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蒸法非織造工藝與裝備虛擬仿真實驗

閃蒸法非織造工藝與裝備虛擬仿真實驗是南通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閃蒸法非織造工藝與裝備虛擬仿真實驗
  • 課程負責人:臧傳鋒
  • 建設院校:南通大學
  • 授課教師:張廣宇、葛建龍、李大偉、劉婉婉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南通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教學科研團隊,依託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複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平台,為醫用防護服、口罩等材料研發、製備、測試及套用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充分發揮科技“戰疫”力量,堅決擔起服務抗疫大局之責。然而,如何實現前沿科研成果反哺實驗實踐教學,將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和工程倫理等德育要素紮根於教學實踐,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通過技術突破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富強、民族呂盛而奮鬥的自豪感,觸發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深入理解,將正確的價值取向、理想信念和“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愛國情感”傳遞給學生,真正將立德樹人融入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成為高校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面臨的新挑戰。

教學目標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知識用於解決非織造原材料製備與選用、非織造工程工藝設計與控制、非織造產品設計開發與檢測等各類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套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對各類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各類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非織造產品開發方案、生產加工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採用科學方法對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在了解國家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法律和法規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範: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在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相應社會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並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並掌握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套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