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革魨(學名:Aluterus scriptus)是革魨科、革魨屬魚類。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中長,上下緣明顯雙凹型。吻上緣稍凹,下緣極凹;頭高約等於體高。口端位,唇薄;上下頜齒楔形,上頜齒2列,下頜齒1列。鰓孔在眼前半部下方或眼前緣下方,與體中線成45-50度夾角,鰓孔幾乎全落於體中線下方。體表不甚粗糙,被小鱗,有許多小棘散布直立於整個鱗片上。背鰭兩個,基底分離甚遠,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背鰭棘位眼中央或眼前半部上方,棘弱而細長且易斷,棘前緣具一列小突起,棘下方體背之棘溝淺,棘膜極小;第II背鰭棘退化,埋於皮膜下。背鰭鰭條45-47,臀鰭鰭條46-49,其前部皆長於後部,鰭緣截平,臀鰭基稍長於背鰭基;腹鰭膜不明顯,幾乎無;尾鰭長圓形,隨長成而長。體淺褐色;具許多小黑點與短水平紋;尾鰭色深;余鰭淡色。
擬態革魨在熱帶、亞熱帶海洋底層生活,為暖水性魚類,生活在珊瑚礁海區,喜隱棲于海藻中。雜食性,偏肉食。主要以藻類、海草、水螅蟲、角珊瑚、海葵及被囊動物等為食。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區。在中國分布於南海諸島海域及台灣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主要毒素,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2.5倍,為頭長3.0-3.3倍。頭長為吻長1.1-1.3倍,為眼徑3.6-3.7倍。
個體較大,大的可達500毫米以上。體長橢圓形,甚側扁,尾柄短而高,成魚尾柄長小於尾柄高,尾柄高為尾柄長1.5-1.9倍;幼魚(38毫米)尾柄長大於尾柄高,尾柄長為尾柄高1.8倍。頭較大,頭高稍低於體高。吻尖而長,背、腹緣均稍凹入,吻長為眼徑6倍左右。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隆起,其寬為眼徑1.0-1.5倍。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頜齒板狀,寬而尖,上頜齒2行,外行每側3枚,最後1枚寬大,內行齒每側2枚,較窄小;下頜齒單行,每側3枚,較寬大。唇薄,光滑。鰓孔側位,傾斜,上端位於眼中央下方,幾乎全在體中線下方;鰓孔大於眼徑。頭體全部被鱗,鱗細小,基板上有少數小棘。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鰭棘,第一鰭棘位於眼中央上方,棘長為眼徑2.5-4倍,易折斷,鰭棘前緣具許多小突出,後側緣各有1列突起,幼魚比成魚更明顯;第二鰭棘退化,緊貼在第一鰭棘後方,隱埋於皮下。第二背鰭延長,始於肛門上方,第二背鰭起點至第一背鰭的距離稍大於吻長,基底長大於頭長。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約在第二背鰭第五鰭條下方,基底長大於第二背鰭基底長。胸鰭短小,圓形。腹鰭消失。尾鰭長圓形,其長度為頭長1.3倍左右,成魚尾鰭較幼魚更長些,成魚尾鰭長約為體長的47%,而幼魚為42%左右。
體褐色,散布有許多黑色斑點及水平狀條紋。尾鰭深色,其餘各鰭均淺色。
生活習性
擬態革魨在熱帶、亞熱帶海洋底層生活,為暖水性魚類,生活在珊瑚礁海區,喜隱棲于海藻中。常在海藻間覓食,喜將頭部向下,豎立的身體倒插在海藻叢間,利用鰭在水中活動,細長的身體配合正在波動的鰭和體上的斑紋,猶如周圍的海藻。雜食性,偏肉食。主要以藻類、海草、水螅蟲、角珊瑚、海葵及被囊動物等為食。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區。在中國分布於南海諸島海域及台灣沿海。
國家地區: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特林達德)、英屬印度洋領地、維德角、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復活節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象牙海岸、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斐濟、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尼科巴群島、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約旦、肯亞、吉里巴斯(吉里巴斯線島鳳凰城)、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島、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波多黎各、團圓、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海倫娜主島、阿森松)、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島(荷蘭部分)、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夏威夷群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威克島、強斯頓環礁、豪蘭·貝克島)、烏拉圭、萬那杜、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繁殖方式
擬態革魨以1條雄性和2-5條雌性為一組進行繁殖。雌性將產卵產於安全區域,例如沙子凹陷處,然後雄性隨即受精。雄性或雌性會保護這些受精卵免受掠食者的攻擊,並會攻擊任何接近的入侵者。孵化後,雌性會照顧幼魚。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擬態革魨以其擬態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是極受歡迎之魚種。
主要毒素
生活於珊瑚礁之個體,因食物鏈關係,體內常積累珊瑚礁魚毒素,尤以腸含毒量高,腸紿豬吃曾使豬死亡。但也有報導,認為該魚含菟葵毒素(palyto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