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鳥喙

長頸鳥喙

長頸鳥喙是一個成語,讀音是cháng jǐng niǎo huì,指長頸尖嘴。喻指人奸詐陰險。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頸鳥喙
  • 繁體:長頸鳥喙
  • 拼音:cháng jǐng niǎo huì
  • 注音:ㄔㄤˊㄐㄧㄥˇㄋㄧㄠˇㄏㄨㄟˋ
  • 近義詞:尖嘴猴腮
  • 解釋:指長頸尖嘴。喻指人奸詐陰險
解釋,出處,示例,成語故事,

解釋

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巴。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示例

明·瞿佑《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既已滅吳,以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逸樂,浮海而去。”

成語故事

越王勾踐遭難時,多虧有范蠡跟隨左右,他在吳國當人質,越國的事物都委託文種大夫做主。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范蠡辭去官職泛舟五湖。臨行前,找到文種,勸文種也隨自己一起離開越國。文種不解,范蠡解釋說:勾踐這個人脖子長、嘴巴尖如鳥嘴,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
詞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子何不去?’”
詞由:春秋時,越王勾踐全靠范蠡、文種兩位大夫之力,殺了吳王夫差,滅了吳國,報了受辱之仇。在吳宮文台上開慶功會,群臣大悅而笑,獨勾踐一人面無喜色。范蠡看出了苗頭,越王疑忌功臣了。第二天,他就向越王提出辭官歸隱的要求。越王不同意,他就不辭而別。他本來也勸大夫文種出走,可文種認為越王不會這么壞。范蠡到了齊國,又寫封信給文種,說越王這個人長頸項,嘴巴象鳥嘴那樣尖,陰險狠毒,只可和人共患難,不容與人同安樂。叫文種快走。文種還是不聽,結果沒有多久就被越王逼著自刎而死了。詞義:人的臉象難看,長頸項,嘴巴尖的,象鳥的嘴巴一樣。喙:鳥嘴。比喻陰險狠毒的人,他的相貌也外露出來。
書證:明·瞿佑《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既已滅吳,以勾踐為人,長項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逸樂,浮動而去。”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子不記吳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忍辱海功,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