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橋

錦衣衛橋

天津市河北區南部有一條錦衣衛橋大街,北起金鐘河路,南至小關大街,長640米,寬6米。明代錦衣衛指揮使衙門就設於此地。清乾隆十一年(1746),在金鐘河上建了一座 錦衣衛橋 木橋,名錦衣衛橋,附近臨河村落亦以錦衣衛橋村命名。清鹹豐年間建成街道,以橋得名。1954年與大疊道、韋馱廟相接,統稱錦衣衛橋大街。兩側多為簡陋平房住宅,1998年這條路隨平房改造而被拆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衣衛橋
  • 位置:天津市河北區南部
  • 形狀:長640米,寬6米
  • 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
歷史與風景,錦衣衛,居住的名人,

歷史與風景

建於清乾隆年間的錦衣衛橋,為橫跨金鐘河的一座木橋,當時這裡是津門風景區之一,有清詩為證——“青簾斜掛杏林邊,垂柳蔭中系釣船;記取錦衣橋畔路,澹煙疏雨暮青天。““郊原雨足麥油油,長夏江村只是秋;何處垂楊堪系柳,錦衣橋畔酒家樓。”兩詩都寫到了錦衣衛橋畔的垂柳、酒家,自然風光與人文環境都是清新而樸實的。民國時期,這座古老的木橋被改造為鐵橋。1953年興修水利時該橋被拆除。

錦衣衛

“錦衣衛”是明代官署名,與“東廠”、“西廠”齊名,合稱“廠衛”,共為明代三大特務機構。初為皇宮禁衛軍,掌直駕侍衛。明成祖奪取皇位,欲以威懾群臣,命錦衣衛掌管巡察緝捕,為皇帝之耳目與爪牙,權力日重,擅作威福,用刑殘酷,為禍甚烈。明代特務機關可分三部分:一駐於京師,二派駐各地,三臨時向外差遣。三部分中以分駐各地的人數為多,各省及重鎮幾乎都設錦衣衛派駐分支機構,其任務就是偵察監督各地官吏軍民人等。明永樂十五年(1417),在遷都北京之前,明成祖從“錦衣衛”中抽調部分精銳開赴天津,在原天津三衛指揮衙門前設立錦衣衛指揮使衙門(所在地即今錦衣衛橋大街附近),以監察京津地區軍民動態。

居住的名人

清朝中葉以後,屢有名人望族在錦衣衛橋附近居住。清鹹豐“顧命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在政壇失利後返回故里,在錦衣衛橋村隱居養老。著名戲劇家、教育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總導演焦菊隱(1905年~1975年)就是其後人。焦菊隱導演的話劇有《龍鬚溝》、《茶館》、《蔡文姬》、《關漢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