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作品精選

錢穆作品精選

《錢穆作品精選》是202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穆作品精選
  • 作者:錢穆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71996
  • 類別:中國通史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從三聯版24種“錢穆作品系列”中精選15種,涵括作者一生對經學、史學和哲學的精研和深思。如對孔子和《論語》的典範研究;作為一個歷史學家,對中國歷史不同領域、不同專題的會通博識、深入淺出;而作者分別在青年和耄耋之年對宇宙自然、政治社會和德性修為的觀照和感悟,無論是“閒思”還是“盲言”,都洞徹天地,啟悟來者。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中國絕不是一個無制度的國家,而每一制度之後面,也必有其所以然的理論和思想,哪可輕輕用“專制黑暗”等字面來一筆抹殺呢?
——錢穆
本書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政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黃帝》
華夏文明的創始人: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的事跡雖茫昧不明,有關他們的傳說卻並非神話,其中充滿著古人的基本精神。本書即是講述他們的故事,雖非信史,然中國上古史真相,庶可於此諸故事中一窺究竟。
《秦漢史》
本書為作者於1931年所撰寫之講義,上自秦人一統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為一尚未完編之斷代史。作者秉其一貫高屋建瓴、融會貫通的史學要旨,深入淺出地梳理了秦漢兩代的政治、經濟、學術和文化,指呈了中國歷史上這一輝煌時期的精要所在。
《國史新論》
本書作者“旨求通俗,義取綜合”,從中國的社會文化演變、傳統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個側面,融古今、貫諸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之特質、癥結、演變及對當今社會現實的巨大影響,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精彩剖析。
《古史地理論叢》
錢穆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對古史地理亦卓有研究,《先秦諸子系年》《史記地名考》為其代表作。本書匯集作者民國時期考論古代歷史地理的文章二十餘篇,包括三篇長文《周初地理考》《古三苗疆域考》《楚辭地名考》,及多篇短論如《秦三十六郡考》《中國史上之南北強弱觀》《水利與水害》(上下篇)等。作者以通儒精神將地名學、史學、政治經濟、人文及民族學融為一體,辨析異地同名的歷史現象,探究古代部族遷徙之跡,進而說明中國歷史上各地經濟、政治、人文演進的古今變遷。
《中國歷史研究法》
本書由錢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講匯集而成,從通史和文化史的總題及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學術史、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等6個分題言簡意賅地論述了中國歷史研究的大義與方法。實為作者此後30年史學見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視為作者對中國史學大綱要義的簡要敘述。
作者認為,近人治學,都知注重材料與方法,但做學問,當知先應有一番意義。意義不同,則所採用之材料與其運用材料之方法,亦將隨之不同。故本書實乃錢穆先生對歷史研究之意義的闡述,然後再從意義來講研究方法。作者在序中言,此書可另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大義”。
《中國史學名著》
本書為一本簡明的史學史著作,扼要介紹了從《尚書》到《文史通義》的數部中國史學名著。作者從學科史的角度,提綱挈領地勾勒了中國史學的發生、發展、特徵和存在的問題,並從中西史學的比照中見出中國史學乃至中國思想和學術的精神與大義。
《莊子纂箋》
《莊子》一書為中國古籍中一部人人之書,但需學有根底,才能讀通此書。錢穆先生的《莊子纂箋》除郭象注外,詳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選擇,調和決奪,得一妥適之正解。全部《莊子》一字一句,無不操心,且上下接續,皆可通釋,宜為從古注書之上品。因此,本書非傳統意義上的“集注”或“集釋”,而是通過對歷代注釋的考量取捨,體現了作者對《莊子》在“義理、考據、辭章”方面的理解。
錢穆先生為治《莊》名家,曾有《莊老通辨》行世,考論《老子》書出《莊子》後,另有《先秦諸子系年》《老子辨》等亦可參照閱讀。
《現代中國學術論衡》
本書對近現代中國學術的新門類如宗教、哲學、科學、心理學、史學、考古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學、藝術、音樂等作了簡要的概評,既從中西比照的角度,指出了“中國重和合會通,西方重分別獨立”這一中西學術乃至思想文化之根本區別;又將各現代學術還諸舊傳統,指出其本屬相通及互有得失處,使見出“中西新舊有其異,亦有其同,仍可會通求之”。
《湖上閒思錄》
充滿閒思與玄想的哲學小品,分別就人類精神和文化領域諸多或具體或抽象的相對命題,如情與欲、理與氣、善與惡等作了靈動、細膩而深刻的分析與闡發,從二元對立的視角思索了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
《文化與教育》
本書乃匯集作者關於中國文化與教育諸問題的專論和演講詞而成,作者以其對中國文化精深閎大之體悟,揭示中西傳統與路線之差異,指明中國文化現代轉向之途徑,並以教育實施之弊端及其改革為特別關心所在,尋求民族健康發育之正途。
《人生十論》
本書匯集了作者討論人生問題的三次講演,一為“人生十論”,一為“人生三步聚”,一為“中國人生哲學”。作者從中國傳統文化入手,征諸當今潮流風氣,探討“心”、“我”、“自由”、“命”、“道”等終極問題,而不離人生日常態度,啟發讀者追溯本民族文化傳統的根源,思考中國人在現代社會安身立命的根本。
《新亞遺鐸》
1949年錢穆先生南下香港創立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1964年辭職,先後凡十六年,嘔心瀝血。本書即是作為教育家的錢穆這一段人生歷程的重要記錄,匯集其主政新亞書院期間對學生的各種講辭,包括歷年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日、校友日致辭,鼓勵青年立志,提倡為學、做人並重,講述傳統文化之精要,闡述大學教育之宗旨,體現其矢志不渝且終身實踐的教育思想。同時亦包括多篇重要的學術演講,如《中國儒學與文化傳統》《有關學問之道與術》《有關學問之系統》《歷史與地理》《我如何研究中國古史地名》等。我們由此可知錢穆先生在港英時期創辦學校、從事教育的苦心孤詣和他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與堅信不疑。
《晚學盲言》
錢穆先生晚學思想之集大成。乃作者晚年 “目盲不能視人”的情況下,由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迄時已92歲高齡。全書分上、中、下三部,一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次為政治社會人文之部,三為德性行為修養之部。雖篇各一義,而相貫相承,主旨為討論中西方文化傳統之異同,尤聚焦中國傳統的 “禮法之變”,以禮治法治對舉,依據禮治精神解釋中國政治,並針對當今世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重釋禮治,認為不是權力、財富、法律,而是德行,才是立國之本。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錢穆先生著名的自傳性作品,《八十憶雙親》寫於1974年,作者時年虛歲八十;《師友雜憶》寫於1977-1982年間,先後五年,作者此時已“雙目不能見字”。
暮年的錢先生以清通簡潔之文,在書中追懷雙親、憶念師友,情深意切,感人肺腑。讀者不僅由此得見錢穆一生的求學、著述與為人,亦能略窺現代教育和現代學術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讀者更能從此書感受到20世紀“國家社會家庭風氣人物思想學術一切之變”。與錢穆同時的胡適、湯用彤、顧頡剛、陳寅恪等現代著名學人,許多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此書亦多有展現。

圖書目錄

書目
黃帝
秦漢史
國史新論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中國史學名著
中國歷史研究法
古史地理論叢
莊子纂箋
現代中國學術論衡
人生十論
湖上閒思錄
文化與教育
新亞遺鐸
晚學盲言(上下)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著名歷史學家,江蘇無錫人。1912年始為鄉村國小教師,後歷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