鍶-90(核素符號Sr)可經胃腸道、呼吸道、皮膚及傷口進入人體,公眾主要攝入途徑為食入。鍶在機體內主要滯留在骨骼,輻射效應以骨骼造血組織和骨骼組織的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為主。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環境水平,人體照射途徑,人體健康風險,體內代謝,損傷效應,診斷及治療,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環境水平
(1)大氣層核試驗釋放量。大氣層核爆炸形成的人工放射性物質是環境受到污染的重要原因。Sr全球累積沉積在1967—1972年達到460PBq的最大值,到2000年,該值衰減到250PBq。
(2)我國水體中 Sr 的放射性水平。2008 年全國主要江河水系國控斷面中,各監測點 Sr 放射性活度濃度與歷年監測結果相比,均未發生變化,其中長江水系中 25 個斷面的 Sr 的放射性活度濃度為<1.4~14.5 mBq/L。
(3)我國土壤中Sr的放射性水平。2008年,全國(除西藏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壤Sr放射性活度濃度監測值為:0.22~7.22Bq/kg。
(4)我國糧食、蔬菜和牛奶中Sr的放射性水平。不同時期糧食、蔬菜中Sr活度濃度也不同。歷年( 1960—1987)來,牛奶中Sr活度濃度在0.09~0.7Bq/L。
人體照射途徑
Sr可經胃腸道、呼吸道、皮膚及傷口進入人體,公眾主要攝入途徑為食入。
人體健康風險
體內代謝
(1)吸收。胃腸道:鍶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腸,在腸道內的吸收量的大小和吸收速度,與觀察對象的種類、年齡、食入物質的理化特性、胃腸道功能狀態等緊密相關。
呼吸道:吸入放射性物質在呼吸道各庫室的沉積分數取決於呼吸率和氣溶膠粒子的粒徑等。沉積在呼吸道放射性物質在呼吸道中的轉移和吸收取決於吸入物質的理化特性等。皮膚和傷口:放射性鍶的可溶性化合物可穿透完整皮膚侵入人體內。放射性鍶的難溶性化合物,很難經皮膚吸收。無論可溶性或難溶性化合物均可通過傷口吸收入體。
(2)分布。放射性鍶在體內的分布特點與鈣類似,主要分布在含鈣較多的組織,如骨骼和牙齒。放射性鍶在體液內為2價正電荷離子,與血漿蛋白中各組分或各組織中蛋白的結合併不牢固,Sr的化合物主要是以離子狀態或部分與有機酸結合成絡合物的形式,循環於血液中。它在血液中滯留時間很短,離開血液後,小部分滯留在軟組織中,大部分則選擇性地滯留於骨骼中。
鍶在脾臟、肝臟和腎臟等軟組織中滯留量約為骨骼中含量的1/1000~1/500,且結合不牢固,易於重新分布或排除。
損傷效應
鍶在機體內主要滯留在骨骼,因此它的輻射效應以骨骼造血組織和骨骼組織的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為主。
①確定性效應。表現為骨骼造血組織的破壞,導致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數量的顯著減少,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骨質形成異常,由於攝入體內的放射性鍶可大量侵入骨鹽中,骨組織的鈣化過程受到嚴重抑制,可誘發自發性骨折和彌散性的骨質疏鬆;動物實驗發現,進入體內的Sr還可引起實驗動物的晶體混濁,繼而發生白內障。
②隨機性效應。動物實驗表明,鍶所導致的隨機性效應主要為骨組織肉瘤(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和骨血管肉瘤),尤其以骨肉瘤多見;其次為白血病。
診斷及治療
(1)減少吸收。對尚未進入血流的放射性鍶,根據不同的污染途徑,採取相應的措施,以阻止放射性鍶的吸收。在胃腸道特異性阻吸收的藥物中,以褐藻酸鈉為最佳,日用量為10g。褐藻酸鈉的用藥時間是影響阻吸收效果的關鍵。研究證實,磷酸鋁凝膠、磷酸三鈣和氫氧化鋁等,也有阻止胃腸道吸收放射性鍶的效果。
(2)加速排除。
①絡合劑的套用。雙(二氨基乙基)醚四乙酸鈣(Ca-BAETA)與鈣、鍶結合的穩定常數比較接近,對放射性鍶的促排效果已為人體的促排治療所肯定。雙(二氨基乙基)硫四乙酸鈣(Ca-BASTA)對放射性鍶也有促排效果。在注射放射性鍶的同時,使用Ca-BASTA,骨骼中的放射性鍶滯留量減少40%~50%。
②影響骨質代謝促排。a.置換療法。大量服用鈣鹽,可減少放射性鍶在骨內的沉積,從而促進Sr的排除。當飲食中加入穩定性鍶時,放射性鍶在體內的滯留量可減少。如較長時期預防性給予穩定性鍶,進入骨骼的放射性鍶可平均減少10%~15%。b.口服氯化銨。口服氯化銨能明顯促進放射性鍶的排除。因為氯化銨能造成體內代謝性酸中毒,骨質分解代謝增強,使骨中鈣離子進入血流的量增加,腎臟對鈣的廓清率亦增加,因而尿鈣排除明顯增多。與此同時,機體內的放射性鍶也伴隨著鈣自骨中釋出而使排除量增加,並與尿鈣大致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