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司馬遷精神人格論

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司馬遷精神人格論

《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司馬遷精神人格論》是2013年12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世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司馬遷精神人格論
  • 作者:程世和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 頁數:374 頁
  • 定價:4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10333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司馬遷精神人格論》一書出版時間為1995年7月,當時被列為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首批出版計畫,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隔十七年,我已由當年三十三歲步入半百之年。回看年輕時舊作,面對其中一些激揚文字,心中不免有憶想當年風華正茂的竊竊自喜;但隨之而後,又有一種終覺淺薄的慚愧不安。經過近二十年的時光流變,我雖不敢妄言自己的思想見識達到了一個較高水平,但畢竟隨著年歲增長與時代的前行,對人生、對歷史的認識較年輕時全面了一些,深刻了一些。比如,舊作將漢高祖視為無賴,而對項羽多有稱頌之詞,未能充分認識到歷史合項羽而取劉邦,也就是合暴力之禍而取和平之福的時代進步。以我現在所見,這樣一種認識雖有合理之處,但畢竟流於表層,流於俗見,也不符合《史記》一書對漢高祖的立體性描述。
《司馬遷精神人格論》通過對司馬遷本人經歷與《史記》具體內容的考察,力求描述出司馬遷以其深沉博大的人格全力揮畫歷史的精神過程,力求傳達出《史記》豐實而複雜的深廣蘊涵。沒有司馬遷精神人格的偉大悲壯,就無法成就《史記》一書的偉大悲壯;沒有《史記》特出於世,也就無法見證司馬遷精神人格的深沉博大。司馬遷的精神人格與《史記》一書的偉大悲壯,已然成為渾然一體的精神共同體。《司馬遷精神人格論》將司馬遷的精神人格與《史記》的豐實內容兩相映照、兩相對讀,期望能夠對司馬遷精神人格與《史記》豐實內容予以雙重的把握。

作者簡介

  程世和,男,1962年12月生,安徽池州人,1985年本科畢業於安徽師大中文系,1988年碩士畢業於陝西師大中文系,2001年博士畢業於蘇州大學文學院,現為陝西師大文學院副院長、教授,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教學與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出版專著三部。先後應邀在陝西省監獄、西安市女子監獄、西北空管局、西北工業大學、西安武警指揮學院等單位作“國學十義”演講,又在陝西人民廣播電台主講為期半年的“秦漢英雄傳”。曾為搜狐教育網評為“陝西省2010最受歡迎十大教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命的崛起
第一節 雄強的時代
第二節 不羈的靈魂
第三節 著史:生命的宣言
第二章 走向歷史
第一節 卓越的史識
第二節 無畏的勇氣
第三節 深廣的人生情懷
第三章 生命的顫抖
第一節 李陵之禍:異端者的悲劇
第二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三節 偉大的狂惑
第四章 英雄的傳奇
第一節 敢於赴死的英雄
第二節 敢於不死的英雄
第五章 伸張冤屈的靈魂
第一節 李廣:沉寂的自殺
第二節 韓信:兵仙之死
第三節 在其他血案的背後
第六章 人的深層探索
第一節 “不自知”的悲劇
第二節 人性之惡
第三節 史公:生命的洞察者
第七章 歷史的煉獄
第一節 死亡:一個強烈的主題
第二節 面對天道的“不仁”
第三節 歷史與價值的衝突
第四節 宇宙茫茫挽駕何所
第八章 面對現實與未來
第一節 現實:走向衰敗的深淵
第二節 思來者:留給世界的遺言
結語《史記》:一個偉大人格的凝聚
附錄一 合暴力之禍而取和平之福——劉邦、項羽與韓信成敗轉運的意義分析
附錄二 代天子立言——司馬相如文本的精神解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