史畫面在清末民國左右,設慢城慢鎮蝸牛標誌,機動車禁行,不做任何現代商業;歷史文化街以經營傳統民俗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