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河口邊灘沖淤機制及其泥沙捕集效應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戴志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河口邊灘沖淤機制及其泥沙捕集效應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戴志軍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河口前沿邊灘的沖淤敏感反映了陸海相互耦合作用的強弱,是河口環境變化的重要表征。同時,邊灘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乎三角洲大城市沿海土地資源以及河口陸緣港工建築的安全。以經受高強度人類活動影響的長江河口邊灘為研究區,通過採集逐年、月和日高精度水文、泥沙與地形變化的野外現場觀測資料,輔之不同時相的影像和歷史相關數據,基於統計技術、解析和數學模型、放射性核素示蹤等方法的計算分析與相互驗證,探討邊灘的泥沙來源與輸運方式,弄清邊灘的泥沙捕集機制,進而提出邊灘時空沖淤變化規律,確定邊灘淤漲極限的岸線變化閾值,由此深化對長江河口邊灘動力地貌過程的認識。預期成果既可豐富河口淤泥質潮灘研究的理論體系,為評估流域-海洋的泥沙宿命與港工建築安全打下基礎,又能為河口邊灘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結題摘要
河口前沿邊灘的沖淤敏感反映了陸海相互耦合作用的強弱,是河口環境變化的重要表征。同時,邊灘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乎三角洲大城市沿海土地資源以及河口陸緣港工建築的安全。以經受高強度人類活動影響的長江河口邊灘為研究區,探討邊灘的泥沙來源與輸運方式,弄清邊灘的泥沙捕集機制,進而提出邊灘時空沖淤變化規律,確定邊灘淤漲極限的岸線變化閾值,由此深化對長江河口邊灘動力地貌過程的認識。主要成果包括:三峽大壩運行引起河流泥沙急劇減少,中下遊河床提供約50%的泥沙進入河口,河口淺灘和來自海域的泥沙也是三角洲邊灘淤積的另一物源。當泥沙急劇下降,河口邊灘具有自我調整能力。其中,南匯邊灘等深線形態在1958—2013年間等深線結構出現相似性特徵,不同年份的分維值差異不大,說明即使存在極端天氣—颱風和流域來水來沙減少等控制因素的影響,南匯邊灘的動力地貌性質並沒有發生“相轉移”層面的改變,存在某種穩定機制。南匯邊灘的淤積在長時間尺度上表現為-5m等深線的向海淤進、邊灘等深線的標度保持穩定且沒有表現出長期侵蝕趨勢,指示三峽大壩所導致的入海泥沙銳減並未對其造成顯著的侵蝕效應,南匯邊灘並不受控於流域來沙的減少,而海洋作用對其演化有主導作用。低能環境下河口邊灘沖淤的頻率分布呈現高斯分布的特徵,而人類活動的增強導致河口邊灘沖淤的頻率分布從高斯分布向冪律分布轉化,表明人類活動對河口邊灘不再是一個次要的動力,其正在深刻地改變河口邊灘的動力地貌結構。此外,邊灘在過去半世紀持續向海淤進33平方千米,因累積圍墾202平方千米,使灘上實際灘涂資源儲量銳減29%;河口工程導致大治河以北灘上發育Z型或L型剖面,致使灘面變陡限定可圍墾或淤漲土地約80平方千米。成果既可豐富河口淤泥質潮灘研究的理論體系,為評估流域-海洋的泥沙宿命與港工建築安全打下基礎,又能為河口邊灘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