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道院。在上海市松江縣集仙門內。元大德十年(1306),全真道長鄭真建,是上海最早的全真道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春道院
- 本質:道教道院
- 出處:《長春道院記》
- 朝代:元
道教道院。在上海市松江縣集仙門內。元大德十年(1306),全真道長鄭真建,是上海最早的全真道院。
道教道院。在上海市松江縣集仙門內。元大德十年(1306),全真道長鄭真建,是上海最早的全真道院。松江長春道院據元詩人楊載《長春道院記》記載:鄭真系錢塘(今杭州)人,少年學道,不以官職為望,後離家雲遊,看到松江沒有全真道觀...
長春觀位於寬城區宋家榆樹南街68號。觀內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魚池金母西王母、三官大帝、財神、軒轅黃帝、呂祖、觀音菩薩元通自在天尊、媽祖、門姆元君等諸神神像。長春觀淵源 長春市區的宮觀出現於乾隆朝。大屯阜豐山乾隆三年(1738年)建慶雲觀,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建樂山廟群。嘉慶朝以後...
道院前居民區 道院前居民區,2004年廢止 的地 名。地名含義 元延間吳春序建長春道院於縣治後橫巷(原名應泉巷),習稱道院前街,表示居民區主街為道院前街。歷史沿革 1950年設定道院前居民區,區屬城關;1956年歸城關鎮;1971年屬城東街道辦事處;2004年屬玉海街道辦事處,2004年12月撤銷。
《長春道院後樓》是明代吳孺子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危樓迥木末,千里暮雲開。細雨長江去,斜陽孤鳥來。客鬢愁中換,鄉心病後催。一聲何處笛,故故向人哀。作者簡介 吳孺子,明浙江蘭溪人,一作金華人,字少君,號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鐵、元道人、赤松山道人。家本富有,中年妻死,棄其產,購法書...
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據文獻記載,為紀念丘處機西見成吉思汗,“一言止殺”的偉大功績,“天下立七十二處長春觀”,濟源長春觀於元代快速發展,不僅增修擴建,而且在周圍地區新建了四處道院,深遠影響。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市宗教局的支持及信教民眾關心下,長春觀於二〇一二...
樂成梅溪書院:舊在城東隅,即王忠文祠,以旁置兩齋,令諸生肄業其中,亦曰書院。明隆慶間,令胡用賓重建。國朝雍正六年,令唐傳鉎改建西塔山麓,撤長春道院為之,兼祀王忠文。於內建五老堂,為敘語之所,置田地,以資膏火。嘉慶三年,令李珍改修大門。八年,令倪本毅創建文昌閣 歷年大事記 1878年,由...
西側為長春道院,建有邱祖殿。院西側原建有蒼龍閣 ,為兩層木架結構,上層為藏經樓和歷代禹王宮住持居室,下層為歷代文人墨客下榻之 處。閣前現有一株垂乳銀杏,雌雄同株,生機盎然,結果無核,堪稱一絕。第四進為啟母殿,奉祀禹之妻啟之母━━塗山氏女。已毀於清末。殿前有兩棵古銀杏樹,樹內又生出 楮...
”清朝雍正六年(1725),縣令唐傳鉎把簫台山下的長春道院改為紀念王十朋的梅溪書院,延請徐炯文主持講席。王十朋《和李花》一詩,小序有“梅溪書院”四字。王十朋稱“梅溪書院”或“梅溪書館”,不像我們今日嚴格。清朝嘉慶年間,陳舜咨、林啟亨曾主講梅溪書院。林啟亨不屑於科舉八股,以篤學藏書被鄉里推重。後來,...
禹王宮建於公元前195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祭祀大禹和禹妻塗山氏之地,有清道院、純陽道院、長春道院、蒼龍閣等殿堂。白乳泉號稱天下第七泉,泉水似乳,相傳唐代這裡曾有白龜從泉中出沒,故得名“白乳泉”或“白龜泉”。卞和洞是荊山一盛景,卞和洞為天然卵形巨石橫嵌,豎架凌空危懸疊成,石表青黛...
我把觀內的鐘樓和鼓樓建起來了,鐘鼓樓歷史上就有,後來被破壞了,我恢復了它們。我要對深受白蟻之苦的七真殿進行大維修。道觀東邊的齋堂、坤道院和長春閣曾是長春觀的標誌性建築,"文革"時被破壞得體無完膚,產權也已經不歸觀里了,我要把地買回來,"完璧歸趙",恢復它們。”“軟體方面,我貫徹環保的理念,...
靈虬,漢語詞語,拼音líng qiú,見"靈虬"。解釋 亦作“ 靈虬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 《矯志》詩:“靈虬避難,不恥污泥。” 晉 葛洪 《抱朴子·守塉》:“鯈鮒泛濫以暴鱗,靈虬勿用乎不測。” 元 楊載 《寓長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鄭尊師》詩:“靈虬尚有蟠泥跡,老驥寧無越塊心。” 清 二石生 《...
後來丘的弟子李志常撰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其事頗詳。丘處機返歸燕京(今北京市)後,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丘處機於是廣發度牒,建立平等、長春、靈寶等八個教會,大量建立宮觀,設壇作醮,一時教門四辟,道侶雲集,全真道獲得很大發展。元太祖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