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馬尾杉

閩浙馬尾杉

閩浙馬尾杉,中型附生蕨類,莖簇生,成熟枝直立或略下垂,葉螺旋狀排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閩浙馬尾杉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石松綱
  • :石松目
  • :石杉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異名,

形態特徵

中型附生蕨類。莖簇生,成熟枝直立或略下垂,1至多回二叉分枝,長17-33厘 米,枝連葉中部寬1.5-2.0厘米。葉螺旋狀排列。營養葉披針形,疏生,長1.1-1.5 厘米,寬1.5-2.5毫米,基部楔形,下延,無柄,有光澤,頂端尖銳,中脈不顯,草 質,全緣。孢子囊穗比不育部分細瘦,頂生。孢子葉披針形,長8-13毫米,寬約 0.8 毫米,基部楔形,先端尖,中脈不顯,全緣。孢子囊生在孢子葉腋,腎形,2瓣開裂, 黃色。
本種與相近種Ph. petiolatus(C. B. Clarke)H. S. Kung et L. B. Zhang的區別是,本種葉片披針形(不為橢圓狀披針形),無柄。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700-1600米的林下石壁、樹幹或土生。

分布範圍

我國特有種,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 慶。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 名】:閩浙馬尾杉【來 源】:為石杉科植物閩浙馬尾杉的全草。
閩浙馬尾杉
【功 效】:清熱燥濕、退熱消炎。
【主 治】:治療泄瀉、頭痛、高熱、咳嗽。
【性味歸經】:苦、寒。入肺、大腸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12克,水煎服。
【別 名】:青絲龍、陽痧草、陰痧草、曬不死、地松杉(湖南藥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拉丁名】:phlegmariurus
【考 證】:始載於《雲南植物研究》。

異名

種 學 名:Phlegmariurus mingchegensis (Ching) Ching
同物異名:Lycopodium minchegense; Ph.mingcheensis; Huperzia mingcheensi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