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及毒性分組
(1)中文名稱:鐵-59
(2)英文名稱:Iron-59
(3)核素符號:Fe
(4)原子序數:26
(5)原子質量數:58.935
(6)毒性分組:中毒組
(7)半衰期:44.495d
主要來源
(1)大氣層和地下核試驗的中子活化產物。
(2)反應堆冷卻劑中的腐蝕產物被中子活化產生,其可能的反應類型為Fe(n,γ)Fe。
(3)反應堆排出的放射性廢氣及廢液。
(4)加速器中鋼材料被中子活化產生。
(5)後處理廠乏燃料中存在。
監測方法
根據Fe的輻射特性,它可以發射β和γ射線,所以既可以用γ譜儀測定,也可以通過放化分離方法分離出Fe後,用β計數器測量其β輻射。
(1)水中Fe的分析。用氫氧化物(NH4OH)沉澱濃集,利用鐵在鹽酸介質中能形成絡合陰離子的特性,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柱達到與大量陽離子干擾核素分離的目的;又利用鐵、鈷、鋅等在不同酸度中絡合陰離子穩定性的差別,選擇適當濃度的鹽酸溶液解吸鐵,使鐵與鈷和鋅等離子分離,經分離純化後在鐵的磷酸二氫銨-碳酸銨體系中電沉積制源,最後在低本底β測量裝置(液體閃爍計數器、流氣式正比計數器)上測量Fe的β活度。分析方法詳見《水中鐵-59的分析方法》(GB/T15220—94)。
(2)Fe和Fe的聯合分析方法:Fe的半衰期較短,在一般的環境樣品中很難測得到。當Fe和Fe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可按照Fe的分析方法,通過氫氧化物沉澱濃集和陰離子交換分離純化後,將它們電沉積在銅片上。當不存在Fe時,可以用無窗正比計數器或液體閃爍計數器測量Fe的放射性;當存在Fe時,可以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測量Fe的放射性,並對Fe的貢獻進行修正。詳細測量方法參見《
電離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
(3)γ譜儀直接測定。
(4)人體內污染監測方法:γ譜全身測量,典型探測限50Bq;γ譜尿樣分析,典型探測限1Bq/L。
用途
(1)醫用:Fe作為放射性示蹤劑,在人體代謝及血液系統疾病治療中起重要作用,如Fe-Fe或Fe可用於監測鐵代謝。
(2)放射性測井核素(FeCl3)。
(3)農業中用作微量元素Fe的示蹤研究。
環境中的遷移
Fe的環境行為受穩定鐵的地球化學性質所控制。一般而言,Fe在生物中的蓄積與環境中的生物有效鐵濃度成反比。海洋中鐵可形成不溶性氫氧化鐵沉澱,因此海水中的鐵濃度非常低,遷移率下降。所以落下灰中大量的Fe被海洋生物所蓄積。某些海洋生物鏈因此成了Fe向生物遷移的重要途徑。淡水和陸地生物對放射性鐵也有一定的蓄積能力。不同水生生物對Fe的濃集係數見下表。
表 不同水生生物對Fe的濃集係數
註:括弧內為平均值。
在土壤中,當pH值在4~10,放射性金屬核素Fe可能發生水解,而妨礙其被土壤吸附;土壤的氧化與還原狀態的改變也會改變放射性核素Fe化學狀態,從而影響土壤對其的吸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