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鐮葉紫菀
- 學名:Aster falcifolius Hand.-Mazz.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屬:紫菀屬 Aster
- 組:正菀組 Sect. Orthomeris
- 種:鐮葉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甘肅、陝西、湖北
- 系:鐮葉系 Ser. Falcifolii
形態特徵,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引種植物,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木質,粗壯。
莖
莖直立或斜升,高30-50厘米或更高,纖細,堅挺,被疏微毛,常分枝,上部有腋生的短花枝,全部有密生的葉。
葉
下部葉在花期枯落;中部葉狹長披針形,長4-10厘米,寬0.5-1.5厘米,基部圓形或楔形,無柄或漸狹成長達2毫米的短柄,全緣或中部以上有少數具小尖頭的疏鋸齒,上部漸尖或鐮狀漸尖;上部葉狹小,線狀披針形;全部葉稍有光澤,上面無毛,下面沿脈有疏短毛,有緣毛,中脈及近基三出脈在下面高起,側脈及網脈細密而顯明。
花
頭狀花序徑2.5-3厘米,在花枝上頂生,或腋生而有短花序梗或無梗;苞葉披針狀線形,常密集且漸轉變為總苞片。總苞近倒錐狀,長7-10毫米,徑8-12毫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草質,披針形,長達4毫米,寬1毫米,被密微毛及緣毛;內層長約8毫米,寬約1.5毫米,有顯明的3-5條紋,邊緣寬膜質,有緣毛,頂端草質,稀有毛。舌狀花10-20個,舌片線形,淺紅紫色或白色,頂端尖或圓形,長約10毫米,寬1-2毫米,管部長3毫米,有短微毛。
管狀花長6-6.5毫米,管部長2-2.5毫米,裂片長0.7毫米;花柱附片長1毫米。冠毛稍紅紫色,有時白色,與管狀花花冠等長,有多數微糙毛,常有少數外層短毛。
果
瘦果長圓形,長3毫米,扁,一面有肋,被微粗毛。
花果期
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450米的低山坡地、路邊和溪岸。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西部及西北部(寶興、茂縣、灌縣等)、甘肅南部(文縣)、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房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