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尼偈經》,是《巴利經藏.小部》中的第九部經典,由七十三位長老比庫尼所作的521首偈陀的詩集。這部經表現了佛教的業果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印度各種社會問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老尼偈經》
- 作品出處:《巴利經藏.小部》
- 文學體裁:佛學
- 作者:比庫尼
- 作者國籍:印度
《長老尼偈經》為《巴利經藏.小部》中的第九部經典,是由七十三位長老比庫尼,所作的521首偈陀的詩集。詩集以長老尼所作偈陀數量為序排列,一尼一首者,歸為一集;一尼二首者,歸入二集。在《長老尼偈經》問世不久,就有人為它寫了巴利註疏,略述偈陀要旨和作者簡歷。在這七十三位長老尼當中,出身於婆羅門家庭的有穆妲等十五位;出身於剎帝利家庭的皇后、公主的有蘇梅達等十四位;出身於富豪、商賈的有曇摩等二十位;原本在王宮為妃的有娣沙等十位;出身於低種姓的薩瑪等十位左右。據此可知多數長老尼並非家庭貧窮,生活無著,貪於利養才出家修行;她們是為了求得解脫而出家。二十多位長老尼在《巴利三藏》中均有記載,所以她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其所作的偈陀都講述出家的經歷和證得阿拉漢後的快樂,偈文皆自然、親切、坦誠、逼真。
從這部《長老尼偈經》及其註疏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佛陀時代諸尼出家的原因、修習止觀證得阿拉漢的過程;同時這部經也表現了佛教的業果思想,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各種社會問題。在兩千多年前的佛教初創時期,諸尼是如何修持、證悟阿拉漢、入般涅槃的呢?《長老尼偈經》中的521首偈陀,對此作了生動而具體的描述。結合這些偈陀作一綜合分析,我們可以找出諸尼修道的共同規律。
從這部《長老尼偈經》及其註疏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佛陀時代諸尼出家的原因、修習止觀證得阿拉漢的過程;同時這部經也表現了佛教的業果思想,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各種社會問題。在兩千多年前的佛教初創時期,諸尼是如何修持、證悟阿拉漢、入般涅槃的呢?《長老尼偈經》中的521首偈陀,對此作了生動而具體的描述。結合這些偈陀作一綜合分析,我們可以找出諸尼修道的共同規律。
一、聽師說法:即聽佛陀或長老尼大德說法開示,這在皈依、剃落、解脫、證果等各個環節都起著關鍵的作用。說法生信的內容,多為四聖諦、八聖道、七覺支、三十七道品,蘊、處、界、名色、緣起等諸法。在這521首偈陀中,有一部分就是佛陀的說教。往往是佛說剛一結束,聽者便徹底醒悟,頓成阿拉漢。然後又以歡喜心情重複佛說,所以也都歸入了該長老尼的作品。
二、修定斷欲:這是一切諸尼修證阿拉漢果的必由之路。此路長短不一,是一個由痛苦到安樂的過程。偈陀中常提到禪修者受摩羅的干擾與破壞,如不克服、戰敗摩羅,斷除煩惱,就不可能得到身心的清淨,就不能得到智慧,也就無法證得阿拉漢擺脫生死輪迴。得利卡長老尼將此比為爐烤青葉:葉中充滿水分與營養,內含強烈的生長欲。當爐火把青葉烤乾之後,便斷除了一切的生機。葉子雖忍受了一時的痛苦,卻得到了徹底、永遠的自在清涼。諸尼在禪修時多作無常想、不淨觀,修習白遍、入出息、火遍、慈心等業處,破除欲、有、見、無明這四漏。結跏趺坐,專注一境,由定生慧。
三、證悟道果:諸尼在修習過程中,因為心中所思維的是修證,並已學會以佛教觀點觀察周圍環境,所以看到某種現象便會受到啟發,使其豁然開朗。長老尼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證得阿拉漢果,從《長老尼偈經》看來,這並非高不可攀,在《長部.大涅槃經》中有:“比庫若依法修持,阿拉漢應不絕於世。”在《小部.如是語》中,佛陀也說過:“諸比庫!若能獨居一處,以平靜之心坐禪修觀,並習業處,當世可得阿拉漢果。在煩惱未盡之前,亦可先證不還果。”阿拉漢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經過預流、一來、不還幾個階段。譬如蘇帕長老尼為降服惡少,做出‘摳出眼珠’的壯舉,但她當時還未證達阿拉漢,她已得證的是阿那含不還果。總之,這部巴利語佛教經典現身說法,闡述佛法深意;敘事抒情,展示諸尼內心世界;立意高深,探索生命真理,具有極高的修學價值。
二、修定斷欲:這是一切諸尼修證阿拉漢果的必由之路。此路長短不一,是一個由痛苦到安樂的過程。偈陀中常提到禪修者受摩羅的干擾與破壞,如不克服、戰敗摩羅,斷除煩惱,就不可能得到身心的清淨,就不能得到智慧,也就無法證得阿拉漢擺脫生死輪迴。得利卡長老尼將此比為爐烤青葉:葉中充滿水分與營養,內含強烈的生長欲。當爐火把青葉烤乾之後,便斷除了一切的生機。葉子雖忍受了一時的痛苦,卻得到了徹底、永遠的自在清涼。諸尼在禪修時多作無常想、不淨觀,修習白遍、入出息、火遍、慈心等業處,破除欲、有、見、無明這四漏。結跏趺坐,專注一境,由定生慧。
三、證悟道果:諸尼在修習過程中,因為心中所思維的是修證,並已學會以佛教觀點觀察周圍環境,所以看到某種現象便會受到啟發,使其豁然開朗。長老尼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證得阿拉漢果,從《長老尼偈經》看來,這並非高不可攀,在《長部.大涅槃經》中有:“比庫若依法修持,阿拉漢應不絕於世。”在《小部.如是語》中,佛陀也說過:“諸比庫!若能獨居一處,以平靜之心坐禪修觀,並習業處,當世可得阿拉漢果。在煩惱未盡之前,亦可先證不還果。”阿拉漢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經過預流、一來、不還幾個階段。譬如蘇帕長老尼為降服惡少,做出‘摳出眼珠’的壯舉,但她當時還未證達阿拉漢,她已得證的是阿那含不還果。總之,這部巴利語佛教經典現身說法,闡述佛法深意;敘事抒情,展示諸尼內心世界;立意高深,探索生命真理,具有極高的修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