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老家村民委員會,由聞集鎮命名並報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老家村民委員會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Qiánlǎojiā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6年
錢老家村民委員會,由聞集鎮命名並報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
錢老家村民委員會,由聞集鎮命名並報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明時,錢姓居此,故名。歷史沿革1969年建錢老家大隊,1984年2月成立錢老家村民委員會,以駐地錢老家得名。2006年區劃調整合併,取消該民眾自治組織。1...
錢家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45.00公里, 國土面積42.80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00℃,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443.00畝,其中人均耕地2.02畝;有林地51729....
錢家村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當湖街道南面,東鄰虹霓村、南靠通界、西為海鹽塘、北連勝利村。下轄有轄堰頭、顧家莊、孫家浜等14個自然村。村情概況 錢家村轄區範圍內有轄堰頭、顧家莊、孫家浜、北張家浜、錢家村、蔣家頭、...
錢渡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地當雙圩南埂,沿靠羅埠大河,設有人渡,渡者錢姓,得名錢渡,故得名錢渡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的古渡口。1961年成立戴橋公社錢渡大隊;1984年...
錢家埠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姓氏得名,又名下錢家埠,居民錢,以姓為主。歷史沿革 1949年為慈谿縣漁溪鄉七保;1950年為龍山鄉五村;1954年劃入餘姚;1956年為龍南高級社;1961年為龍山公社龍南大隊;1964年...
錢沙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境內有沙浜、錢家厙兩個大自然村,定名時兩村各取一字,故稱錢沙村。歷史沿革 新中國建立初,廢除保甲制,建立淀東區人民政府下設9個小鄉。錢家厙、沙浜、北榭麓、升...
錢畈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錢家畈自然村,該村系錢姓大畈莊,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郭河公社成立時,錢畈大隊屬之;1984年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錢畈村屬郭河鄉;...
錢滸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有滸圩,古代錢姓居民居住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2年成立郎溪鎮,屬之;1959年7月撤銷郎溪鎮建制,併入鐘橋人民公社,屬之;1961年由鐘橋人民公社劃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屬...
錢家涇村村民委員會 形成於1984年新中國成立初期,2002年撤銷錢家涇村村委會建制。地名來歷 以聚落名稱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轄區有該聚落“錢家涇村”。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村域為錢家涇、秋眉涇2個行政村,屬龍固區重固...
錢涇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位於錢涇村境內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0年,土地改革時,屬常熟縣中塘鄉(設新東、新農、前進、趙家村)、新塘鄉(設新陳、太平、河涇、蟹步、菜園村)。1956年,成立高級...
老家河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村委會駐地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村委會駐地老家河村自然村,且該村位於史河邊,年代久遠,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隸屬於胭脂人民公社,成立老家河大隊。1981年隸屬於關廟公社。1983年該村建制,將老家...
閻老家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地的居民點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 明朝時期,從山西來了一家閆姓人家,很富豪,自稱閆土地,後招來種地戶,發展壯大,站產立莊。又加上莊後有一個老古堆,很古老,故取名閆老家。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閻...
朱錢村村民委員會 朱錢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委會駐朱錢村,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時名稱為朱錢大隊,1984年更名為朱錢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行政區劃調整後撤銷。
代老家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代老家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年3月屬於黃嶺區高莊連社。1958年10月撤銷鄉鎮成立人民公社,屬白廟人民公社,名為楊營大隊,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屬鮦城區八里槐鄉...
2011年末,錢家土家族鄉轄沙壩1個居民委員會,黃土、下層、觀音灘、錢家岩、朗溪、平安、九嶺。大坪、青龍、樹壩、田壩、曹家、梅家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個居民小組、8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1年10月,錢家土家族鄉轄2個社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