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歷史
世界歷史
關於擲鏈球的起源,一種說法認為是出自蘇格蘭和愛爾蘭在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在集市貿易期間,人們將裝有木柄的秤砣作投擲比賽,鐵匠和礦工們也用帶木柄的鐵錘進行擲遠比賽。以後,這種比賽活動逐漸在蘇格蘭、愛爾蘭的礦工和山民中流行起來。
19世紀後期,鏈球成為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運動會的比賽項目。那時的投擲方法是旋轉五圈後擲出,投擲的方向沒有限制。決定投擲距離的辦法,是從投擲者的前腳到鏈球的落點來計算。第一個紀錄是牛津大學學生在1873年創造的,他使用的球柄比較長,球體是用鉛做的。從那時起,鏈球才開始改為圓形,其後柄也由木製的改為鋼鏈。當時使用的器械是將木柄的鐵球,後為便於投擲,將木柄改為鋼鏈,鏈球由此而來。
1886年,在倫敦田徑俱樂部舉行的一次冠軍賽上,愛爾蘭人米切爾以110英尺4英寸的成績奪得冠軍。投擲圈直徑7英尺,即2.135米。
1887年,投擲圈直徑由7英尺擴大為9英尺,規定鏈球的鏈子為帶把手的鋼絲,總長度1.22米,而且鏈球體也逐漸縮小。為使球落地後能繼續滾動不致嵌入土中。採用圓形球體代替了有稜角的錘體。
1900年,在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擲鏈球被列為比賽項目。同時規定了在直徑2.135米的圓圈內投擲,鏈球落地的有效區為90°,以後改為60°。
1960年,美國康納利第一個突破70米大關,並創造了70.33米的世界紀錄。
1954年,克里沃諾索夫接連5次創世界紀錄。
1960-1988年,蘇聯除1968年、1984年兩屆奧運會未參加外,包攬了其餘各屆的金牌。特別是1976年奧運會時,幫達丘克帶著他的兩名學生參賽,師徒三人包攬全部獎牌。
2000年,女子鏈球被悉尼奧運會列入比賽項目。
中國歷史
第一個鏈球紀錄是在1954年創造的,成績為29.92米。
1956-1966年,鏈球在中國發展較快。1957年,鏈球的全國紀錄達到50.68米;1963年,紀錄為62.33米,與當時的世界紀錄相差7.47米,接近了世界水平。
1967-1972年,鏈球訓練呈停滯狀態。從1973年起,鏈球運動的訓練重新恢復。1976年,鏈球的全國紀錄達到63.96米。1986年,全國紀錄為70.08米。
1988年後,
畢忠6次創全國紀錄,並以77.04米創造亞洲當時的紀錄。
1998年,在亞洲田徑錦標賽上,
顧原以70米的成績為中國取得了歷史上第一塊女子鏈球的金牌,同時她也是亞洲第一個投出70米的選手。
2002年,在亞洲田徑錦標賽上,顧原又以71米10的成績在次打破亞洲紀錄。她曾先後14次打破亞洲紀錄,為中國鏈球項目的發展墊下了一定的基礎。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
張文秀以72米03的成績取得了第七名,成為第一個進入奧運會鏈球決賽的中國運動員。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張文秀以74米32的成績為中國拿下了田徑歷史上唯一一塊鏈球項目的銅牌。
硬體要求
已落地區在投擲方向上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套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適宜材料鋪設落地區,鏈球落地時應能留下痕跡。套用寬5厘米的兩條白線標出落地區,如將兩條白線延長,則應以40度角相交於投擲圈圓心。
註:可用下列方法精確設定40度扇形落地區,在距投擲目圓心20米處,二條落地區角度線相距13.68米。即每離開圓心1米,落地區角度線的根距增加68.4厘米。
(1)必須從擋網或護籠內將鏈球擲出,以確保觀眾、工作人員和運動員的安全。本條款中規定的護籠,適用於場內有其他項目同時比賽,或者是比賽在體育場外舉行並且周圍有觀眾的情況。在訓練場地可以不使用此種護籠,結構更為簡單的設備即可滿足需要。如向國家田徑組織或國際田聯總部諮詢可以得到合理的建議。
(2)在設計、製造和維護鏈球護籠時,應使其能夠阻擋重量為7.26千克、以32米/秒的最大速度運行的鏈球。護籠的安放應使其消除鏈球彈出護籠或向運動員反彈或從護籠頂部飛出的危險。凡符合本條款的要求,各種設計和結構的護籠均可使用。
(3)護籠的俯視圖應為U字形。護籠開口寬度應為6米。護籠開口寬度6米須以活動擋網內沿為準。位於投擲圈圓心前方7米處護籠後部擋網或掛網的最低點高度至少應為7米。開口處2.8米長的擋網和活動擋網的高度至少應為10米。護籠的設計與結構應能防止鏈球從護籠或擋網的連線處擋網或掛網下方衝出。
註:在投擲圈後部如何安放擋網和掛網並不重要,但掛網距離投擲圈圓心的距離至少為3.5米。
(4)護籠前端應放置兩塊活動擋網,每塊寬2米,高至少10米,每次只能使用其中一塊。
注1:左側活動擋網適用於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運動員,右側活動擋網適用於順時針旋轉的運動員。鑒於左手和右手投擲者同場比賽時需要移動兩側活動擋網,因此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小的人力移動活動擋網極為重要。
注2:操作時,活動擋網必須嚴格處於圖中所示的位置。因此,設計活動擋網時必須帶有將活動擋網鎖定在關閉位置上的裝置。建議設立計活動擋網時必須帶有將活動擋網鎖定在關閉位置上的裝置。建議設立一個操作活動擋網位置的標記(可以是臨時或永久的標記)。
注3:活動擋網的結構和操作方式取決於護籠的整體設計,可為滑動式,或與一水平軸或垂直軸鉸接,或可以拆卸。對活動擋網的唯一堅固性要求是使擋網能夠完全擋住鏈球的衝擊,不得有在固定擋網和活動擋網之間衝出的任何危險。
注4:如能提供同樣角度的保護而不增大危險區,與常規設計相比具有革新式樣的設計也可得到國際田聯批准。
(5)製作護籠的擋網可採用適宜的天然材料或合成纖維,也可採用低碳鋼絲或高抗張力鋼絲。繩索網眼最大尺寸為44毫米,鋼絲網眼最大尺寸為50毫米。
註:對於護網的規格和安全檢查程式在國際田聯《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手冊》中有詳細規定。
(6)如要使用同一護籠投擲鏈球,有兩種安裝方法可供選擇。最簡單的方法是安裝直徑分別為2.135米和2.50米的同心鐵圈,使擲鏈球使用同一個圈內地面。另一種方法是在同一個護籠內將鏈球圈分開設定。兩個投擲圈必須縱向排列在落地區中軸線上。
註:在投擲圈後部如何安放擋網和掛網並不重要,但掛網至同心鐵圈圓心的距離至少為3.5米。
(7)用左手和右手投擲的運動員同場比賽時,從護籠內投擲的最大危險扇形區均為53度左右。因此,護籠的位置和方向對於安全使用極為重要。擋網的固定方式,必須保證開口寬度在擋網的任何高度上都相同。
投擲圈應以帶形鋼、鐵或其他適宜的材料製成,上沿與圈外地面齊平。圈內地面可用混凝土、瀝青或其他堅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內地面應保持水平,低於鐵圈上沿14-26毫米。投擲圈內沿直徑應為2.135米(15毫米)。鐵圈邊沿至少厚6毫米,塗成白色。從投擲圈兩側頂端向外各畫一條寬5厘米、長至少75厘米的白線,此線可以畫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適宜的材料製成。白線後沿的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的圓心,並與投擲區中軸線垂直。可在鐵餅圈內投擲鏈球,但圓圈直徑須從2.50米減為2.135米。也可在鐵餅圈內安放一個鏈球投擲圈。
鏈球應由三部分組成:球體、鏈子和把手。
鏈球球體:套用固體的鐵或硬度不低於銅的其他金屬製成鏈球球體,或用此類金屬製成外殼,中。已灌鉛或其他固體材料。男子鏈球的球體直徑最小為110毫米,女子鏈球的球體直徑最小為95毫米。鏈球球體外形應為完整的球形。如果使用填充物,應使其不能移動,球體重心至中。動的距離不應大於6毫米。球體重心至球體中心距離不得大於6毫米,將去掉把手和鏈子的球體放在一個水平的、直徑為12毫米的圓形口刃上,一球體必須保持平衡。
鏈子:應以直而有彈性、不易折斷的單根鋼絲製成。鋼絲直徑不小於3毫米,即回四號標準鋼絲。投擲時鏈子應無明顯延長,鋼絲的一端或兩端可彎成環狀以便於連線。鏈子應藉助於轉動軸承與球體連線,轉動軸承可為
滑動軸承或
滾珠軸承。把手與鏈子的連線應為環狀連線,不得使用轉動軸承。
把手:把手可為單環或雙環結構,但必須質地堅硬,沒有任何種類的鉸鏈連線。投擲時不得有顯著延長。把手與鏈子的連線必須做到把手在鏈環中轉動時,鏈球的總長度不得增加。
在投擲圈內比賽的投擲項目,比賽中僅允許運動員使用一個標誌物,此標誌物可直接放置在投擲圈後面或僅靠投擲圈附近。標誌物僅限運動員在自己試投期間臨時放置,並且不能幹擾裁判員的視線。落地區內及旁邊不能放置任何標誌物。
(1)紅旗4面。
(2)白旗4面。
(3)黃旗1面。
(4)田賽成績公告牌1個。
(5)落點標記插簽2個。
(6)成績標記1套。
(7)秒表1個。
(8)清洗器械水桶2個。
(9)硬掃帚1把。
(10)椅子8把。
(11)長凳3條。
(12)裁判桌2張。
(13)帶夾書寫板4個。
(14)筆8支。
(15)世界紀錄標誌1個。
(16)亞洲紀錄標誌1個。
(17)松香袋1袋。
(18)鎂粉袋1袋。
(19)毛巾4條。
(20)飲水桶和杯子1套。
(21)小垃圾箱1個。
(22)小錘1個。
(23)U型釘40枚。
(24)傘或防雨具10把。
(25)計時鐘1個。
(26)距離標記,男80米、90米、100米各2個,女50米、60米、70米各2個。
(27)角度線帶(100米)2根。
(28)角度線帶樁。
(29)100米玻璃纖維尺2把。
(30)100米鋼尺1把。
(31)標槍架2個。
(32)工具箱1個
(33)風標1個。
(34)助跑標記2個。
(35)標槍,男、女各12支。
比賽規則
1、應抽籤決定運動員試擲順序。
2、運動員超過8人,應允許每人試擲3次,有效成績最好的前8名運動員可再試擲3次,試擲順序與前3次試擲後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試擲結束後出現第8名成績相等,按規則第146條3處理。當比賽人數只有8人或少於8人時,每人均可試擲6次。
3、比賽開始前,運動員可在比賽場地練習投擲,練習時應按抽籤排定的順序進行,並始終處於裁判員的監督之下。
4、一旦比賽開始,運動員不得持器械練習。無論持器械與否,均不得使用投擲圈或落地區內地面練習試擲。
5、應從投擲圈內擲出鏈球。運動員必須從靜止姿勢開始進行試擲。
在預擺和旋轉前的開始姿勢中,運動員可將球體放在圈內或圈外地面。允許運動員觸及投擲圈內側。
6、運動員進行預擺或旋轉時,如果鏈球球體觸及地面或鐵圈上沿不判為犯規,但球體觸地後,運動員停止試擲一邊重新開始試擲,應判為一次試擲失敗。
7、(a)不允許使用任何裝置對投擲時的運動員進行幫助,例如使用帶子將量各或更多的手指綁在一起。允許用膠布對個別手指進行包紮,但應在該項比賽開始前給該項目主裁判察看。除開放性傷口需要包紮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繃帶或膠布。
(b)允許使用保護雙手的手套。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必須光滑。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尖必須露出。
(c)為了更好地持握器械,允許運動員使用某種物質,但僅限於雙手或手套。
(d)為防止脊柱受傷,運動員可系一條皮帶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的帶子。
(e)不允許運動員向圈內或鞋底噴灑任何物質。
8、運動員進入圈內開始試擲後,如果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圈外地面或鐵圈上沿,均為一次試擲失敗。
9、如果在試擲中本違反上述規則,運動員可中止已開始的試擲,可將器械放在圈內或圈外,在遵守本條第13款的前提下,可以離開投擲圈,然後返迴圈內從靜止姿勢重新開始試擲。
註:本款中允許的所有行動應包括在規則第142條4中規定的一次試擲的時限之內。
10、如鏈球在試擲時或在空中斷脫,只要試擲符合規則,不應判為一次試擲失敗,如果運動員因次失去平衡而犯規,也不應判為試擲失敗。
11、鏈球球體應完全落在落地區角度線內沿以內,試擲方為有效。
12、每次有效試擲後,應立即測量成績。從鏈球球體落地痕跡取直線量至投擲圈內沿,測量線應通過投擲圈圓心。
13、運動員在器械落地後方可離開投擲圈。離開投擲圈時,首先觸及的鐵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須完全在圈外白線的後面。白線後沿的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圓心。
14、應將器械送回投擲圈,不許擲回。
15、應以每名運動員最好的一次試擲成績,包括因第一名成績相等而進行的決名次賽的試擲成績,作為其最後的決定成績。
重要賽事
鏈球運動的國際性比賽主要有奧運會鏈球比賽、世界田徑錦標賽鏈球比賽、洲運會田徑賽鏈球比賽等,這些比賽均由世界田徑聯合會或由國際田聯批准由各洲的業餘田徑聯合會承辦。中國鏈球運動賽事主要有全國田徑錦標賽鏈球比賽等。
組織機構
世界田徑:國際性的田徑運動的管理組織。其前身是於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的“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該聯合會的主要職責是在全球開展田徑運動,制定田徑比賽的計時方法及建立世界紀錄的標準等。2019年,國際田徑聯合會在摩納哥舉行的第217屆理事會上通過了更改名稱和會徽的決議,國際田徑聯合會更名為“世界田徑”。
亞洲田徑協會聯合會:197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簡稱“亞田聯”,亞田聯組織的主要賽事有亞運會田徑比賽、亞洲田徑錦標賽。
中國田徑協會: 簡稱“中國田協”,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管轄田徑運動的全國性運動協會,也是世界田聯、亞田聯及相應國際和地區田徑組織承認的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田徑活動的唯一合法組織。中國田徑協會宗旨是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為中國田徑事業的發展積累必要的資源,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倡導公平競賽,堅決反對使用興奮劑,弘揚體育精神,提高田徑運動技術水平,促進田徑事業健康發展等。
代表人物
尤里·謝迪赫,蘇聯鏈球運動員。1971年,16歲的謝迪赫已能把鏈球投到57.02米。1974年,謝迪赫以70.86米的成績第一次突破“70米大關”,並創造了世界中學生紀錄。1976年,謝迪赫以77.52米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並奪得金牌。1980年,謝迪赫先是以0.38米和80.64米的成績兩次打破世界紀錄,接著又以81.80米的優異成績創造世界紀錄,並蟬聯奧運會金牌。1984年,謝迪赫以86.34米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突破85米的鏈球運動員。
顧原,中國鏈球運動員。1998年,顧原在全國田徑青年錦標賽上投出了61.42米的成績,刷新了由日本人保持的亞洲紀錄。同年,顧原在日本福岡舉行的亞錦賽上再度刷新亞洲紀錄,為中國奪得亞錦賽女子鏈球首金。2002年,顧原在世界盃徑賽女子鏈球的比賽中以70.75米的成績擊敗其他參賽選手,為亞洲贏得了第一個冠軍。
張文秀,中國鏈球運動員。2007年,張文秀奪得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鏈球第三名。2008年,張文秀在北京奧運會上以74.32米獲得銅牌。此外,張文秀曾多次打破亞洲青年紀錄、世界青年紀錄、全國紀錄、亞洲紀錄。
項目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