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背皮膚粗糙,滿布小疣:鼓膜較大,緊接眼後;前臂、跗部和第五指(趾)外側鋸齒狀膚突明顯:指(趾)端具吸盤和橫溝,背面無“Y”形骨跡;脛跗關節前伸達眼前。
基本介紹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樹蛙科
- 中文名:鋸腿水樹蛙
形態描述,生物學資料,分布,
形態描述
體長33~36mm。頭長、頭寬幾相等;吻略尖,吻棱明最:頰面內陷;鼻孔較近吻端;鼓膜約為眼徑之1/2,緊靠眼後方:犁骨齒列短,呈倒“八”字形。指長順序:3、4、2、l,指端具吸盤和橫溝,背面無“Y”形骨跡,指關節下瘤大;掌部有小疣,外掌突分為二;前臂外緣有6枚鋸齒狀膚突。後肢較長,脛跗關節前伸達眼前,左右跟部重疊;趾端具吸盤和橫溝,趾關節下瘤顯著;內跖突大,長橢圓形,無外跖突;沿第五趾至脛跗關節間排有成行的鋸齒狀膚突。
皮膚粗糙,頭、體背和四肢背面散布有疣粒,上眼瞼疣粒多:咽、胸和體腹面密布扁平圓疣。
生活時,體色隨環境不同而變化,能很好地利用保護色隱蔽自己,以防敵害侵擾。背面墨綠色,具黑褐色斑紋。四肢背面有黑橫紋:股前後方橘紅色。體腹面淡紅色,散有少許深色斑。幼體肛部周圍和肋部淡黃色。
雄蛙較雌蛙小,具單下內聲囊,第一指基背面有婚墊。
生物學資料
柄啟、在海拔160~800 m的山地、丘陵或山村的灌木林或溪河旁的草叢中,白天匿居,夜間活動。在廣東和海南,4—5月的晚上可聽到求偶嗚叫聲;在廣西,4—8月產卵。主要捕食昆蟲。 ‘
分布
西藏、雲南、貴州、海南、廣西、廣東(恩平、南崑山)。國外分布於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