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齒鱗鯒(Onigocia spin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是鯒科鱗鯒屬的一種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鋸齒鱗鯒
- 拉丁學名:Onigocia spin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
- 目:鮋形目
- 科:鯒科
- 屬:鱗鯒屬
-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10尾;體長55~95mm;采自台灣淺灘、台灣堆西南,廣東海門、汕尾、澳頭、唐家灣;並依沈世傑(1990)標本,采自台灣北部。背鰭Ⅸ,Ⅰ-11~12;臀鰭12;胸鰭21;腹鰭Ⅰ-5;尾鰭20。側線鱗(見圖公式38) 。鰓耙5~6+17。體長為體高5.7~7.5倍;為頭長2.2~2.7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5倍。頭長為吻長3.4~5.1倍;為眼徑3.7倍;為眼間隔11倍;為眼後頭長2.2倍;為上頜長3.4倍;為尾柄長6.3倍;為尾柄高7倍;為背鰭第一鰭棘6倍、第二鰭棘3.4倍、第三鰭棘2.3倍、第四鰭棘2.6倍、最後鰭棘2.3倍、倒數第二鰭棘10倍、最長鰭條2.6倍;為臀鰭最長鰭條4倍;為胸鰭長1.7倍、基底寬4.4倍;為腹鰭長1.1倍;為尾鰭1.6倍。體高為體寬(見圖公式39) 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狹小,背緣低弧形,腹緣平直;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較短;尾長約為軀幹長1.5倍;尾柄短小,尾柄長與尾柄高約相等。頭大,平扁,前部狹圓,後部寬大,背緣前弧形,腹緣低平。吻中長,扁圓,吻長約等於眼徑。鼻孔2個,靠近;前鼻孔較小,圓形,距眼約等於距吻端;後鼻孔較大,圓形,位於眼稍前方。眼頗大,橢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略大於距鰓蓋後緣。眼間隔狹小,小於眼徑。口大,下端位,口裂低斜,前端位於頭中下側,口裂長約為頭長3.7倍。下頜突出。上頜骨稍外露,後端凹叉形,下叉肢較長,伸越眼前緣下方。上唇薄,下唇較厚。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細牙,犁骨牙群分裂為2縱群。舌寬短,游離,前端截形。鰓孔寬大,前端伸達後鼻孔下方;第四鰓弓後具1裂孔。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鰓耙細長。假鰓發達。鼻棱短小,具1鼻棘。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後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無第五眶下骨。眶前骨外側具輻射狀低棱,前上棱和後棱具鋸齒狀小棘,下緣有3~5小棘,向前,前2棘較大。第一眶下骨短小;第二眶下骨伸達前鰓蓋骨上緣,眶下棱2條,上下平行,上棱具鋸齒,下棱低小;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具眶下感覺管。中篩骨具1對中篩棱,較短,後端具1中篩棘,位於眼間隔前方。側篩骨具1鋸齒狀眼前棘。額骨具1眶上棱,眼上棘和眼後棘均具鋸齒;鼓棘1個,位於眼後棘後方;眼間無額棱和額棘。頂骨具輻射狀棱,頂棱具鋸齒狀小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1蝶耳棘,短小成叢;翼耳棱狹長,具鋸齒;後顳顬棱具鋸齒;肩胛棘1個。前鰓蓋骨具3棘,上棘較長,基部具1副棘,下棘下緣無向前棘。鰓蓋骨具2棘,無鋸齒。間鰓蓋骨和下鰓蓋骨無棘。肱棘寬短,位於胸鰭基部上方。眼間隔凹入,頂枕部略凹。前鼻孔後緣具1皮瓣,後鼻孔具1皮質短管。瞳孔上方具1灰褐色羽狀皮瓣,虹膜無觸毛狀突起。間鰓蓋骨無皮突。鱗中大,櫛鱗,覆瓦狀排列。腹鰭前部具圓鱗。頭部具鱗。吻部無鱗。各鰭均無鱗。鱗片前緣波曲,具輻射溝4~5條,後緣圓凸,具後輻射溝20多條。前8~17側線鱗各具1棘,其餘側線鱗無棘。側線斜直,上側位,伸達尾鰭基底。背鰭2個,間距約為眼徑,第一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上棘稍後上方,鰭長約為第二背鰭,鰭條後端伸達尾鰭基底稍前;第一鰭棘頗短,約為眼徑;第二鰭棘頗長,約等於眼徑;最後鰭棘位於第二背鰭前端,約為第一鰭棘2倍;倒數第二鰭棘最短小,為第一鰭棘;第三鰭棘最長,約為眼徑1.5倍,略長於最長鰭條。臀鰭起點位於最後鰭棘下方,鰭長略長於第二背鰭,鰭條後端幾伸達尾鰭基底,鰭條長約等於眼徑,短於背鰭最長鰭條。胸鰭寬圓,下側位,伸達背鰭第七至第八鰭棘下方,具2不分枝、10~11分枝、7不分枝鰭條,下方無游離鰭條。腹鰭亞胸位,左右遠離,伸越臀鰭起點,鰭棘長略短於第一鰭棘,內側鰭條較長。尾鰭圓截形,鰭長為體高1.3倍。體腔中大,腹膜白色。胃圓囊狀,壁厚。腸盤曲2次。無鰾。體灰褐色,具斑紋和斑點。頭部鰓蓋膜黃色,眼部上下具1橫紋。體側在背鰭第二至第三鰭棘前方,第五鰭棘至第二背鰭前端和第二背鰭第三至第十一鰭條下方以及尾柄後端各具1灰黑色橫紋。背鰭具多條斜紋,第一背鰭具1黑色大斑。胸鰭具5~6條紋。尾鰭具5橫紋。腹鰭灰黑色,邊緣白色,無斑紋。臀鰭白色,無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