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老區志(1919-2006)》是寧德市老區辦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東老區志(1919-2006)
- 作者:寧德市老區辦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郎華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閩柬老區志》以焉列主羲、毛澤柬思想和“三佃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餮展歡屬指尊,堅持辮證登唯物主羲和歷史唯物主羲歡黠。 二、本志採用地方志體例編寓,以事分類、橫排堅寫,逞用言記、述、志、表、綠等形式編纂,全書共彀八章、三十二節、七十九目。 三、本書本著詳今略古的原刖簡要記述閩柬老區的形成、餮展和歷史地位;較詳細言己述解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合以後.閩柬老區的建設、發展和工作情況。
作品目錄
- 概述
- 大事記
- 第一章 閩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
- 第一節 黨的組織
- 一、閩東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共古田特別支部
- 二、各地黨的早期組織
- 三、中共福安中心縣委
- 四、中共閩東臨時特別委員會
- 五、中共閩東特別委員會
- 六、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
- 七、中共閩東城市工作委員會
- 八、中共閩東地方委員會
- 第二節 蘇維埃政府
- 一、閩東第一個紅色政權——壽寧縣革命委員會
- 二、閩東蘇維埃政府
- 三、閩東軍政委員會
- 第三節 革命武裝
- 一、閩東工農游擊隊
- 二、閩東紅帶總隊
- 三、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
- 四、閩東紅軍游擊縱隊
- 五、中國人民紅軍閩東獨立師
- 六、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3支隊第6團
- 七、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後方寧德留守處
- 八、閩東遊擊大隊
- 九、閩東人民游擊隊
- 第二章 閩東根據地人民的革命鬥爭
- 第一節 早期工農運動
- 一、寧德商界反霸鬥爭
- 二、各地農民抗捐稅鬥爭
- 第二節 農民革命武裝運動
- 一、“五抗”鬥爭
- 二、農民
- 三、游擊區的反“清剿”鬥爭
- 第三節 根據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運動
- 一、反擊國民黨頑固派鬥爭
- 二、抗擊日軍入侵鬥爭
- 三、廣泛開展愛國游擊戰爭
- 第三章 閩東蘇區的各項建設
- 第一節 農業經濟
- 一、分田運動
- 二、農業生產
- 第二節 商貿軍品生產
- 一、商業貿易
- 二、軍品生產
- 第三節 文教衛生
- 一、文化教育
- 二、醫療衛生
- 第四章 閩東蘇區的確認與初期重建
- 第一節 閩東蘇(老)區的確認
- 第二節 老區鄉(鎮)村評定
- 第三節 初期重建
- 一、初期狀況
- 二、房屋修建與安置
- 三、恢復生產
- 四、互助合作
- 第四節 老區救濟與減免
- 第五節“五老”評定及補助
- 一、“五老”評定
- 二、“五老”補助
- 第五章 基礎設施建設
- 第一節 修路建橋
- 一、公路建設
- 二、橋樑建造
- 第二節 水利電力建設
- 一、引(蓄)水工程
- 二、水電站建設
- 三、輸電網站建設
- 第三節 飲水工程
- 一、初期狀況
- 二、農村“水改”工程
- 三、“通水工程”建設
- 第四節 “造福工程”
- 第六章 經濟建設
- 第一節 資金支持
- 一、投放
- 二、使用與管理
- 三、回收
- 第二節 農業開發
- 一、糧食生產
- 二、茶葉生產
- 三、林果業生產
- 四、食用菌生產
- 第三節 養殖業
- 一、牛羊飼養
- 二、豬兔飼養
- 三、家禽飼養
- 四、水產養殖
- 第四節 鄉鎮企業
- 一、改革開放前的發展狀況
- 二、改革開放後的發展狀況
- 第五 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 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 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 三、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 第七章 教科文衛事業發展
- 第一節 教育
- 一、國小教育
- 二、中等教育
- 第二節 科技
- 第三節 文化
- 一、民眾文化
- 二、廣播電影電視
- 第四節 衛生
- 一、農村衛生院所建設
- 二、農村巡回醫療與義診
- 第五節 精神文明建設
- 第八章 老區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一、地(市)、縣老蘇區工作委員會、革命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
- 二、地(市)縣(市、區)老區工作辦公室
- 三、地(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 第二節 慰問與調研
- 一、慰問
- 二、調研
- 第三節 老區會議
- 一、老區工作會議
- 二、老區代表會議
- 第四節 老區工作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
- 一、先進集體
- 二、先進個人
- 附錄
- 編纂始末
- 勘誤表
-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