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科學考察實驗研究

長江口科學考察實驗研究

《長江口科學考察實驗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張衛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口科學考察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衛國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長江口外海區受長江巨量淡水、泥沙和營養鹽、污染物等入海作用,形成了沖淡水、鋒面、赤潮、低氧、漁場等現象,且受季風和陸架環流等的作用,空間分布複雜,季節變化顯著。以往對之開展了較多研究,但仍缺少實測資料的積累和深入分析,尤其是大面準同步觀測資料。本項目以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為重點,南至29.5N,北支32.0N,東至124.0E,共8個東西向斷面。觀測分2012年2-3月冬季和7-8月夏季2次。因觀測範圍大,各種海洋現場空間差異大,為提高準同步性,採用2船同時觀測。觀測要素包括流速流向、海溫、鹽度、泥沙、營養鹽、葉綠素、溶界氧和底質等,學科涉及海洋水文、沉積環境、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開展多學科綜合科學考察,加深對長江口及鄰近海域的物質輸運過程及其生態與環境效應的理解,積累基礎資料,並作深入分析。

結題摘要

本航次的科學目標為:以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為重點,開展該區域內水動力、泥沙和營養鹽等物質輸運、沉積環境、生態與環境等綜合科學考察,加深對長江口及鄰近海域的物質輸運過程及其生態與環境效應的理解,積累基本資料。 本航次調查由朱建榮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參加人員包括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同濟大學和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等27個自然基金承擔項目的研究人員。調查分冬、夏兩次進行,採用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的中國海監49船和47船同時進行,其中冬季執行時間為2012年3月6日-14日,夏季執行時間為2013年7月14日-18日,調查站位分別為73個和78個,參加人員各為40和43人,採集了水文、海水、底質和遙感等數據和樣品,較好地完成了預計任務。目前資料匯交工作良好,包括所有站位CTD(水溫、鹽度、溶氧、葉綠素、水深)和OBS(水溫、鹽度、濁度、水深)數據,以及營養鹽、底質粒度和環境要素等數據,已提交國家基金委青島海洋科學數據共享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