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民間舞蹈的源流與嬗變》是2019年6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玉玲。
基本介紹
- 書名:閩台民間舞蹈的源流與嬗變
- 作者:鄭玉玲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定價:188 元
- ISBN:9787520147163
- 字數:481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從閩台社會文化的傳播與交融中找尋閩台兩地的文化淵源,又從區域社會的民俗事象觀照民間舞蹈的形態與流變。通過對傳統舞蹈文化的互動融合研究、傳承保護研究,為海峽兩岸舞蹈的傳承創新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以期從舞蹈學領域提高閩台兩地人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綜合考察、全面梳理閩台民間舞蹈的形成過程和流變特徵,探討閩台舞蹈文化關係,為閩台區域文化研究和兩岸文化交流做出舞蹈學領域的積極貢獻。研究成果顯然在一定意義上已超出了一種民間藝術門類的研究而賦予它更具現實意義的內容。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閩台民間舞蹈簡史1
第一節 福建史略及閩南舞蹈的形成和發展1
一 福建的早期開發與古閩越舞蹈文化1
二 西晉至唐宋以來中原漢人入閩與中原舞蹈文化的播植8
三 海絲之路外來舞蹈文化與福建本土文化的融合11
第二節 閩台民間舞蹈的區域文化特質23
一 閩台舞蹈文化的一體多元性特質24
二 閩台舞蹈文化的海洋開放性特質28
三 閩台舞蹈文化的兼容創新性特質30
第三節 閩台文化交流史略及閩台傳統舞蹈的流播32
一 史前的考古遺存—親緣關係33
二 秦漢至明清記載—史緣關係33
三 閩台文化交流—文緣關係36
第二章 閩南民間舞蹈藝術39
第一節 閩南民間舞蹈的類型區劃39
一 閩南民間舞蹈的類型39
二 閩南民間舞蹈流傳地區57
第二節 閩南民間舞蹈的藝術特色59
一 載歌載舞 踏謠戲弄59
二 托物寄情 虛實結合60
三 爭奇較技 即興起舞61
四 舞以象和 和諧寓意61
第三節 閩南民間舞蹈風格特徵與動律特點63
一 閩南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徵63
二 閩南民間舞蹈的動律特點與文化成因68
第三章 閩南民間舞蹈個案73
第一節 和諧強勁、剛柔相濟—大鼓涼傘73
一 “大鼓涼傘”的文化生態印象73
二 “大鼓涼傘”的舞蹈及音樂特徵98
三 “大鼓涼傘”的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演變的啟示117
第二節 遠古神韻、儺舞遺存—大頭尪仔130
一 漳州浦南“大頭尪仔”文化背景130
二 漳州浦南“大頭尪仔”藝術特徵135
三 漳州浦南“大神尪”儺舞的價值體現140
第三節 唐宋遺風、莊重詼諧—竹馬燈145
一 南靖金山新村村“竹馬燈”的文化生態145
二 南靖金山新村村“竹馬燈”的舞蹈特徵149
三 南靖金山新村村“竹馬燈”的研究價值152
第四節 閩海征戰、雄渾多變—藤牌舞153
一 藤牌舞的歷史淵源153
二 藤牌舞的藝術特徵155
三 藤牌舞的文化價值165
第五節 踏火吟唱、咬旗陣式—哪吒鼓樂167
一 漳州哪吒鼓樂儀式表演內容167
二 特殊的迎送儀式“踏旗花”的表演形態分析173
三 漳州哪吒鼓樂儀式表演的特點175
第四章 台灣民間舞蹈文化179
第一節 從台灣傳統舞蹈發展軌跡探尋閩台舞蹈文化關係179
一 台灣少數民族舞蹈與古閩越文化的親緣關係179
二 明清以來以漢族移民為主體的閩台舞蹈文化體系181
三 日據時期閩台同步發展的中斷與民眾對傳統藝術的自覺守護184
四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華經典、民俗傳統並存的舞蹈文化建構185
五 本節結語188
第二節 台灣民間舞蹈的源流與分布189
一 台灣民間舞蹈源流189
二 台灣民間舞蹈區系190
三 台灣福佬系藝陣分布地區190
四 台灣民俗活動與民俗表演藝術191
第三節 台灣福佬系民間藝陣的分類193
一 載歌載舞的陣頭193
二 舞而不歌的陣頭198
三 歌而不舞的陣頭204
四 純樂器的陣頭205
五 化裝遊行的陣頭208
第四節 台灣民間舞蹈的發展規律和文化特徵211
一 台灣民間舞蹈的發展規律211
二 台灣民間舞蹈的文化特徵215
第五章 台灣福佬系民間舞蹈個案219
第一節 儺舞神威、威儀震撼—大神尪仔陣219
一 台灣“大神尪仔陣”的概況219
二 台灣“大神尪仔陣”的藝術特徵225
三 台灣“大神尪仔陣”的文化傳承—多元化的保存與創生232
第二節 狀元遊街、多元陣勢 — 布馬陣236
一 宜蘭“布馬陣”精華236
二 宜蘭“布馬陣”的動律分解240
三 宜蘭“布馬陣”的音樂風格259
四 宜蘭“布馬陣”的文化價值260
第三節 閩南念歌、土俗小戲 — 本地歌仔263
一 台灣“本地歌仔”發展概況264
二 台灣“本地歌仔”的舞蹈特徵268
三 台灣“本地歌仔”的音樂特徵275
四 台灣“本地歌仔”的劇目特色277
第四節 鼓傘閩風、激情跳躍 — 跳鼓陣278
一 以左右擺胯為主的跳躍動律—力與美的結合279
二 以鼓為中心的陣勢花樣—奔放激情呈現280
三 易於操化的規整鑼鼓節奏—明快和諧繚繞282
四 藝術形態特徵蘊含的民俗寓意—審美取向的表達283
第五節 三月“瘋媽祖”—台灣大甲媽祖祭典儀式表演286
一 台灣媽祖信仰之源流考287
二 台灣大甲媽祖祭典繞境進香的十大儀式289
三 台灣大甲媽祖繞境儀式表演的基本概貌295
四 台灣大甲媽祖祭典儀式表演的文化內涵304
第六章 閩台民間舞蹈比較313
第一節 閩台“車鼓”比較313
一 閩台車鼓舞蹈比較分析313
二 從舞蹈特徵看閩台車鼓文化關係321
第二節 閩台“拍胸舞”與“打七響”比較322
一 閩南“拍胸舞”與台灣“打七響”概況322
二 閩南“拍胸舞”與台灣“打七響”的共同特徵324
三 台灣承繼閩南“拍胸舞”的文化淵源327
第三節 閩台“大鼓涼傘”與“跳鼓陣”比較328
一 台灣“跳鼓陣”與閩南“大鼓涼傘”的文化基因特徵328
二 台灣地域人文因素與“跳鼓陣”的舞蹈文化特性335
第七章 閩台民間舞蹈關係339
第一節 閩台民間舞蹈與人文背景339
一 社會環境對閩台民間舞蹈的影響339
二 地域文化對閩台民間舞蹈的影響349
第二節 閩台民間舞蹈的藝術審美特徵360
一 閩台民間舞蹈的審美意象360
二 閩台民間舞蹈的審美情趣364
第三節 閩台“大神尪”儺舞的文化人類學闡釋367
一 “大神尪”儺舞的文化屬性367
二 “大神尪”儺舞的文化價值373
第四節 閩台民間舞蹈當代文化轉型與傳承發展的思考378
一 閩台民間舞蹈傳統與現代並存的當代新形態378
二 閩台舞蹈文化傳統與文化生態系統382
三 閩台民間舞蹈文化的當代傳承途徑385
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下的閩台舞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探索402
結 語415
主要參考文獻419
後 記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