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嵴塘鱧

鋸嵴塘鱧

鋸嵴塘鱧(學名:Butis koilomatodon)是塘鱧科、嵴塘鱧屬魚類。體長60~70毫米。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弧形隆起,腹緣淺弧形隆起;尾柄較長而略高。頭中大,粗壯,短而圓鈍,前部鈍尖,略平扁,後部高而側扁。眼甚窄,微凹,小於眼徑,約為眼徑的0.9倍。鼻孔每側2個,分離。口中大,前上位,斜裂。鰓孔寬大,向前向下伸達眼的下方。體被大型櫛鱗,頰的上部、鰓蓋部及眼後頭部均被大型弱櫛鱗。胸部與腹部被圓鱗。吻部和頭的腹面無鱗。無側線。背鰭2個,分離,相距較遠;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後上方;第二背鰭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胸鰭寬圓,扇形,中側位,幾乎等於頭長。腹鰭小,起點在胸鰭基部下方。尾鰭長圓形,約與吻後頭長相等。液浸標本的頭、體為棕褐色,背側深色,腹部淺色,體側有6條暗色橫帶,有時橫帶不明顯。眼下方及後下方常具2~3條輻射狀灰黑色條紋。背鰭及臀鰭為灰黑色,具淺色條紋;腹鰭黑色;尾鰭深灰色。

鋸嵴塘鱧為暖水性近岸小型底層魚類,多半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濕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質的棲地中,也棲于海濱礁石或退潮後殘存的小水窪中。通常行穴居生活,多半在夜間出來覓食,攝食小魚、甲殼類。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各島嶼,南至澳大利亞。在中國分布於東南沿海、海南、台灣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背鰭Ⅵ,Ⅰ-8~9;臀鰭Ⅰ-7~8;胸鰭20~22;腹鰭Ⅰ-5;尾鰭15~16。縱列鱗28~31;橫列鱗8~9;背鰭前鱗12~13。鰓耙4~5+7。
體長為體高3.4~3.7倍,為頭長3.3~3.5倍。頭長為吻長3.5~4.7倍,為眼徑4.5~4.9倍,為眼間隔4.6~5.1倍。尾柄長為尾柄2.2~2.6倍。
體長60~70毫米。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弧形隆起,腹緣淺弧形隆起;尾柄較長而略高。頭中大,粗壯,短而圓鈍,前部鈍尖,略平扁,後部高而側扁,頭寬小於頭高。吻短而圓鈍,背面圓凸,吻短略低於眼下緣;吻側各具2行骨質嵴,吻長約等於或稍大於眼徑。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在頭的前半部,上緣臨近頭的背緣。眼甚窄,微凹,小於眼徑,約為眼徑的0.9倍。眼的上緣和後緣具半環形鋸齒狀骨嵴。鼻孔每側2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一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圓形,無鼻管,在眼的前方。口中大,前上位,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齒細尖,多行,上頜外行齒擴大,較粗壯。犁骨和齶骨無齒。唇厚。舌窄,游離,前端圓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伸達眼的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光滑,無棘;鰓蓋骨上方具一縱溝。峽部寬大,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根。具假鰓。鰓耙細尖,排列稀疏。
體被大型櫛鱗,頰的上部、鰓蓋部及眼後頭部均被大型弱櫛鱗。胸部與腹部被圓鱗。吻部和頭的腹面無鱗。無側線。
背鰭2個,分離,相距較遠;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後上方,具6弱棘,第一鰭棘短弱,第二鰭棘最長,後部鰭棘較短,平放時後端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後部鰭條最高,小於頭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一至第二鰭條的下方,最後面的鰭條末端幾乎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圓,扇形,中側位,幾乎等於頭長,向後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的上方。腹鰭小,起點在胸鰭基部下方,內側鰭條長於外側鰭條,左、右腹鰭相互靠近,不癒合成吸盤,末端不伸達肛門。尾鰭長圓形,約與吻後頭長相等。
液浸標本的頭、體為棕褐色,背側深色,腹部淺色,體側有6條暗色橫帶,有時橫帶不明顯。眼下方及後下方常具2~3條輻射狀灰黑色條紋。背鰭及臀鰭為灰黑色,具淺色條紋;腹鰭黑色;尾鰭深灰色。

生活習性

鋸嵴塘鱧為暖水性近岸小型底層魚類,多半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濕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質的棲地中,也棲于海濱礁石或退潮後殘存的小水窪中。通常行穴居生活,多半在夜間出來覓食,攝食小魚、甲殼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各島嶼,南至澳大利亞。在中國分布於東南沿海、海南、台灣沿海。
鋸嵴塘鱧
鋸嵴塘鱧分布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非洲種群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