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開元寺無梁殿建成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
2012年,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對開元寺無梁殿進行了維修。
建築格局
綜述
無梁殿原名藏經閣,是開元寺中軸線上的最後一進大殿,開元寺的其他建築已損毀,只有磚石砌築的該無梁殿被保存了下來。開元寺無梁殿體量較大,是江蘇省現存五座無梁殿中建造最遲、製作最精美的一座。無梁殿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外立面面闊七間,實際內部面闊五間,一層進深四間,二層進深三間,平面為18米×9.4米,高為15.57米。下層正立面設三門二窗,均為拱形,背立面設五窗。上層明間設一拱窗,次間和梢間的拱窗均未貫通。
空間布局
一層明間和兩次間由一橫向筒拱貫通,兩梢間各設一縱向筒拱。二層次間和梢間分別用兩橫向筒拱貫通,明間由縱橫拱穿插並設一八角藻井。各縱橫筒拱下是主要功能的大空間。原本一層用作庫房,二層用作藏經。南、北面牆上開門窗洞口,與大空間的筒拱相連,作為出入口及通風采光之用。各大空間筒拱之間也由拱道相連。開元寺無梁殿的樓梯布置在山牆內,構造方式與磚塔上使用的“壁內折上式”相同,既減輕了牆體的自身重量,又能夠使殿內空間不被割裂開。同時樓梯間頂部採用疊澀的方法用磚砌築與樓梯坡度相近的天花。四周門窗洞、拱道和拱龕等小空間的拱衛之勢強化了大空間的中心感。
形制
開元寺無梁殿台基與地坪僅兩級台階之差,且裝飾較少、較簡潔。屋身部位承重主體為磚牆,兩立面上下兩層各五根壁柱,柱頭施以垂蓮樣式的雕刻裝飾;兩山下層各五根垂蓮柱,上層各四根垂蓮柱。無梁殿出檐較短,檐部分暴露在外。檐下和柱間外露部位有各種異形磚製成的檐椽、飛椽、挑檐桁、挑檐枋、斗栱、平板枋、額枋等構件。開元寺無梁殿的額枋於角柱處出頭,具有明清官式建築的典型特徵;平板枋斷面又大於額枋,二者截面呈“丁”字狀,具有宋代遺風。挑檐桁由兩塊半圓形磚拼砌而成,與挑檐枋之間用燕尾榫連線。開元寺無梁殿的斗栱直接由磚燒制而成,外部出跳由磚直接燒制打磨而成。上下層正背立面各有五根檐柱,施柱頭科五攢。各轉角處施垂蓮柱,角科為抹角栱。一層明間施平身科三攢,次間、梢間和盡間各施平身科二攢。二層明間施平身科三攢,次間、梢間和盡間各施平身科一攢。除明間正中斜栱外,各柱頭科和平身科均為五踩重翹品字斗栱。明間正心平身科用斜栱,兩側45°出踩。盡間開間較小,因此各斗栱交接處做鴛鴦交首栱的形式。一層明間、次間和梢間的平身科交接處也做鴛鴦交首栱。兩山一層各有三根垂蓮柱,施柱頭科三攢;三進間各施平身科兩攢。二層各有兩根垂蓮柱,施柱頭科兩攢;第一、三進間各施平身科一攢,第二進間施平身科三攢。二層明間的八角藻井複雜精美,其構造先於室隅施疊澀之磚數層,上置一攢五踩斗栱構成藻井底邊。在其上於各隅施垂蓮柱,柱間聯以橫枋及華版。再上一層,各以偷心翹二跳向內跳出,下層每面施翹二攢,轉角一攢;上層則每面減為一攢,且略去轉角之栱。
結構
開元寺無梁殿共有五個主要筒拱券,分別為一層橫拱、兩個一層梢間縱拱、兩個二層橫拱。其餘各門窗的券洞與主拱券穿插相連,包括二十二個立面門窗拱、兩個一層橫向連線拱、兩個二層橫向連線拱。各門窗均用一券一伏的拱券。開元寺無梁殿大體採用順砌,常採用大小磚調整,砌法不規則。
文物遺存
開元寺無梁殿二層明間的正背立面拱窗上方分別有匾刻有“敕賜藏經閣”和“顯密法藏”字樣;腰檐四周繞有雕刻的平座欄桿,雕刻題材有海棠、卷葉、荷花淨瓶及扎花等。
歷史文化
無梁殿
無梁殿是指結構上使用磚砌築牆體、拱券、穹頂和疊澀等,而外觀上採用仿木構樣式的建築類型,是中國現存建築遺產中的獨特類型之一。
文物價值
開元寺無梁殿為明代磚砌無梁殿,是中國特有的建築遺產類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開元寺無梁殿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東大街萬里花園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開元寺無梁殿,路程約6千米,用時約2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