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頜棱鯷,Thrissa setirostris (Broussonet,1782) ,俗名突鼻仔、含西,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亞目鯷科棱鯷屬的一種魚。本魚體側扁。口窄小,口裂短,上頜特別延長,後端超過腹鰭。臀鰭有軟條31~34枚。體長可達18厘米。主要生活於沿岸水域,以濾食浮游生物維生。體薄肉小,通常曬成魚乾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頜棱鯷
- 拉丁學名:Thrissa setirostris (Broussonet,1782)
- 別稱:突鼻仔、含西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鯡形目
- 亞目:鯡亞目
- 科:鯷科
- 屬:棱鯷屬
- 種:長頜棱鯷
- 定名人:Broussonet
- 年代:1782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種群分布,繁殖方式,
形態特徵
背鰭I,12~14;臀鰭32~41;胸鰭13~14;腹鰭7。縱列鱗41~45,橫列鱗10~12。鰓耙5~6+8~10。體長為體高3.7~4.4倍,為頭長5.0~5.5倍。頭長為吻長6.0~7.5倍,為眼徑3.8~4.3倍,為眼間隔4.4~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0.7倍。
體延長,側扁,背側厚,腹側薄,腹部具棱鱗15~18+7~10。頭小。吻短而鈍,吻長小於眼徑。眼小,中側位。眼間隔中間圓凸。鼻孔每側2個,位於眼前;
前鼻孔較後鼻孔為小。口小,亞下位。下頜短,上頜骨延長,末端伸達肛門。上下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具細牙。鰓孔稍大。左右鰓蓋膜連合,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0~11。鰓耙細扁。肛門位於背鰭下方。
體被薄圓鱗;鱗上具6連續溝、7~9中斷溝。
背鰭中大,位於體中部,在腹鰭起點後上方,起點位於吻端與尾鰭基之間;前方具一小棘。臀鰭基部長,起點在背鰭最後鰭條下方。胸鰭下側位,鰭端幾伸
達腹鰭起點。腹鰭小,起點位於胸鰭與臀鰭基部中間。尾鰭分叉。
幽門盲囊15~17個;椎骨44~46個。
體背部青灰色,體側及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鰭青黃色。胸鰭、尾鰭黃色,尾鰭後緣微黑。腹鰭、臀鰭淡色。
棲息環境
種群分布
繁殖方式
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