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香科科中抗腫瘤二萜化學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張錦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毛香科科中抗腫瘤二萜化學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錦文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擁有異常豐富的中草藥資源,蘊含著巨大的抗癌新藥的潛力。結腸癌是世界最常見的腫瘤之一,肝轉移是其主要死亡原因。TGF-β/Smad、Kras通路與結腸癌肝轉移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靶向抑制 TGF-β可降低 CT26 的肝轉移。申請者在前期實驗中發現:長毛香科科Teucrium pilosum提取物及其中新的neoclerodane型二萜類成分具有顯著的抑制腫瘤肝轉移活性及靶向抑制 TGF-β活性。本研究將進行長毛香科科抗腫瘤肝轉移與抑制TGF-β活性有效部位氯仿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活性化合物的分離及結構鑑定,並探討活性化合物抑制TGF-β活性從而具有抗腫瘤肝轉移的作用機制。項目的實施將加深對人類惡性腫瘤疾病的認識,提示TGF-β作為潛在的抗腫瘤藥物靶標的可能性,對開發新的治療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題摘要
長毛香科科Teucrium pilosum (Pamp.)為唇形科(Labiatae)香科科屬(Teucrium)植物。唇形科香科科屬植物全球約100-300種,我國有18種,10變種,遍布各地,但多數種類集中於西南部。香科科屬植物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具有清熱解毒、發表散寒、健脾利濕等功效,民間主要用以治療風寒感冒、消化不良、痢疾、無名腫痛、跌打損傷等症。對本屬植物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國外研究者對該屬植物作了大量的化學研究。到目前為止,從香科科屬種植物中分離得到了有機酸、萜、黃酮、苯丙素類等成分。 我們對長毛香科科70%丙酮提取物的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進行了系統的化學成分研究,共分離鑑定了23個化合物,包括5個新化合物。其中氯仿部位分離得到10個單體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為新化合物;從正丁醇部位分離得到了8個化合物,其中1個新化合物;從乙酸乙酯部位分離得到5個單體化合物,其中3個新化合物。所分離鑑定的化合物類型包括三萜、木質素、二酮哌嗪等。新化合物19具具有較好的抑制MCF-7增殖的活性,其活性甚至超過了常用的化療藥物五氟尿嘧啶。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表明,化合物19對MCF-7腫瘤細胞具有很強的G2/M期阻滯作用,並且能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表達量受其影響的凋亡相關蛋白包括PARP、Bcl-2、Bax以及Cas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