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拾遺》主要內容:一個人與一座山樓的機緣,很像傳奇,引來眾人稱讚,讓人不可思議,卻真實存在,但一座山樓從天而降,巍然矗立於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後,八閩大地風調雨順,眾生驚呼之餘,早已開始文化尋根,從信仰回歸至風水造設,再到道德重建,我們讚嘆說:道法自然,萬物有序。
基本介紹
- 書名:鎮海樓拾遺
-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32
- 品牌:海峽文藝出版社
- 作者:陳輝忠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500068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鎮海樓拾遺》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陳輝忠,生於福建惠安塗察公社南埔火隊第九生產隊,先後就讀於南埔國小和惠安四中,得過“三好生”稱號。畢業於福建農學院,廈門人學MPA碩士研究生。離消淨,愛霸書,會思考。十二歲開始發表文章。農村調研報告曾多次獲得福建省領導批示督查。現為福建省省直機關某幹校副校長。
媒體推薦
厝邊頭尾,做堆牽拾。鄉情感召,文以載道。
——昆兄
母子愛,兄弟情,一草一木,故鄉之眷念;敘人栩栩如生,言情歷歷在目,寫物入木三分,說景生動活潑。彼年光景,妙筆生花,吾學之楷模。
——文權
鄉土本色,至真至誠。修身養性,無執無妄。
——鵬兄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母親
母親
父親
祖父
外祖父
舅舅
大海的兒子
阿昌
街角修車人
土特產
底樓依姆
牽引的手
往事如煙
有關同學
致水生君
尋常的幸福
女人在外
第二輯 村莊舊事
村莊舊事
農家養豬瑣憶
村中筆記
鄉村紀事
惠東的“雜摸”與“打捕”
石頭隨想
童年,老家門前有樹林
母校惠安四中
君來客尚品
第三輯 鎮海樓拾遺
鎮海樓拾遺
華林寺小記
辦公室綠蘿
河道邊
鳳凰行散記
西子湖邊行
山巔老榕
歐冶池覓幽
大院六月
古寺千年
嘉峪關印象
古榕暢想
好在陽光
走近小巷
暑將遠去
秋日山林
桃花盛開
流浪的樹
菊香清源山
文筆峰,文山
第四輯 本命年記
本命年記
走向清明
一節兩地過
春節記憶
驚蟄記
放愛一條生路
綠色家園
七樓生活雜憶
樓上樓下
買房
陽光照耀
心中明月
春雨之盼
金秋月色
小偷光臨寒舍說
春燕送福
房子及其他
清明,清明
第五輯 尋找寫的理由
尋找寫的理由
又是一年讀與寫
遭遇感謝
無法表達
災難並不遙遠
雲逸
心,為你敞開
高處
差別
腳踏車
關於冊子
後記
後記
壬辰年兜將至,人心躁動,車馬嘶啞。但從坊巷到廟堂,人們都察覺到,這年很特別,尤為清淨,似乎從來沒有過。這是良好的開端。很多人開始潛心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聆聽到先人的聲音,做到先知先覺;愛父母親,近老百姓,才能真正接地氣,從而有所作為。
春日之下,站在鎮海樓之上,雖不能如古人遠眺千里閩江入海口,但榕城氣象蔚然大觀,儒家思想無法釋懷。感恩聖賢,朱子家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百善孝為先。我想起父母親,他們走不出故鄉南埔村,那裡交通不便,資源貧瘠。十一年前,當父母親偶然與省長聯繫在一起時,我清楚明鏡高懸,對文字與筆墨更加敬重。原來,我是可以寫的,也必須要寫好。人先有牽掛,然後有使命。連父母都不愛之徒,根本無資格談為人民服務。
生命是堅強的,又是脆弱的。我不定期寫母親,每逢母親節時,都有幸被報社採用。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也許此母親,已非彼母親。我不會寫文章,但趨至真至誠,語言直白樸素。許多人說,令慈修善,通情達理。但我朝夕相處,看出局限,只因她歸屬弱勢群體,經常無處訴求,故她多重信仰,千處祈求庇護。寫父親時,我每每早起,洗刷焚香入清靜,抱住電腦痛哭,心力交瘁,我不斷思考生死病痛,人怎能就這樣消失?願父親遠去,能換來母親健康,喚醒兄弟新生。
大隱隱於市,是高人行為。吾輩出世入俗,奔走於城鄉之間,不斷懷疑城市,悲憫農村,它們的快速發展讓我充滿警惕,恐慌隨之而來。就說農村,很多家庭住上洋樓,開起小汽車,供出大學生,他們臉上卻仍然寫著不幸與不爭。當鋼鐵洪流從城市開始包抄村莊時,我卻渴望能看到公交站台,看到人們相互攙扶,厝邊噓寒問暖,不攀比車輛,有詩情畫意。過春節,買部腳踏車在村里騎開,村人背後哈哈大笑,他們認為我理應躲在小車裡。我似乎成了異類,也覺得自己的做法張揚了。可以肯定,是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於是記錄些什麼,集成小冊,期待拋磚引玉。
感恩是常態。長期從事文字工作,讓我敬惜字紙,不斷推敲事理;俯形案牘間,使我無限牽掛,尤其是家鄉父老。媒體眾多好朋友,培育我正氣浩然,愛憎分明。長相平平,朋友卻說,我貌如鐘馗,著實抬舉。只因吾筆,村莊或人或事,一次次被寫成公文,進入公僕們的視野。其實,我內心祈禱,只願她能平靜安寧些,因為那是父母親賴以生存和終老的故土。感謝祖先遺留下來的語言和文字,至少讓我能擁有一份掌聲之後的淡定與清晰明了的堅持,感覺自己真實地存在。
眾人拾柴火焰高。昆明、朝東和建宏先生對待文章虔誠無比,長期給予鼓勵;春輝、朝暉與文忠兄更是催人奮進。坤兄贈言:“不可封筆。”文山兄贈言:“以樓為鑑,心波自平;大巧若拙,說心裡話,寫好文章。”培川兄贈言:“趁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有很多朋友,或念予高堂聽,或推薦孩子讀。兒子說,你是窮酸文人,卻到處顯擺。他改我文章個別字眼,評日:比以前進步了,讓人竊喜。以上皆策我前行,不敢怠慢。
善有福報。十幾年來,崑山先生攜子女在榕城打拚創業,我為鄉里人,見證其成長、發展和壯大,樂善好施。對於轉型升級,我樂觀其成,充滿信心。
一葉一菩提。萬物都在塑造著我。民生多艱,我願有菩薩心腸,關注生活中的小人物。多年以後,我還牽掛著《土特產》中來自三明的一老一少,蒼天有眼,你們還好嗎? 日子整齊過去,煩惱無序而來。杭州靈隱寺有對聯日:“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曾國藩說,花未全開月未圓,非凡人境界能達。從文字到人生,概莫能外。要充滿信心,看到希望,學會等待,享受過程,千萬別怨天尤人。
我寫文章,一向說實話,通俗易懂。醜作生產,總得見人。您如指正,是吾榮幸。
學會感恩。
時蛇年孟春二十二。
序言
再謁鎮海樓
癸巳年正月初九,雨水。萬物萌動春將至。
是日下午,陽光燦爛,我一人從屏山公園,也就是從後山再次攀登,目標是久違的鎮海樓——福州的新地標。雖然她就在我身邊,從居家窗戶遠望可見,或上下班路上抬頭仰視,紅樓為綠樹簇擁,神秘而壯觀,但總是有一段距離,忽近忽遠的。
屏山是福州祖山,歷來為王室鐘愛。明洪武四年,駙馬都尉王恭來到福州重建府城。鎮海樓作為各城門樓的樣樓,是福州古城最高樓,為城正北指標,並作為海船昏夜入城的標誌,“樣樓觀海”曾是福州西湖外八景之一。民間傳說,明初海水漲潮時,可漫到屏山山腳,人們修建該樓,工在樓而意在海,即鎮住海水不淹沒城市,故名鎮海樓。該樓與廣州越秀山鎮海樓、杭州吳山鎮海樓同為東南沿海三大鎮海樓,與黃鶴樓等並稱為中國九大名樓。
三山是福州標誌。屏山有鎮海樓,烏山有烏塔,于山有白塔,形成三山兩塔一座樓。鎮海樓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為案,東襯鼓山,西托旗山。左前于山相扶,右前烏山呼應。烏龍、白龍雙江如玉帶環腰。明清以來,鎮海樓除了作為歷史名樓,還被作為太平盛世的象徵,所以屢毀屢建,不絕於世。
鎮海樓重建之前,我每次登頂屏山,皆無比清淨,心曠神怡,心生喜悅。我有幸在古榕樹下問道智者,從無樓處讀樓,進行思想與精神洗禮。曾經遠去的鎮海樓,穿越時空而來,閃耀智慧之光,如冬日暖陽沐浴著我,醍醐灌頂,酣暢淋漓。
“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這是趙朴初先生對弘一法師的評價。我也常常獨自在屏山之巔遙望明月,那是我無法企及的境界。徘徊於遺址處,從上而下慢悠悠飄落的黃葉,地上怯生生破土的新綠,我悟出悲欣交集的偈語。
我一介布衣,很早以前,試圖構建自己理想中的屏山鎮海樓。如今,百年基業就在眼前,讓人既驚又喜,恍若隔世。一個人與一座山樓的機緣,很像傳奇,引來眾人稱讚,讓人不可思議,卻真實存在。但一座山樓從天而降,巍然矗立於福州中軸線北端越王山之後,八閩大地風調雨順,眾生驚呼之餘,早已開始深思,從文化尋根至風水造設,再到道德重建,我們讚嘆:道法自然,萬物有序。
我信步登上二樓,抵達鎮海樓精神核心。右側有書法作品:“千秋福地萬樹屏山,八閩雄都一樓鎮海。”六百年來,先人絕對不會把鎮海樓字面理解簡單化。斯樓既成,海波永平?戚繼光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封侯為官,值得深思。古人科技不發達,但敬畏自然,索取有度。時代日新月異,人類上天入海,卻也頻遭自然無情報復。抬望眼,更讓人震撼的是林則徐書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公是中華民族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竭盡全力抵禦從海上洶洶而來的屈辱,我以為鎮海樓與他一樣,位居福州不可或缺的精神高地。
十年一彈指。鄙人發現鎮海樓,先從市級再到省級媒體廣而告之,之後有關部門的系列動作,一直讓我處於激動和不安之中,經常風雨中抵達遺址處,甚至半夜把建築專業的朋友帶上山,現場勘察一番。鎮海樓於2006年底開始重建,兩年後對外開放。樓體總高三十多米,由基座層、台基層及兩層樓閣組成。基座層內設地宮,台基層、樓閣一層作為展廳,二層作為觀景休閒廳。如今證實,一切在向真善美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講,發現鎮海樓,並以微薄之力搖旗吶喊,至少對自己是救贖,是我一生修來的福分。
此緣開來,上下山樓之間,常常有所醒悟,之餘抄抄寫寫,是種個人文化自覺,我早在《華林寺小記》中說清了。從這點來說,寫作是很有意義的,在提升自己同時,也有益於他人。個別不同聲音,促三省吾身,力求化為我進步的正能量。
春天來臨。
2013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