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鎏金掐絲琺瑯甪端事清朝乾隆時期的物品,前胸以粉紅色花紋裝飾,脖子上掛著兩個鍍金的纓和一個鈴鐺,身體用深淺不一的藍色鱗片和深紅色火焰紋裝飾,鬃毛以斑斕條紋表現
銅鎏金掐絲琺瑯甪端事清朝乾隆時期的物品,前胸以粉紅色花紋裝飾,脖子上掛著兩個鍍金的纓和一個鈴鐺,身體用深淺不一的藍色鱗片和深紅色火焰紋裝飾,鬃毛以斑斕條紋表現
銅鎏金掐絲琺瑯甪端事清朝乾隆時期的物品,前胸以粉紅色花紋裝飾,脖子上掛著兩個鍍金的纓和一個鈴鐺,身體用深淺不一的藍色鱗片和深紅色火焰紋裝飾,鬃毛以斑斕條紋表現銅鎏金掐絲琺瑯甪端清 乾隆“甪端”是種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
銅鎏金掐絲琺瑯勾蓮紋爐,造型別致。爐足巧妙的用三個慈眉善目的鎏金童子,抬爐為足。爐身飾勾蓮紋,色彩絢麗,上下邊鎏金飾以突起的乳釘紋。銅鎏金掐絲琺瑯勾蓮紋爐 清代 爐蓋以顏色厚重的珍貴木質作為材料,並雕以精美繁複的花紋...
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蒜頭瓶、瓷器樣式之一。造型為頸細長,溜肩,碩腹,圈足,瓶口如蒜頭,故名。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蒜頭瓶 仿古銅器燒制,宋元時期已有所見。明萬曆(1573-1620年)年間盛行燒制瓶體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則...
、“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兩平重69兩9錢1分”。甪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說能日行18,000里,好生惡殺。御座前陳設一對甪端是為彰顯皇帝的聖明。清宮遺存的甪端以金、銅鎏金、碧玉、掐絲琺瑯的為主。
、“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兩平重69兩9錢1分”。甪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說能日行18,000里,好生惡殺。御座前陳設一對甪端是為彰顯皇帝的聖明。清宮遺存的甪端以金、銅鎏金、碧玉、掐絲琺瑯的為主。金甪端香熏 ...
銅鎏金掐絲琺瑯爐是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銅鎏金掐絲琺瑯爐 清乾隆年間制 通高32厘米,最大寬徑38厘米。三足、雙耳、圓形爐,銅鎏金鏤空蝙蝠、雲紋蓋,蓋上飾4組琺瑯彩如意形折枝蓮紋,銅鎏金鏤空雲龍紋鈕,爐口沿飾鎏金回紋...
這是一頭扭頭擺尾的雙翼神獸,張大嘴巴,露出鮮紅的舌頭。巨大的獸頭轉向一邊,頭上彎曲的兩隻角上飾以彩色條形紋飾,在頭和身體中間掛著紅纓繩,背上有雙翼,四足略細,顯得頭部較大,憨態可掬,生動有趣。銅鎏金掐絲琺瑯翼獸 清 ...
御製銅鎏金掐絲琺瑯海晏河清燭台 清 乾隆 此燭台是乾隆時宮中御用燭台。以一隻伸展著優美的脖子、飛翔停立於龜背之上的海鳥為造型,新穎別致,製作精美。海鳥全身白色琺瑯作地,掐絲成羽翎紋,嘴中咬著一顆珍珠,頭頂燭台。烏龜的四周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