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新生代沉積物源示蹤及其環境演化意義》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鄭洪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下游新生代沉積物源示蹤及其環境演化意義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鄭洪波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通過國際上成熟的沉積物物源示蹤技術(例如單礦物技術:鋯石的U-Pb年齡譜系,獨居石年齡譜系;同位素技術:Sr-Nd同位素組成等),借鑑國際大陸鑽探(ICDP)和大洋鑽探(IODP)的研究經驗,採用流域和盆地結合、海洋和陸地結合的研究思路,在對長江流域不同區域(上游、中游、下游)的地質特徵(包括示蹤礦物、示蹤元素和示蹤同位素)進行綜合分析,建立長江沉積物示蹤特徵體系;在綜合分析長江中下游盆地(江漢盆地、蘇北盆地、長江三角洲盆地)和東海陸架盆地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基礎上,研究新生代沉積物物源時空變化特徵,追索長江上游物質抵達中下游盆地和東海陸架盆地的時限,並由此探討長江的演化歷史,尤其是長江貫通三峽東流入海的時間。
結題摘要
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環境效應研究是當前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領域的重大國際前沿。構造運動是塑造巨觀地形地貌格局和大型河流發育演化的第一驅動力,而長江的演化正是孕育在新生代亞洲巨觀環境格局演化的背景之下。長江連線了地球上最大的大陸/高原和最大的海洋,在全球變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長江地質演化研究是地理地貌學和全球變化領域的核心課題,也是開展青藏高原構造隆升歷史和環境效應研究的重要的切入點。 自1907年Willis第一次從地質角度發表長江演化的成果,一個世紀以來,眾多科學家相繼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但是對於“長江東流水系形成的時代”(即長江的年齡)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重大的爭議,記有更新世、中新世甚至始新世等觀點,成為地球科學領域的“世紀謎題”。本項目在地球系統科學思想指導下,採用構造-地貌結合、流域和盆地結合、海洋和陸地結合的研究思路,將長江作為一個系統,利用最先進的沉積物物源示蹤技術,對長江流域不同區域的地質特徵進行系統刻畫,建立現代沉積物物源示蹤特徵體系。研究長江上游的構造-地貌演化,以及流域盆地和邊緣海陸架盆地新生代沉積物物源時空變化特徵,提出長江東流水系建立於漸新世/中新世的觀點。長江地質演化歷史的這一新觀點,能夠得到區域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支持,為認識新生代亞洲地區重大構造事件和古氣候事件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