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銜肩
- 拼音:xián jiān
- 注音:ㄒㄧㄢˊ ㄐㄧㄢ
- 出處:《重酬姚少府》
軍銜肩章,佩戴在軍衣兩肩,識別軍人軍階的標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55年至1965年實行過軍銜制。1988年又重新實行軍銜制度。三軍肩章以肩章框線和條槓的顏色區分:陸...
肩章指佩帶在制服肩部的銜級識別標誌。一般由橫槓和星花等組成。反映了人員級別的高低。佩戴人群主要有軍人、警察、鐵路等。...
軍銜領章,佩戴于軍衣領兩端,用以識別軍人軍階的標誌。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佩戴改革規定,軍官在平時不佩戴軍銜肩章,以軍銜領章代替軍階識別標誌。陸、海、空軍...
20日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表》(簡稱《編制軍銜》),規定了兵團司令員以下各級職務與上將以下各級軍銜的比照標準,明確了編制軍銜為一職一銜或一職兩銜:...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
1909年11月,軍咨處奏請朝廷設立軍士銜三級,即上士、中士、下士。 [1] 南京臨時政府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沿用晚清軍銜制,並做了一些調整,其中軍士原分為...
上校是一些國家軍隊中校級軍官的軍銜稱號。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一般都設有上校這一級軍銜稱號,除設有大校的少數國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級銜稱。上校一般...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校官設定仍為上校、中校、少校。 [1] ...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將官設定仍為上將、中將、少將。...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尉官設定仍為上尉、中尉、少尉。 [2] ...
1909年11月,軍咨處奏請朝廷設立軍士銜三級,即上士、中士、下士。 [2]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沿用晚清軍銜制,並做了一些調整,其中軍士原分為兩級:一等目兵、...
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匈牙利及盧森堡、秘魯、智利、委內瑞拉等許多國家設有此銜,有的國家還將軍士長區分為若干級,如美國的軍士長包括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
肩、領或袖、帽等處 軍銜種類 正式軍銜、臨時軍銜和榮譽軍銜 軍銜等級與肩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軍銜,基本上實行“一職編兩銜”的制度。1994年全國人大...
“各銜級士官按照授予軍銜級別佩帶相應的軍銜標誌。其中,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對應佩帶原一級士官至六級士官的軍銜標誌。...
士官軍銜從原先一級至六級士官的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分為初級士官、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三個等級,初級士官:下士、中士,中級士官:上士、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
考慮到士兵肩槍方便等原因,只設定了士兵套式軟肩章。 將軍禮服、常服、大衣...軍官軟肩章版面顏色,陸、空軍為棕綠色,海軍為黑色,銜階標誌與常服肩章相同,縱...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尉官設定仍為上上尉、中尉、少尉。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