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馬兜鈴

長葉馬兜鈴

長葉馬兜鈴,別名:竹葉薯、三筒管、絆藤香,拉丁文名: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 et Chun.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木質藤木,長達10米; 塊根紡錘形,直徑3-5厘米,外皮灰黃色,粗糙;嫩枝密被黃褐色倒伏長柔毛,後毛漸脫落,莖初近直立,以後攀援,下部常具不規則縱裂的木栓層。葉革質,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種子卵形,背面稍平凸狀,腹面凹入,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1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葉馬兜鈴
  • 拉丁學名: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 et Chun
  • 別稱:絆藤香(四川),三筒管(廣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馬兜鈴目
  • :馬兜鈴科
  • 亞科馬兜鈴亞科
  • 馬兜鈴族
  • 馬兜鈴屬
  • 亞屬管花亞屬
  • 分布區域:分布於廣東、廣西山、貴州、四川、和雲南。
  • 管花組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木質藤木,長達10米;塊根紡錘形,直徑3-5厘米,外皮灰黃色,粗糙;嫩枝密被黃褐色倒伏長柔毛,後毛漸脫落,鑽朵莖初近直立,以後攀援,下部常具不規則縱裂的木栓層。
葉:葉革質,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2-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全緣,上面除凳兵轎中脈和側脈被長柔毛外,其餘無毛,下面密被淺棕色倒伏長柔毛;基出脈3條,側脈每邊6-15條,彎拱向上至邊緣互相連線,網脈在下面凸起而明顯;葉柄長1-2.5厘米,彎扭,被長柔毛。
長葉馬兜鈴長葉馬兜鈴
花:花有腐肉臭味,單生或2-5朵排成總狀花序,生於老莖;花梗柔弱,長3-4厘米,常向下彎垂,密被黃褐色倒伏狀長柔毛,中部以下具小苞片;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密被長柔毛;花被管中部急遽彎曲,下部長5-7厘米,直徑1.5厘米,彎曲處至檐部稍狹而較短,外面黃綠色,被褐棕色長柔毛,有紅棕色脈紋,內面被細絨毛;檐部盤狀,圓形,直徑4-6厘米,內面紫紅色並有暗紫色的網紋,密布疣狀突起,邊緣稍淺3裂,裂片不等大,下面一片常稍大;喉部近半圓匙姜戒形,直徑約1.5厘米,黃色或暗紫色;花葯長圓形,成對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1.5厘米,6棱,密被棕色長柔毛;合蕊柱粗厚,裂片頂端鈍,邊緣具乳頭狀突起並向下延伸。
果:蒴果橢圓狀,長6-8厘米,直徑約3厘米,灰和翻凝黃色至暗褐色,成熟時6瓣開裂;種子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背面稍平凸狀,腹面凹入,暗褐色。
花果期:花期6-7月,果期9-11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信宜)、廣西(來賓、大苗山)、貴州(羅甸、獨山)埋匪跨、四川(重慶、敘永)和雲南(屏邊、西雙版納)。
模式標本采自香港大帽閥盛閥贈山。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900米山谷密林中,亦見於較稀疏乾燥林下。

藥用價值

塊根藥用,味苦、性寒,有戀企重立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以治療喉痛、痢疾、胃腸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