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鉬鉛鋅共生礦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張裕書、吳萍、陳炳炎、洪秉信、劉亞川、楊強、雍衛華、武強、李華倫、張少翔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鉬鉛鋅共生礦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張裕書、吳萍、陳炳炎、洪秉信、劉亞川、楊強、雍衛華、武強、李華倫、張少翔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09003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9-2-28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於2000年2月批准立項的新一輪地質調查科研類項目,目的在於解決我國難選的銅鉬鉛鋅多金屬複雜共生礦的綜合利用問題,為我國同類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本項目為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地質調查實施項目《多金屬礦分離提取新技術研究》的工作項目之一。研究礦石為西藏甲瑪銅鉬鉛鋅複雜難選多金屬共(伴)生礦。礦石化學成分及其複雜。礦石中主要有用礦物黃銅礦、黝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在空間嵌布關係上相互包裹,即使以5μm作為測量下限,所劃分的銅礦物類、方鉛礦類、閃鋅礦類仍然是相互共生的複合礦物。其結果導致相互間性質差異變小,機械選礦分離困難。礦石中含有Cu、Mo、Pb、Zn,還含有Ag、Te、Bi等多種有價組分。其中Cu、Mo、Pb、Zn、Ag、Te含量分別為1.75%、0.047%、9.82%、4.12%、180g/t和150g/t。 本研究採用選冶聯合工藝流程綜合回收礦石中的銅、鉬、鉛、鋅、銀等元素。獲得的最終產品為:鉬酸銨,海綿銅,七水硫酸鋅,海綿銀,氯化鉛;總回收率:Cu 80.44%、Mo 71.63%、Zn 82.81%、Ag 73.42%、Pb90.20%。 初步技術經濟分析表明,本項目開發的銅鉬鉛鋅綜合利用技術,具有流程結構簡單、環境污染小、有用組分綜合回收效果好、生產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好、適應範圍較廣、易於實施的特點,因此有著廣闊的套用前景。 由於該技術突破了銅鉬鉛鋅銀共生資源的選、冶分離技術難題,為該類資源的地質評價提供了技術支撐,對新一輪地質大調查工作亦具有指導意義,並為該類型複雜多金屬共生礦提供了合理開發利用的工藝技術依據。該項目研究成果及其改進後的研究成果已經在西藏中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套用,獲得利潤6202.6萬元。