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的招募與培訓大揭秘:諜報魔法師》是2012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金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間諜的招募與培訓大揭秘:諜報魔法師
- 作者:高金虎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6月1日
- 頁數:291 頁
- 定價:39.8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6046626
- 外文名:Top Secrte Action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間諜的招募與培訓大揭秘:諜報魔法師》編輯推薦:在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中,情報的歷史特別悠遠。情報工作的驚險性與傳奇性,一直吸引著千千萬萬的普通讀者,也成為文學和影視作品的長盛不衰的主題。然而,在表達驚心動魄的情報傳奇的同時,影視和文學作品的誇張性描述也使人們對情報的認識出現了很大偏差。情報工作等同於間諜工作嗎?從事情報工作的人都是特務嗎?情報人員能飛檐走壁,能撬保險柜?這樣的認知觀念,無疑影響了人們對隋報工作的正確認識。
《間諜的招募與培訓大揭秘:諜報魔法師》內容簡介: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情報評估辦公室主任謝爾曼·肯特認為,情報工作可以分解成三個部分。在他看來,情報是一種對決策有用的知識,情報也是從事這種知識探索的機構,情報更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活動。筆者高金虎以為,肯特對情報的這種描述,基本上概括了情報工作的全貌。因此,要向讀者傳遞這樣的看法:什麼是真正的情報工作?情報工作有哪些流程?諜報活動是怎么回事?他們的招募、培訓和生活是怎樣的?有哪些主要的情報獲取手段?情報史上有哪些彪炳千古的傳奇人物?在國家的安全決策中,情報的影響如何?熱播的影視作品中,哪些事有案可稽?哪些事是捕風捉影? 《間諜的招募與培訓大揭秘:諜報魔法師》通過流暢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片,全面解析現代情報工作,揭示真實的情報工作流程,反映情報工作的最新變化,使大家對情報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帷幕後面:揭開神秘的諜報戰的內幕
間諜·特務
情報官·情報員
雙重間諜(double agent)
諜報機構
情報站·情報網
鼴鼠(mole)和獵手(mole hunter)
諜報員的雙重生涯
閒棋和冷子:諜報工作環境
第二章 上智為間:諜報人員的選擇
理想的諜報人員
信仰
忠誠
修養
心理
紀律
第三章 步入迷宮:情報官的招募
各級組織物色
社會調查發現候選人線索
大學物色
訛詐招募
媒體招募
新成員的甄別
第四章 專業007:諜報人員的培訓
業餘導致毀滅
早期的諜報培訓
洗腦
體能和軍事訓練
陌生人接觸
掩護身份
交易術
移動接觸
“莫斯科規則”
加茲納間諜城
只有一個學員的大學
摩薩德的專業培訓
管子工
第五章 在帷幕後面:情報官的掩護
合法?非法
利用外交身份掩護
利用國際組織進行掩護
非法掩護
提供一個合適的身份證明
提供一個適合諜報工作的職業
第三條道路:利用民間活動進行掩護
第六章 出發了:諜報人員的派遣
公開派遣
冒名頂替,非法潛入
申請移民,合法進入
以叛逃形式,伺機打入
第七章尋 找MICE:情報員的招募
招募之前
Who's Who:世界上最詳細的人事檔案
MICE:人性弱點
思想意識
劍橋的“叛國氣候”
“為了維護和平”
傲慢與虛榮
報復心也是一種心理缺陷
“高智商的衝動”
“美國人總是可以收買的”
埃米莉式的間諜
米基式的間諜
溫柔鄉中的陷阱
假旗號
開門見山
第八章 武裝到牙齒:形形色色的諜報裝備
竊聽裝置
電話竊聽
無線竊聽
數據竊聽
雷射竊聽
專線竊聽
竊照裝置
行動裝置
通訊工具
第九章 鬥智:諜報活動揭秘
現場觀察
公開資料收集
打入與拉出
竊取
竊聽
隱蔽行動或“積極措施”
綁架和暗殺
準軍事行動和破壞行動
假情報攻勢
第十章 交通聯絡:諜報工作的生命線
密寫術
交通員
電話聯絡
死信箱
報紙廣告
信件
無線電
第十一章 保全局在行動:諜報網的暴露
金錢使內奸暴露於反間諜機構的槍口下
自我暴露的“鼴鼠”
測謊器前現原形
用叛徒對付叛徒
叛逃者是一把雙刃劍
諜中諜
拉姆扎諜報網的終結
“死亡對你來說,將是一種舒適的解脫”
畫家的真面目
“我認識這個傢伙!”
“赫爾曼已經叛變”
第十二章 眾神的末日:諜報人員的結局
“把牢底坐穿”
殉難者
視死如歸的間諜夫婦
受難的耶穌
一場遊戲一場夢
“安格爾頓瘟疫”
蘇聯諜報人員的悲劇
大橋上的陌生人
變了心的間諜
“奇襲行動”
作者簡介
高金虎,男,1966年生,江蘇靖江人,1983年入蘇州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軍事學博士。長期從事戰爭史、情報史和國際問題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3年獲軍隊科技進步成果獎。
著作:《外國情報史》《反恐怖行動寫真錄》《百年檔案系列》(圖文6卷本)《大失誤——20世紀重大情報戰之謎》《杜勒斯傳奇——一個間諜大師的生命歷程》《美國戰略情報與決策體制研究》主編:《頂級行動》(6卷本)《外國情報體制研究》
序言
在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中,情報的歷史特別悠遠。美國情報人員法拉戈指出,人類最早的工具是石頭、棒子與情報;英國作家菲利普·奈特利認為,情報是“第二種最古老的職業”。情報工作的驚險性與傳奇性,一直吸引著千千萬萬的普通讀者,也成為文學和影視作品的長盛不衰的主題。伊恩·弗萊明的詹姆斯·邦德系列,著名影星瑪琳黛·德麗塑造的代號為“X27”的瑪塔·哈莉,蘇聯以“千面人”阿貝爾為背景拍攝的電視電影《春天的17個瞬間》、中國的《與魔鬼打交道的人》、《敵營18年》、《永不消逝的電波》,香港影星梅艷芳塑造的川島芳子,新近熱播的電視劇《暗算》,以及即將上映的《功勳》,都反映了這一現實。
然而,在表達驚心動魄的情報傳奇的同時,影視和文學作品的誇張性描述也使人們對情報的認識出現了很大偏差。情報工作等同於間諜工作嗎?從事情報工作的人都是特務嗎?情報人員能飛檐走壁,能撬保險柜?這樣的認知觀念,無疑影響了人們對隋報工作的正確認識。
對情報工作的理性認識,西方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歷史學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情報人員,在德國斯圖加特召開會議,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信號情報(也就是無線電破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影響,一批二戰秘密檔案因此而公開。此後,西方的情報研究漸入正軌。今天,西方的情報研究已經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筆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事情報研究,十餘年來一直在兩個方向努力:其一是隋報研究的學術化,即消除情報認知中的迷霧,恢復情報工作的本來面目,使傳統的傳奇式情報研究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部分。其二是情報研究的通俗化,即用生動、流暢的文字,為讀者演繹引人入勝的情報傳奇。在筆者看來,這兩個方向是並行不悖的。多年的耕耘也結出了碩果。筆者曾出版過我國第一部《外國情報史》,最早在國內從事情報失誤(戰略預警)研究,最早探索戰略情報與戰略決策的關係。
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情報評估辦公室主任謝爾曼·肯特認為,情報工作可以分解成三個部分。在他看來,情報是一種對決策有用的知識,情報也是從事這種知識探索的機構,情報更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活動。筆者以為,肯特對情報的這種描述,基本上概括了情報工作的全貌。因此,這套叢書要向讀者傳遞這樣的看法:什麼是真正的情報工作?情報工作有哪些流程?諜報活動是怎么回事?他們的招募、培訓和生活是怎樣的?有哪些主要的情報獲取手段?情報史上有哪些彪炳千古的傳奇人物?在國家的安全決策中,情報的影響如何?熱播的影視作品中,哪些事有案可稽?哪些事是捕風捉影?筆者希望通過流暢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片,全面解析現代情報工作,揭示真實的情報工作流程,反映情報工作的最新變化,使大家對情報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