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施肥下稻田土壤結構變化及其對養分供應的影響》是依託河海大學,由畢利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期施肥下稻田土壤結構變化及其對養分供應的影響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畢利東
- 依託單位:河海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集約化水稻生產條件下土壤肥力的保持與提高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已有研究結果表明長期施肥對紅壤性水稻土緊實性土壤團塊、水穩性團聚體組成存在顯著影響,但其形成機理和對土壤養分保持與供應的影響尚需進一步探索。本研究擬採用田間試驗、盆栽試驗結合室內分析的方法對長期施肥條件下稻田土壤團塊含量變化及養分供應規律進行深入探究,旨在:1、揭示紅壤性水稻土緊實性土壤團塊產生的原因及其主要過程; 2、評價長期施肥下稻田土壤結構變化對土壤養分固定與釋放的影響。最終研究結果將為理解土壤肥力形成的物理過程,最佳化稻田肥料管理模式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項目以1981年建立的紅壤性水稻土長期肥料定位試驗為依託,研究長期施肥對第四紀紅黏土發育的紅壤性水稻土土壤結構變化機制及其對養分保持和釋放的影響。按照前期計畫,項目第一年主要完成了基本土壤理化性質分析、緊實土壤團塊形態特徵觀察及其組分測定、土壤粘土礦物種類及其含量、土壤團塊膠結機制方面工作;項目第二年主要完成土壤結構田間動態監測以及緊實土壤團塊產生對土壤養分轉化和水稻產量的影響;項目第三年主要完成了相關模擬試驗以及對項目三年來的主要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揭示了紅壤性水稻土緊實土壤團塊主要是由於土壤“分散過程”間接促生,而非“聚合過程”直接產生,長期施肥對土壤結構的影響主要通過影響土壤有機碳的返還量實現;2、明確了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孔隙、透氣性、團聚體水穩定性以及土壤有機碳變化與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響;3、初步釐清了長期施肥下土壤結構變化與土壤養分供應及水稻產量的潛在關係。以上研究成果為闡明長期施肥導致水稻土結構變化對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影響,為最佳化稻田施肥制度提供科學依據。此外,由於本研究涉及大量基礎土壤性質的測定,在測定過程中還對土壤透氣速率的測定方法以及土壤團聚體的分層剝離方法進行了改進或是革新,相關成果對豐富土壤物理研究方法,提高相關指標測定精度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到目前為止本項目總計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SCI檢索外文論文1篇,中文研究性論文3篇;申請國家專利2項,其中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土壤透氣速率測定儀),發明專利1項進入實物審查階段(滾筒式土壤團聚體分層剝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