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浩浩西江邊,巍巍閱江樓,這裡誕生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正規武裝。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見證了“鐵軍”一路浴血奮戰、無堅不摧的榮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根脈要追溯到1925年將地域南移到肇慶中國人民軍隊的戰史從葉挺寫起,孕育紅色軍隊成長的搖籃就在肇慶。1925年11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二師三十四團在肇慶閱江樓前正式成立,由中共黨員葉挺擔任團長。翌年1月該團改番號為第四軍獨立團,通稱葉挺獨立團。葉挺獨立團是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並指揮的第一支正規革命武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北伐勝利後,葉挺獨立團改編為七十三團,後來又進行了擴編。大革命失敗後,以葉挺獨立團為骨幹擴編的部隊,以及原葉挺獨立團的部分幹部,先後參加了南昌、秋收、廣州三大起義,成為人民軍隊的重要來源之一。之後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原葉挺獨立團主體發展演變而成的部隊,成為人民軍隊的骨幹力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分集劇情
第1集
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堅持用革命的手段實現這個目標。黨成立後致力於領導發動和組織工農運動,顯示出中國工人階級級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鬥力,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此時的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因依靠軍閥打軍閥屢遭挫折,陷於苦悶。他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所產生的影響,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一支新興的、生機勃勃的革命力量,願意與中國共產黨合作。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國共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匯集全國革命力量,很快開創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1924年11月,周恩來和中共廣東區委在孫中山支持下,以部分黨、團員為骨幹,把大元帥大本營的鐵甲車隊改組為一支實際受黨指揮的革命武裝。這支部隊名義上屬於孫中山大元帥府指揮,實際上其幹部配備、調動、訓練與行動,都直接受中共廣東區委領導,成為中共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起源。
第2集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中國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周恩來、陳延年等在領導革命民眾運動的實踐中,日益感到建立一支以共產黨員為骨幹並由我黨直接領導的革命軍隊作為國民革命軍的核心力量和保障工農民眾革命利益的重要意義,因而決定在廣東肇慶籌組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國民革命第四軍第三十四團,後改稱為獨立團。1925年11月,廣東區委決定,以鐵甲車隊全部和黃埔軍校抽調一部分人員為骨幹,再從廣東、廣西及湖南等地招募一批士兵組成全團共約2000人組建獨立團,由第四軍參謀處長、共產黨員葉挺擔任團長。獨立團成立一個共產黨支部,作為全團的領導核心,直屬中共廣東區委領導。黨支部幹事會(支委會)成員為葉挺、周士第、董朗等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獨立團十分重視政治思想教育和軍事訓練。獨立團很快成為一支具有堅強戰鬥力的革命部隊,取得了一連串的戰果,受到了中共廣東區委的讚揚。
第3集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國民革命軍在蘇聯顧問指導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在沿途人民民眾大力支持下,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北伐進軍過程中,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捨生忘死,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尤其是共產黨員葉挺領導的獨立團。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即奉命擔任北伐先遣隊,從肇慶開赴湖南前線。6月,在友軍配合下,於湖南淥田、龍家灣地區擊退北洋軍四個團的進攻,占領攸縣。7月,與友軍一起先後攻占醴陵等地。至10月,勇奪天險汀泗橋、賀勝橋,浴血奮戰武昌城,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戰功卓著,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由此贏得“鐵軍”殊榮。
第4集
1927年1月,獨立團改編為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葉挺任該師副師長,從第七十三團抽調骨幹組建第七十五團。葉挺升任第二十四師師長後,又從第七十三團抽調人員作第二十四師骨幹。當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如火如荼展開時,洪流中包裹的暗流、勝利中暗藏的危機也在發展。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隨後, 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以“分共”的名義,正式同共產黨決裂,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實行大逮捕、大屠殺。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共兩黨合作發動的大革命宣告失敗。在嚴酷的鬥爭和血的教訓中,黨深刻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不進行武裝反抗,就無異於坐以待斃,聽任整箇中國變成黑暗的中國。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黨所掌握和影響的軍隊2萬餘人舉行南昌起義。由葉挺獨立團發展起來的幾支部隊全部參加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隨後起義軍南下廣東,在潮汕地區失敗,轉移到海陸豐地區。留守三河壩的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移至湘南,於1928年4月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樣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正確道路。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2022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軍精神,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聯合廣東廣播電視台、華夏傳記(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攝製的理論文獻紀錄片《鐵軍魂》。《鐵軍魂》開機前,攝製組主創人員與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軍分區、肇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肇慶市廣播電視台、肇慶市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的相關領導、專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2022年3月2日,該片在肇慶市正式開機拍攝,攝製組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拍攝。
製作過程
《鐵軍魂》將發黃的文字史料圖像化的敘事手法,成功將人們從舊紙堆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其中將《周士第回憶錄》中關於“鐵軍”的歷史記憶與歷史圖像結合,使歷史文獻有了鮮活的味道。軍事科學院研究院陳力對“四操三講”制度的詳細解讀,配合以演練的畫面,這既可以讓歷史更順利地成為觀眾的記憶,也無形中增強了地方記憶的權威性。除此之外,《鐵軍魂》將歷史圖像和此在圖像互相交疊,這種獨特的圖像敘事方式使得讀者的歷史感和記憶感得到了更為共鳴的建構。
主創團隊
總策劃 | |
---|
出品人 | |
---|
總製片人 | |
---|
製片 | |
---|
顧問 | |
---|
總監製 | |
---|
監製 | |
---|
總撰稿 | |
---|
總編導 | |
---|
視覺指導 | |
---|
解說 | |
---|
錄音 | |
---|
燈光 | |
---|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幕後花絮
《鐵軍魂》第一集中直接引用的資料是拍攝於1924年,目前(截至2022年)唯一能找到的關於鐵甲車隊的視頻資料。
《鐵軍魂》片頭所呈現的閱江樓,是葉挺獨立團於1925年11月21日成立時的所在地。
《鐵軍魂》中的地方記憶是指葉挺獨立團的團史在地方上的記錄和傳承的譜系,如閱江樓、七星岩、北嶺山、鼎湖山、西江等承載這段歷史的地方風物。
紀錄片開篇小小志願者走進閱江樓,加入了小學生志願者的細節是希望下一代能夠銘記艱苦光輝的歷史,賡續紅色血脈。
獲獎記錄
作品評價
該片如同一首迴腸盪氣的英雄史詩,描寫了葉挺獨立團在肇慶閱江樓前正式成立、在肇慶進行的嚴格軍政訓練,以及出征北伐的艱苦歷程中捨生忘死、英勇無畏的戰鬥歷史,是留給後來者的寶貴財富。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時刻上,鐵軍留給觀眾的精神財富無疑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鐵軍魂》基於客觀翔實的史料,深入肇慶等地進行田野調查,再現了葉挺所率領的“鐵軍”,即葉挺獨立團的建軍史,及其初心和矢志。《鐵軍魂》既記錄了葉挺獨立團從肇慶出發成為“鐵軍”恢宏壯闊的歷史,更為大眾形成國家記憶和國家認同呈現出一種類似於紀念碑、文獻或節日的具象之物。(《西江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