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液真空提升脫氣法(DH法)

鋼液真空提升脫氣法(DH法)

鋼液真空提升脫氣法是早期出現的鋼液真空處理技術之一。由聯邦德國Dortmund Horder公司1956年設計製造,取公司名稱的頭兩個字母命名為DH真空脫氣法,簡稱DH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鋼液真空提升脫氣法(DH法)
  • 外文名:DHvacuum degassing
  • 出現時間:1956年
  • 發明人:Dortmund Horder公司
  • 簡稱:DH法
  • 設備:真空室、提升機構、加熱裝置等
設備構成,脫氣原理,工藝參數,工藝流程和工藝特點,精煉效果及發展前景,

設備構成

真空提升脫氣設備主要由真空室、提升機構、加熱裝置、合金加入裝置及真空抽氣系統組成。(見下圖1)鋼液的脫氣反應在真空室內進行。主要設備參數有真空室內直徑、真空室內高度、吸嘴長度等。真空室內直徑與處理量有關。真空室高度一般為3~5m。加熱系統用以減少鋼液在處理過程降溫,防止鋼液粘結在真空室上。可採用電阻、煤氣、重油等加熱方式。真空抽氣系統一般由多級蒸汽噴射泵組成。
鋼液真空提升脫氣法(DH法)
圖1

脫氣原理

真空提升脫氣法是根據壓力平衡原理進行工作的。工作時首先將真空室下部的吸嘴插入鋼包的鋼液中。這種插入過程可以是鋼包台車將鋼包抬高,也可以是真空室上部的鉸鏈機構將真空室放下,也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此時真空系統開始工作。隨著真空度的提高,由於真空室內外壓力差的作用,鋼液進入真空室內。真空處理過程中進入真空室的鋼液表面壓力大大降低,鋼液中所溶解的氣體的分壓力也隨之降低,脫氣過程鋼液中[C]+[O]=CO反應也向著生成CO的方向進行。從而實現了脫氫、脫氮、真空碳脫氧。當鋼包下降或真空室上升時,處理完的鋼液返回鋼包,完成一次處理過程。鋼包上升或真空室下降,又一個處理過程開始。這樣周期性的處理直至達到所要求的處理效果。

工藝參數

真空提升脫氣法主要的工藝參數有:(1)處理容量,即鋼包內待處理的鋼水量。(2)鋼液吸入量,即每次升降時吸入真空室內的鋼液量。一般為鋼包內鋼液量的10%~15%。(3)循環因數,即進入真空室的鋼液量與未處理時鋼包內鋼液量之比。(4)升降次數,指處理過程中鋼液分批進入真空室的次數。(5)停留時間,即鋼液在真空室停留的時間。一般處理過程中鋼液要在真空室內停留6~7s。下降過程中鋼液要在最低位置停留5s左右,使鋼液完全返回鋼包。(6)升降速度,即處理過程中鋼包或真空室相對運動的速度。升降速度大,鋼液流速也大,在有效時間內,鋼液受真空作用的時間多,可以獲得更好的脫氣效果。早期的DH升降速度一般為6~7m/min,現在一般設計為10~15m/min。(7)提升行程,指鋼包與真空室相對運動的距離。此參數取決於處理容量、鋼水吸入量、真空室和鋼包直徑。處理鎮靜鋼時,真空室內熔池的深度一般不超過450mm;處理沸騰鋼時,該深度不超過600mm為宜。

工藝流程和工藝特點

DH法的工藝流程可分8步:(1)處理前根據精煉鋼種和出鋼量確定需要配加的合金種類和數量,並將其裝入料罐內;(2)調整上下行程;(3)給吸嘴安裝擋渣帽;(4)給真空室加熱;(5)將裝有鋼液的鋼包運至處理工位,取樣、測溫、將吸嘴插入鋼液內;(6)啟動真空泵,使真空度達到13kPa左右,升降機構開始自動升降,使鋼液進入真空室,開始脫氣反應,鋼液產生沸騰和噴濺。處理後的鋼液回流到鋼包,產生攪拌和混勻。這樣升降30次左右,鋼液經3次循環,真空度達極限值,脫氣基本完成;(7)加入合金料再升降數次,使合金混勻;(8)破真空、測溫取樣、澆鑄。
DH法的工藝特點可歸納為:(1)處理過程中鋼液分批進入真空室並產生劇烈沸騰和噴濺,使脫氣表面增大,脫氣效果好。(2)用較小的真空室處理大量的鋼液。(3)真空室可用石墨電極、重油、煤氣烘烤,處理過程中鋼液的溫降小。(4)由於處理過程鋼液不與氧化性爐渣接觸及鋼液的充分脫氧,處理過程中加入合金料的收得率高。

精煉效果及發展前景

DH處理可使鋼中的氫含量降低到2×10以下,氧含量降低到20×10左右、氮含量降低到15×10左右、碳含量降低到10~20×10左右。由於鋼中氧含量大幅度降低,使鋼中的夾雜物含量也大為減少,達到了很好的純淨鋼液的效果,因此適用於各種特殊要求的鋼種的處理。當今世界上已經有100台以上的DH設備投入使用。由於DH法與鋼液循環脫氣法(RH法)的功能相似,設備投資及比消耗與RH法相近,處理速度卻比後者慢得多,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已無新的DH設備投入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