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開卷書坊第三輯"之一種。作者精選近幾年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的頗有影響力評論文章三十七篇,分三個專題,第一部分評論中外小說,如《1Q84》、《日瓦戈醫生》、《天香》等。第二部分是關於現代人物的評論文章,如評魯迅、周作人,周作人與俞平伯,錢锺書與周作人等,有些屬論辯,有些含考證。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一些雜文,涉及名家、出版、兒童圖書以及時下一些文化現象,是對當下的思考與發言,亦頗涉及文壇與學界。劉緒源的雜文多有新見,以思想見長,但卻不枯燥,可讀性極強,是不可多得的案頭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開卷書坊:我之所思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288頁
- 開本:32
- 作者:劉緒源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上海辭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開卷書坊(第3輯):我之所思》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普魯斯特二題
村上春樹:現實魔幻主義——讀《1Q84》
借伯林之眼看《日瓦戈醫生》
當今世界還有一流短篇小說嗎——讀《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
《天香》別解
《邊城》之美
《霍比特人》的魅力在哪裡
遙遠的童聲——讀系列繪本“老童謠”
有關“三一八”的幾點商榷
魯迅的信能這么引嗎
《兩地書》中有一個真實的魯迅
魯迅雜文藝術管窺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通信集》
中的學術公案
不妨注意一下《藥堂雜文》
“第一分”
也說錢錘書與周作人散文
王元化與李澤厚的饋贈——關於“有學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學術”
追尋思想者的最後蹤跡——讀吳琦幸《王元化晚年談話錄》
有關“口述實錄”的憂思
關於啟蒙的三個新文本
“封建”二字仍可沿用
真實乎?正確乎?——試析朱永嘉先生的思維兼及“影射史學”
從兩篇“紅學”文章說起
再談當年對俞平伯的批判
“外國也有很糟糕的書”
這也能算學術研究?——質疑藤井省三先生對魯迅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司法能裁判學術嗎
出版不是跟風炒股
出版不應限制先進文化的引進
中國童書真的“大勝”了嗎
速成的代價
中國學生為何少有創造性
杜撰的“行業道德”
理論公式豈可隨意套用
文學獎評審種種
譚旭東事件之我見
韓寒:任重而道遠
跋
村上春樹:現實魔幻主義——讀《1Q84》
借伯林之眼看《日瓦戈醫生》
當今世界還有一流短篇小說嗎——讀《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
《天香》別解
《邊城》之美
《霍比特人》的魅力在哪裡
遙遠的童聲——讀系列繪本“老童謠”
有關“三一八”的幾點商榷
魯迅的信能這么引嗎
《兩地書》中有一個真實的魯迅
魯迅雜文藝術管窺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通信集》
中的學術公案
不妨注意一下《藥堂雜文》
“第一分”
也說錢錘書與周作人散文
王元化與李澤厚的饋贈——關於“有學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學術”
追尋思想者的最後蹤跡——讀吳琦幸《王元化晚年談話錄》
有關“口述實錄”的憂思
關於啟蒙的三個新文本
“封建”二字仍可沿用
真實乎?正確乎?——試析朱永嘉先生的思維兼及“影射史學”
從兩篇“紅學”文章說起
再談當年對俞平伯的批判
“外國也有很糟糕的書”
這也能算學術研究?——質疑藤井省三先生對魯迅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司法能裁判學術嗎
出版不是跟風炒股
出版不應限制先進文化的引進
中國童書真的“大勝”了嗎
速成的代價
中國學生為何少有創造性
杜撰的“行業道德”
理論公式豈可隨意套用
文學獎評審種種
譚旭東事件之我見
韓寒:任重而道遠
跋
後記
也許是年齡的關係,我近年對於文章的看法,似乎有些改變。這在平時並未發現,到了編這本小書時,竟悄悄冒上來了。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書稿篇幅有限,文章不能收太多,而我近年所寫,未入集子的,少說也有二十萬字,要從中選十來萬,收什麼好呢?我知道自己有一些寫得精巧圓熟的小品,其中有為朋友作的序跋,有外出遊歷的剪影,也有讀書時的隨感,它們發表之後聽到過一點好評,偶爾打開看看也不免有一種自得。然而,到了編選的關鍵時刻,我還是將它們刊落了。因為我更想讓讀者看到的,是浸透自己思想的文字,即如現在所選的這些——這裡有更多心血和真情,有迫切而不能已於言的衝動,也有更為深入的思考。我知道前面那些文章會有一點美感,後面這些則相對“正經”,但如要我重看,重作評價,我則以為,還是現在所選的更美一些。說句臉皮厚的話,我覺得,後面這些文章可能多少含有一點“大美”,而前者只是“小美”,即文人墨客吟風弄月再加雕蟲小技罷了。
當年周作人做《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講演並出單行本,錢锺書先生曾撰文提及,有一部《梅花草堂集》似不該遺漏。後來周作出回答,說自己談的是“能當飯吃”的散文,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則屬“瓜子”一類。又說,“小品之漂亮者亦是山人氣味耳。明末清初的文人有好些都是我所不喜歡的……所謂假風雅即指此類山人派的筆墨”。這使我忽然記起,對於現在頗為走紅的“書話”體,我也曾發過牢騷。如為馬慧元那本很別致的書話集《書生活》(二○一○年中華書局版)所寫的序中就說過:“書話也應擴大自己的疆域,要防止陳陳相因,防止書話八股的泛濫(現在書界已有此種八股苗子)。”這裡的“八股”,主要不是指題材,而是寫法上的模仿,好像只要看熟一種樣式,挑一本風雅的書照樣談談,寫得漂亮點,就是好書話。所以很多漂亮書話其實不用費心啃書就能寫出,這很取巧,但同時也有代價,那就是讓人看了無所獲。好看而無所獲,看多了,讀者也即棄之,並從此厭煩了這一文體,這就是八股之害了。而試取知堂書話一閱,那都是充滿紮實內容的文字,是真正有話要說才精練地寫出的篇什,這樣一比,就能明白瓜子和飯之不同了。飯很平實,沒有那種外在的美,但其大美飢時即知,並且,這才百吃不厭。《梅花草堂筆談》公案多年來一直有人說起(本書中《也談錢锺書與周作人散文》亦涉此事),也常有人認為周后來的回答只是強辯而已,這當然只能見仁見智。只是我每回取出此書來看,倒真的覺得有點美而膩,怎么也調動不起非讀完不可的勁頭來。
話休絮煩。本書分四輯:第一輯談作品,有的當然可以說是評論,但我其實都是作為散文寫的;第二輯是關於現代文學的文字,有些屬論辯,有些含考證,都與二周兄弟有關;第三第四輯或可視為雜文(其實前兩輯也是廣義的雜文),是對當下的思考與發言,亦頗涉及文壇與學界,其中第三輯牽涉名家多些,第四輯則關乎更普遍的問題。以“我之所思”作書名,看似平平,其實也已太過堂皇。但說心裡話,我是希望這裡所收的文章,多少都含有自己獨到的“思”的,在編選過程中,凡不合此標準者,我一概刊落。會不會有漏網之魚呢?我想那是一定的,凡發現拙文中所思之含量不夠者,盼請有以教我。
全書文字惟最末一篇談韓寒的收入過我的一本關於兒童文學的論集。之所以重複地收它,只因其中說到批評者與思想者的不同,很能呼應我編書時的想法。
謝謝辭書社的霍麗麗、劉小明、劉毅強諸位,他們的認真審稿和逐字推敲,體現了老出版界的優美作風,讓人既覺親切,又感放心。希望這樣的傳統能傳之永遠,不要失傳。也謝謝《開卷》編輯董寧文兄。是為跋。
草於二○一四年三月,改定於五月二十七日
當年周作人做《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講演並出單行本,錢锺書先生曾撰文提及,有一部《梅花草堂集》似不該遺漏。後來周作出回答,說自己談的是“能當飯吃”的散文,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則屬“瓜子”一類。又說,“小品之漂亮者亦是山人氣味耳。明末清初的文人有好些都是我所不喜歡的……所謂假風雅即指此類山人派的筆墨”。這使我忽然記起,對於現在頗為走紅的“書話”體,我也曾發過牢騷。如為馬慧元那本很別致的書話集《書生活》(二○一○年中華書局版)所寫的序中就說過:“書話也應擴大自己的疆域,要防止陳陳相因,防止書話八股的泛濫(現在書界已有此種八股苗子)。”這裡的“八股”,主要不是指題材,而是寫法上的模仿,好像只要看熟一種樣式,挑一本風雅的書照樣談談,寫得漂亮點,就是好書話。所以很多漂亮書話其實不用費心啃書就能寫出,這很取巧,但同時也有代價,那就是讓人看了無所獲。好看而無所獲,看多了,讀者也即棄之,並從此厭煩了這一文體,這就是八股之害了。而試取知堂書話一閱,那都是充滿紮實內容的文字,是真正有話要說才精練地寫出的篇什,這樣一比,就能明白瓜子和飯之不同了。飯很平實,沒有那種外在的美,但其大美飢時即知,並且,這才百吃不厭。《梅花草堂筆談》公案多年來一直有人說起(本書中《也談錢锺書與周作人散文》亦涉此事),也常有人認為周后來的回答只是強辯而已,這當然只能見仁見智。只是我每回取出此書來看,倒真的覺得有點美而膩,怎么也調動不起非讀完不可的勁頭來。
話休絮煩。本書分四輯:第一輯談作品,有的當然可以說是評論,但我其實都是作為散文寫的;第二輯是關於現代文學的文字,有些屬論辯,有些含考證,都與二周兄弟有關;第三第四輯或可視為雜文(其實前兩輯也是廣義的雜文),是對當下的思考與發言,亦頗涉及文壇與學界,其中第三輯牽涉名家多些,第四輯則關乎更普遍的問題。以“我之所思”作書名,看似平平,其實也已太過堂皇。但說心裡話,我是希望這裡所收的文章,多少都含有自己獨到的“思”的,在編選過程中,凡不合此標準者,我一概刊落。會不會有漏網之魚呢?我想那是一定的,凡發現拙文中所思之含量不夠者,盼請有以教我。
全書文字惟最末一篇談韓寒的收入過我的一本關於兒童文學的論集。之所以重複地收它,只因其中說到批評者與思想者的不同,很能呼應我編書時的想法。
謝謝辭書社的霍麗麗、劉小明、劉毅強諸位,他們的認真審稿和逐字推敲,體現了老出版界的優美作風,讓人既覺親切,又感放心。希望這樣的傳統能傳之永遠,不要失傳。也謝謝《開卷》編輯董寧文兄。是為跋。
草於二○一四年三月,改定於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