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靖寰

鐘靖寰(1911~2000),廣東省五華縣岐嶺鎮王化村人,畢業於中山大學工學院化工系。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五華縣委書記、東江前方特別委員會兼增城中心縣委書記、東江二區支前司令部統籌科科長、廣東省糖業公司業務室主任、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工礦館副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廣州銷售站副站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靖寰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2000年
  • 出生地:廣東省五華縣
簡介,生平,

簡介

鐘靖寰(1911~2000),廣東省五華縣岐嶺鎮王化村人。
1925~1932年就讀於五華縣立一中、潮州金山中學、中大師範部。1926年加入新學生社(中共外圍組織)。1932~1934年在五華縣立中學任教。1934年9月考入中山大學工學院化工系。1935年7月加入中國青年抗日大同盟(簡稱“中青”,中共外圍組織)。
1937年7月中山大學畢業,恰遇國難當頭,他毅然回到家鄉開展革命工作。先任《五華周報》編輯,後任《五華日報》總編輯,大力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辦報期間,發展培養了一批進步青年,成立“五華縣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並任負責人,推動了全縣各地抗日救亡團體的建立和民眾性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938年2月,為有利於接近民眾、教育青年學生,他受聘於五華縣立二中(設河口)任教員。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入黨後,積極培養發展新黨員,在五華縣立二中建立五華縣重建中共地方組織的第一個支部,任書記。5月,奉中共廣東省委指示,成立中共五華縣工作委員會,任工委書記。12月,中共五華縣工委改組為中共五華縣委,任縣委書記。
至1939年夏,全縣發展中共黨員120餘人,建立了第一區委會(華城、岐嶺一帶)、第二區委會(轉水、水寨、橫陂一帶)和第三區委會(縣南上山區)。中共支部在學校和農村中相繼建立。在縣委領導下,基層黨組織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充分運用民間已有的窮人會、老人會、互助會去領導、教育和接近社會上層人士及民眾,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1939年11月,由於其政治面目已經暴露,被中共東江特委調任惠州華僑回鄉服務團巡視員。1940年10月始,調增城中心縣委工作,先後任增城中心縣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東江前方特別委員會兼增城中心縣委書記。1942年被國民黨捕獲。
1943年6月出獄後,以教書為掩蔽,先後任教於韶州師範、龍川二中、五華縣立一中、五華振興中學及梅縣廣益中學、華光中學。1948年8月至1949年11月,先後任東江二區上莞鄉政府指導員、河源縣政府民政科科長、東江二區行政督導處督導員兼糧管科科長、東江二區支前司令部統籌科科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廣東省糖業公司業務室主任、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工礦館副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廣州銷售站副站長等職。1958年6月被劃成“右派”,下放省人委農場勞動。
1961年10月回原單位,當倉管員。1962年10月至1968年10月,在廣東省科委、科協、省業餘科技大學當教員。後下放到英德、連山“五七幹校”勞動。1973年3月至1983年5月調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工作。1978年恢復名譽,恢復原薪。1983年5月離休。
2000年3月18日在廣州病逝,終年89歲。

生平

1928年畢業於五華縣立一中國中(設華城)。學習期間,積極參加“新學生社”活動。畢業後,分別就讀潮州金山中學高中、廣州中山大學師範部,後回家鄉任過2年中學教師。
1934年9月進中山大學工學院化工系讀書。
1935年7月,由鐘遠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國青年抗日同盟(簡稱“中青”)。同期參加革命工作。其間,積極參加“中青”所發起的愛國學生運動。
1937年7月,鐘靖寰從中山大學畢業,8月奉命回到家鄉五華開展革命工作。經進步人士鐘國樓等人推薦,他在《五華周報》擔任編輯。不久,又進一步擴大宣傳陣地,把《五華周報》擴編為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五華日報》,大力宣傳中共抗日救國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他通過辦報與召開讀者座談會活動,發現培養了一批抗日積極分子,成立了全縣的“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以此作為中共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公開、合法組織,為五華重建黨組織工作打下了基礎。
1938年2月,他受聘以五華縣立二中任教員。同年4月,中共廣東省委通知他的黨籍已正式批准。此後,省委認為五華重建黨組織的時機已成熟。於是,他在師生中發展黨員,成立中共縣立二中支部,任書記。接著,同年5月,奉省委指示,成立中共五華縣工作委員會,仍任他為書記。任教期間,邊教學邊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為《二中校刊》撰寫抗日救亡理論與實踐文章。並發起在校成立“抗日前衛隊”,任政治部長。同年12月,中共五華縣工作委員會改組為中共五華縣委員會,任縣委書記。
1939年11月,國民黨反共逆流加劇,鐘靖寰政治面目暴露,被中共東江特委調任為惠州華僑回鄉服務團巡視員。
1940年10月起,調增城中心縣委工作。先後任增城中心縣委組織部長、副書記兼統戰部長,東江前方特別委員會委員兼增城中心縣委書記。
1942年發生“粵北事件”,中共廣東省委機關遭破壞,國民黨頑固派到處追捕共產黨人,他曾被捕入獄。出獄後以教書為掩蔽,先後任教於韶州師範、龍川二中、五華一中、五華振興中學及梅縣廣益中學、華光中學。1948年8月後,歷任粵贛邊支隊連隊指導員、河源縣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長、東江行政委員會督導員、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支前司令部統籌科科長等職。
1949年12月後,曾任廣東糖業公司業務室主任、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工礦館副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廣州銷售站長等職。
1962年10月,調任省科委、科協工作。
1973年3月,調任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圖書情報資料研究室副主任。
1983年5月離休(副廳級)。
2000年3月18日在廣州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