鏨菜(管狀花目益母草屬植物)

鏨菜(管狀花目益母草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鏨菜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鏨菜,多年生草本,有於其上密生鬚根的圓錐形主根。莖直立,葉片變異很大,最下部的葉通常脫落,近莖基部葉輪廓為卵圓形。輪傘花序腋生,多花,遠離而向頂密集組成長穗狀;小苞片少數,刺狀,直伸,花期8-9月,果期9-10月,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黑褐色。生於山坡或丘陵地上,海拔100-1200米。陝西用全草入藥,治產後腹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鏨菜
  • 拉丁學名:Leonurus pseudomacranthus Kitagawa
  • 別稱:白花益母膏、山玉米、樓台草、玉蓉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唇形科 Labiatae
  • 亞科:野芝麻亞科 Lamioideae
  • :野芝麻族 Lamieae
  • :益母草屬 Leonurus
  • 亞屬:益母草亞屬 Subg. 
  • :鏨菜
  • 大花益母草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於其上密生鬚根的圓錐形主根。
莖直立,高60-100厘米,單一,通常在莖的上部成對地分枝,分枝或短或長,均能育,莖及分枝鈍四棱形,明顯具槽,密被貼生倒向的微柔毛,在節間上尤為密集,上部具花序。
葉片變異很大,最下部的葉通常脫落,近莖基部葉輪廓為卵圓形,長6-7厘米,寬4-5厘米,3裂,分裂達中部,裂片幾相等,邊緣疏生粗鋸齒狀牙齒,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近革質,上面暗綠色,稍密被糙伏小硬毛,粗糙,葉脈下陷,具皺紋,下面淡綠色,主沿脈上有貼生的小硬毛,其間散布淡黃色腺點,葉脈明顯凸起,葉柄長1-2厘米,多少具狹翅,腹面具槽,背面圓形,密被小硬毛;莖中部的葉通常不裂,輪廓為長圓形,邊緣疏生4-5對齒,最下方的一對齒多少呈半裂片狀,其餘均為鋸齒狀牙齒,葉柄較短,長在1厘米以下;花序上的苞葉最小,近於線狀長圓形,長3厘米,寬1厘米,全緣,或於先端疏生1-2齒,無柄。
輪傘花序腋生,多花,遠離而向頂密集組成長穗狀;小苞片少數,刺狀,直伸,長5-6毫米,基部相連線,具糙硬毛,綠色;花梗無。花萼管狀,長7-8毫米,外面被微硬毛,沿脈上被長硬毛,其間混有淡黃色腺點,中部以上均綠色,中部以下漸近基部毛被疏少而呈草黃色,內面無毛,脈5,除近基部外明顯突出,齒5,前2齒靠合,較大,長5毫米,直伸,鑽狀,先端刺尖,後3齒較小,均等大,長3毫米,直伸,三角狀鑽形,先端刺尖。花冠白色,常帶紫紋,長1.8厘米,冠筒長約8毫米,外面在中部以下無毛,中部以上被疏柔毛,內面在上部被短柔毛,中部具近水平向的鱗狀毛毛環,其下方無毛,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狀卵形,先端近圓形,基部略收縮,長達1厘米,直伸,稍內凹,全緣,白色,外被疏柔毛,內面無毛,下唇輪廓為卵形,長約8毫米,寬約5毫米,白色,具紫紋,3裂,外被疏柔毛,內面無毛,中裂片較大,倒心形,先端微凹,明顯2小裂,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前對較長,花絲絲狀,扁平,具紫斑,中部以下或近基部有微柔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絲狀,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
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黑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丘陵地上,海拔100-1200米。

分布範圍

產遼寧,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及江蘇(南至南京、宜興);模式標本采自遼寧大連。

主要價值

陝西用全草入藥,治產後腹痛。
【藥用部分】苗
【性味歸經】辛,平,無毒。
【功能主治】破血,產後腹痛,煮汁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