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2年7月,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正式成立。
2008年12月19日,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對外試營業。
場館布局
綜述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占地面積493.88畝、規劃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有40處遷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覽館、展廊、名人院、文物庫房、驛館、店鋪、茶樓、賓館、研究中心、會議廳、人工湖、廣場、園林景觀等。截至2019年末,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陳列展覽28個。
基本陳列
《民俗文化展覽區》:為大型展覽館和展示長廊,主要陳列周秦漢唐以來的歷史石雕藝術品、民間工藝品、民俗遺物、名人字畫以展示關中民俗文化的藝術魅力。
《古鎮遊覽區》:主要選擇現存於關中各地具有代表性的40院明清古民居,以及縣衙、店鋪、戲樓、畫舫等古建築,進行原樣遷建,形成古民居一條街。
《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區》:主要集中演示老腔、皮影、線戲、剪紙等地方戲曲和特色藝術,展示油坊、造紙、陶器製作等民間工藝,並供人們參觀互動。
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是為保護、研究、開發民俗文化和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搭建平台。
建築特色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突出明、清園林建築風格。
館藏文物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藏品來源為搶救性徵集、收購、捐贈等。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藏品年代悠遠,上自周、秦、漢、唐,下及宋、元、明、清,分為四個系列十個類別。藏品類別主要為歷代石雕、磚雕、木雕及生產、生活遺物和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地方戲曲、民間故事、工藝作坊、禮俗鄉規等共33600餘件(套),上自周、秦、漢、唐,下及宋、元、明、清,分為四個系列十個類別;徵集明、清瀕臨消失的40院近千間古民居,其中已恢復建成古民居12院,戲樓、門樓13485平方米,移栽古樹、成樹1500餘棵,另外還移栽、培育各種觀賞、綠化樹木8000餘棵。截至2019年末,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有藏品數量17936餘件/套。
石雕——拴馬樁 作為西北民俗的標誌物,又稱望樁、祥樁,也叫石樁。 | |
| |
| |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由於博物院建院是自籌資金,在管理運行、保護文物當中顯得比較有限。大量(約兩萬餘件)石雕、石刻藏品堆放露天,長期經受風吹雨淋,造成許多內涵極深的歷史遺物石雕作品即將風化損壞,亟需科學地保管與保護。
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主辦出版了《西部民俗》雜誌;成功舉辦了“首屆關中民俗藝術研討會”,包括有多位兩院院士參加的“搶救保護關中民俗文化遺產專家研討會”;編輯出版了33萬字的《關中民俗藝術論集》;合作出版了《石上逍遙—拴馬樁的雕刻藝術》;發表了《搶救文化遺產重在民間遺物保護》《珍藏歷史,把根留住》《地上兵馬俑,西安圓明園》《文化強省強國戰略與華夏根脈、重要半圓、世界新景》等論文;所編輯的《灝文堂書畫典藏》1—10卷《中華民俗文化典藏》1—8卷,正在整理出版。
宣傳活動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開展了“華裔青少年漢唐之旅”“國學好少年”“探訪關中民俗 感受三秦文化”“走進關中文化 釋放鄉土情懷”“漢唐遠行 古道新風”等20多項主題教育活動,接待了國內外3000多所學校、60餘萬名中小學生研學參觀。
重要活動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院長王勇超在渭北一帶考察明清古民居的過程中,發現有大量石雕及其它藝術品散落於農戶、田頭,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及外省文物販子的收購,正日益流散、遭受損毀、瀕臨滅失,王勇超先後組織30多人,分六支隊伍,走村串戶,地毯式普查,開展了搶救保護性的徵集。累計出動3000餘人次,行程數十萬千米。同時收集整理了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收集,從不同側面,集中、全面地反映了關中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勞作、生活、藝術、審美、習俗、風情等,是歷史的原物原貌,為子孫後代保留了足以證明我們祖先輝煌歷史的實物與活物,是西北地區十餘個世紀以來,多民族文化創造與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先後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部委和各省市領導同志150多人次參觀調研,特別是江澤民、劉雲山、劉延東、趙樂際等領導同志視察後,對博物院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提出了重要指導意見。博物院還接待了一批專家學者、文化名人、新聞媒體等重要參訪團,以及大、中、小學生團體的研學旅行活動。
所獲榮譽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先後被列為“陝西省民間藝術保護工作先進單位”、“陝西省民間文化保護示範單位”、被部分高校設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被社科院命名為“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2011年,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4月13日,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2020年11月,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2021年9月18日,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關中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保護單位。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民營博物院。
經費來源:自籌。
機構設定:下設辦公室、經營部、宣教部、保管部、財務部、基建維修部、安保部7個部門。
人員編制、組成:博物館在編人員26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6人。
觀眾接待:年平均接待觀眾5萬人次。
參觀信息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五台鎮南五台山路1號。坐落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地帶和隋唐佛教聖地南五台山腳下,東接翠華山,南擁五台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
夏季9:00一17:30冬季9:30—17:00
120元/人
乘車線路:
捷運2號線韋曲南站B出口換乘338路或730路公交,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站下車即到。
215、229、323路公交到“長安汽車站”換乘730路公交,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站下車即到。
大雁塔北廣場乘坐環山旅遊公交2號線到“五台北門”站,向南步行800米到達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從和平門—大雁塔—曲江高速收費站—包茂高速—太乙宮收費站,約2千米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自駕車:
從朱雀大街—明德門—子午大道—環山公路,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從南門—長安路—長安大道,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暫停開放
2022年7月6日,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暫停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